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婢(拼音:bì),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1]  。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是女奴,引申指女僕。
基本信息欄來源: [2]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vrtf
倉    頡
vhwj
鄭    碼
zmne
筆    順
53132511312 [2] 
字    級
二級字 [1] 
注    音
ㄅㄧˋ
平水韻部
上聲四紙 [3] 
總筆畫
11
四角號碼
46440
統一碼
5A62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女,卑聲。甲骨文“婢”字從“妾”。“妾”與“女”用作義符可通。“卑”之形體變化參“卑”字條。“婢”的本義是女奴。《説文》:“婢,女之卑者。”又“奴、婢皆古之罪人也。”甲骨文“婢”是一女子私名,因用作人牲,其身份被視為女奴。《合集》35361:“王賓祖辛爽妣甲姬、婢二人,𣪌二人,卯二牢。” (王用姬、婢二人賓祭祖辛之配偶妣甲,並𣪌殺二人,卯殺二牢)申指女僕。 《墨子·七患》:“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 [4] 
字源演變圖 字源演變圖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稱
女奴;使女。
slave girl
漢書·刑法志》:「妾願沒入為官婢,以贖父罪,使得自新。
-
對婦女戲侮之稱。
-
《百喻經·夫婦食餅共為要喻》:「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餅,不復與爾。’
古代婦女的謙稱。
humble girl
禮記·內則》:「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孫,甚愛之,雖父母沒,沒身敬之不衰。
婢子
(參考資料: [5]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女之卑者也。從女從卑,卑亦聲。 [6] 

説文解字注

女之卑者也。
內則。父母有婢子。鄭曰。所通賤人之子。是婢為賤人也。有曲禮自世婦以下、自偁曰婢子。左傳秦穆姬言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是貴者以婢子自謙。婢亦稱婢子、與內則婢子不同也。鄭注曲禮曰。婢之言卑也。
從女卑。
會意。
卑亦聲。
據韻會、小徐無此三字。便俾切。十六部。 [7] 

康熙字典

廣韻》便俾切。《集韻》《韻會》部弭切。𠀤音庳。《説文》女之𤰞者。《禮·曲禮》:自世婦以下皆稱曰婢子。
又夫人負罪而有所請,亦曰婢子。《左傳·僖十五年》:𥠇姬曰: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
又《二十二年》:羸氏對太子圉曰: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
又有罪而沒入於官曰官婢。《前漢·𠛬法志》:太倉令淳于公罪當𠛬,小女緹縈上書,願沒入為官婢,以贖父。
又小魚曰魚婢,見《爾雅·釋魚》。
又金鳳花,別名菊婢,見《草木譜》。
又婢曰上淸。《司馬光·考異》:引柳珵上淸傳,竇參知敗,屬上淸,定為宮婢。一曰上淸或婢本名。《正字通》:當時通稱婢為上淸。 [2] 

方言集匯

贛語byi4 做官做婢
◎ 客家話:[梅縣腔] pi1 bi1 [台灣四縣腔] bi1 pi5 [客語拼音字彙] pi1 [海陸腔] bi1 pi6 [客英字典] bi3 pi5 [東莞腔] pi3 [寶安腔] bi1 [陸豐腔] bi1
粵語:pei5
潮州話:bi6 [8]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20]
  • 2.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20]
  • 3.    水平韻 四紙 婢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20]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92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5440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755
  • 7.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463
  • 8.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