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婆羅洲須豬

鎖定
婆羅洲須豬(學名:Sus barbatus):是豬科、豬屬的中型偶蹄動物。體長122-148釐米,體重57-83千克。最主要的特徵是是臉上有獨特的白色的“大鬍子”毛髮,由此得名。雄性略大於雌性。渾身覆蓋有粗糙而稀疏的長毛,淺灰色至棕灰色。頭大身小,鼻樑和臉頰上有一股粗糙濃密的毛髮“鬍鬚”。雄性頰部有兩對面疣但很小,被鬍鬚覆蓋。耳朵很長,鼻子突出,嗅覺發達。鼻子上有由下犬齒形成的獠牙
棲息於熱帶雨林和海邊紅樹林附近,集羣活動,每羣由幾隻到幾十只不等,有時能結成200只以上的大羣,成員包括母豬和小豬,由一頭成年雌性率領,雄性單獨生活。晝伏夜出。以水果、根莖、樹葉以及蚯蚓等小蟲為食,有時也吃腐肉,退潮時會走出樹林來到海邊撿食沙灘上留下的海鮮。分佈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的熱帶雨林,以及一些較小的島嶼。
(概述參考資料: [1] 
拉丁學名
Sus barbatus
外文名
Bearded Pig、Western Bearded Pig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豬亞科
豬屬
婆羅洲須豬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2亞種 [2]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
中文學名
婆羅洲須豬
命名者與年代
Müller, 1838

婆羅洲須豬形態特徵

婆羅洲須豬
婆羅洲須豬(10張)
婆羅洲須豬屬於中型偶蹄目動物,雄性略大於雌性。體長122-148釐米,肩高70-90釐米,尾長17-26釐米,體重57-83千克,最重達120千克(很少至200千克 )。渾身覆蓋有粗糙而稀疏的長毛,淺灰色至棕灰色,也有的呈紅褐色,深棕色或非常蒼白,具體取決於生活的地區和個別情況。嘴巴和鼻子也都是毛茸茸的。 [3-4] 
頭大身小,有豬類最瘦的軀幹和最長的豬頭,耳朵小而尖。鼻樑和臉頰上有一股粗糙濃密的毛髮“鬍鬚”。鬍鬚在雄性中更明顯,長達15釐米。鬍鬚和鼻盤之間以及眼睛周圍的深色皮膚加強了鬍鬚的白色(通常是黃色或銀色)。臉部細長,雄性頰部有兩對面(皮膚表面瘤狀突起)但很小,被鬍鬚覆蓋,雌性則無。小眼睛;相當長的耳朵,對應於良好的聽覺感。鼻子很突出,嗅覺很發達。兩性的鼻子上均有一組由下犬齒形成的獠牙,雄性的長達25釐米。身體強壯且敏捷。頸部短,尾巴細細的像一條小棍子,有一個獨特的簇,由兩排剛毛組成。有大而長的腿,每隻豬蹄只用第三和第四個腳趾行走,而第二和第五個腳趾則很小,不接觸地面。 [3-4] 

婆羅洲須豬近種區別

歐亞野豬(Sus scrofa)在馬來亞和蘇門答臘分享着婆羅洲須豬的活動範圍,但歐亞野豬的體型較小,缺乏婆羅洲須豬獨特的面部毛髮。 [3] 
巴拉望須豬的體型比婆羅洲須豬小,並且範圍非常有限。 在視覺上,兩者可以通過它們的鬍鬚區分,巴拉望須豬的面部毛髮在下頜最發達,而婆羅洲須豬的毛髮在鼻樑上最濃密。 [3] 
歐亞野豬 歐亞野豬
巴拉望須豬 巴拉望須豬
婆羅洲須豬 婆羅洲須豬

婆羅洲須豬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處是雨林和紅樹林。 [5]  濕潤的常綠雨林包括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也稱雲霧雨林)。降水和日照長度隨季節變化而發生變化。這些森林的年降雨量1,270毫米,季節乾冷,與赤道雨林有着明顯差別。在旱季,許多樹木掉落甚至掉光了葉子,“階梯”狀冠層季節性減少,從而使更多的陽光照射到地面。這使越來越多的陽光促進了在森林低地不曾發現的林下灌木層的生長。這樣的濕潤森林在東南亞的部分地區存在,尤其是婆羅洲島的熱帶雨林,給這裏生長和活動的野豬提供了最佳的生長環境。 [6] 

婆羅洲須豬生活習性

婆羅洲須豬遷徙

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婆羅洲須豬生活在一個穩定的家庭羣體中的一個位置。 它們所進行的廣泛的遷徙方式是獨一無二的。 數百隻動物為了遷徙集結在一起。 在遷徙的畜羣中從未觀察到一歲的幼豬,並且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繁殖的時間安排使得一歲仔在年度遷徙時生長。 遷徙的豬羣由老公豬帶領。 晚上在寬闊的路徑上旅行,這些路徑都很好。 白天,它們隱入灌木叢中。婆羅洲須豬總是在同一條路線上旅行,並且在一年的同一時間。 在遷移過程中,婆羅洲須豬比平常少了一些膽怯。尚不清楚這些遷移中的族羣應對食物供應的變化是否由於定期的遷徙週期決定。 [4] 

婆羅洲須豬活動

婆羅洲須豬通常在早上和傍晚最活躍。中午在泥塘打滾休息或在睡覺中度過。在人類居住的地區,特別是當它們採食襲擊農作物時,可能會轉向夜間活動。該物種經常跟隨長臂猿和獼猴,以靈長類動物掉落或移位的果實為食。該物種擅長游泳,包括在海洋島嶼之間游泳,即使年幼時也具有很好的登山和跳躍能力。婆羅洲須豬有不尋常的種羣動態,族羣通常很小並且分散,但有時觀察到非常大的遷徙羣體,超過上百隻。這些可能覆蓋30-600公里的大規模運動似乎是對森林中大量的果實成熟的迴應。繁殖成功與豐厚的結果年份密切相關,由此產生的人口爆炸性擴張可能迫使它們繼續遷徙以尋找足夠的食物。而且,在記錄果實較多和豐富的地區不再出現這種遷徙。 [3] 

婆羅洲須豬食性

婆羅洲須豬用長長的鼻子在地上挖掘蚯蚓和植物根莖。水果和膠樹幼苗也是飲食的一部分。 有的豬經常跟隨獼猴羣體撿食獼猴掉在地上的果實。在海岸沿線,也會以死去的魚為食。 [4] 
家庭組由母豬和幼豬組成,因為經常有其他的雌性和小豬加入,就會形成較大的羣體,有記錄多達數百隻的族羣。 除繁殖外,成年雄性通常是孤立行動的。 [3] 
雜食性,主要以水果,還有植物的根莖、堅果和植被為食,也吃動物如無脊椎動物和腐肉等。主要掠食者為虎、豹、雲豹和蟒蛇。 [3] 

婆羅洲須豬分佈範圍

分佈於文萊達魯薩蘭國、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蘇門答臘)、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沙撈越、沙巴);可能會滅絕:菲律賓;絕種:新加坡。 [5] 
馬來半島廖內羣島蘇門答臘島邦加島、婆羅洲、卡里馬塔島(Karimata Island)南部、蘇祿羣島,巴拉巴島(Balabac)和巴拉望島的西布圖島(Sibutu)和塔維塔維羣島(Tawitawi islands)以及菲律賓西部的卡拉姆羣島(Calamianislands)等島嶼都有發現。 [4] 

婆羅洲須豬繁殖方式

婆羅洲須豬和其他豬一樣在求愛期間會產生唇腺信息素和唾液泡沫。在求愛期間,公豬會吟唱同時輕推母豬的側翼並嗅其生殖器區域。公豬反覆試圖將下巴放在終豬臀部上。在完全容易接受的母豬中,公豬下巴靠在它的臀部上,刺激母豬站在交配的位置。交配可持續長達十分鐘,在此期間,螺旋陰莖適合於帶槽的子宮頸,並且在交配後形成塞子。 [4] 
在野外,婆羅洲須豬一般全年可繁殖,當果樹結束其開花週期時,交配活動具有顯着的峯值。當水果特別豐富時,這會導致分娩。妊娠期大約持續4個月,野外估計90-120天,人工飼養從100-160天不等。當懷孕的母豬準備分娩時,會離開族羣在灌木叢的高處建造一個大而深的豬窩,窩的直徑可達1.8米,高度可達1米。窩由蕨葉、樹枝和幹棕櫚葉製成。母豬有5對乳頭,每窩產7-9只豬仔。小型母豬可能僅產3-4只,而大型,身體條件良好的母豬可能產12只仔豬。 [3-4] 
豬仔的皮毛有獨特的淺色條紋圖案,背部中間有深褐色條紋,每側身體有有三條淡黃色和三條深棕色條紋。在大約5周齡時開始褪色,臉部毛髮生長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在跟隨母豬活動之前,仔豬出生後大約7-10天留在巢中,母豬非常保護自己的後代,並會追捕任何入侵者,包括其他的婆羅洲須豬。仔豬在幾周齡時開始嘗試固體食物,3個月大斷奶,但仔豬與母豬一起待了大約一年。當食物充足時,女性可以在一年內飼養兩窩。 [3-4] 

婆羅洲須豬亞種分化

婆羅洲須豬(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婆羅洲須豬指名亞種
Sus barbatus barbatus
Müller, 1838
2
婆羅洲須豬西部亞種
Sus barbatus oi
Miller, 1902
[2] 

婆羅洲須豬保護現狀

婆羅洲須豬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易危(VU)。 [5] 

婆羅洲須豬種羣現狀

雖然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婆羅洲須豬的數量有所下降,但仍然相當普遍。由於該物種在遷移期間缺乏防犯並且具有可以預測的時間和遷徙路線,因此婆羅洲須豬很容易成為當地人的獵物。 當地人沿着婆羅洲須豬遷徙路線的邊界等待,並在它們出現時捕獵。這些野豬在大羣中行走,相對沒有防禦能力,無法逃離。它們被當地人用作可靠的肉類來源,每年一次。 [4] 
馬來西亞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的種羣已經大幅度減少,生存威脅主要源自狩獵和棲息地破壞,該物種特別容易受到主要食物來源的果樹採伐的影響。由於大片的棲息地喪失和破碎,西部亞種在整個分佈範圍內經歷了顯著的人口下降,並且還在繼續下降( 2016年)。在馬來西亞半島,種羣數量急劇減少,甚至嚴重到滅絕的威脅。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馬來西亞北部、南部和中部半島廣泛報道分佈有婆羅洲須豬。在南部的柔佛州和東部的彭亨州,包括興樓雲冰國家公園(Endau-Rompin National Park)也有活動和分佈。其他州的最後一份確認報告是在1996年,儘管進行了大量拍攝追蹤調查,在中部的尼西里森邦州的帕索的研究森林中發現了一組18只。 [5] 
在婆羅洲該物種被大量捕殺,因此已經從其他合適的低地森林中消失。在婆羅洲高地的許多地區。該物種仍然在當地森林中常見,大於50平方公里。在蘇門答臘島,由於在過去25年中蘇門答臘森林棲息地減少了50%,因此西部亞種面臨滅絕的高風險(2011年),這嚴重降低了婆羅洲須豬的分佈範圍和種羣規模。 西部亞種最後剩下的大量人口(> 500只)僅限於克尼西士巴拉國家公園(Kerinci Seblat National Park)。在廖內省佔碑省的剩餘低地地段中存在較小的亞種羣,但這些亞種羣面臨森林被告快速砍伐而消失(例如2000-2010年> 30%;2011年)。 [5] 
由於該地區的植物豐年結果物候,婆羅洲須豬的兩個亞種都受到自然影響而發生劇烈的種羣波動。具體而言,蘇門答臘的西部亞種在1990-2010年間失去了62%的潛在森林棲息地,其佔用範圍縮小了76%。可能只有一個族羣超過500只,位於克尼西士巴拉國家公園。然而,克尼西士巴拉國家公園繼續經歷高棲息地喪失率(每年> 2%)和碎片化(2016年)。婆羅洲須豬經歷極端的種羣波動,作為與區域年際肥果相關的繁榮與蕭條動態的一部分。 [5] 
SusBarbatus Oi依靠各種不同的棲息地(例如低地和山地森林)來獲得臨時資源。蘇門答臘低地(包括Kerinci Seblat)的極度喪失和破碎化阻礙了進入所需棲息地。自然歷史和威脅的結合使亞種在野外面臨極高的滅絕危險。馬來西亞半島的婆羅洲鬍鬚豬在1985年至2010年間喪失了33%的森林生境(發生程度),其佔據範圍縮小了91%。在同一時期,該物種喪失了23%的森林生境(發生程度),其在婆羅洲的佔領範圍縮小了24%。此外,這兩個地區的剩餘生境也出現了明顯的碎片化。由於這種遊牧物種對跟蹤季節性資源的大範圍需求,因此很少有與之相連的棲息地能夠長期存在。 [5] 
為了在不同的果實年之間持續下去,西部亞種依賴於各種不同的棲息地(例如低地和山地森林)來獲取臨時資源。蘇門答臘低地的極度喪失和破碎,阻礙了進入所需棲息地的機會。這種自然歷史和威脅的結合使亞種在野外滅絕的危險性非常高。 [5] 
馬來西亞半島的婆羅洲鬍鬚豬損失了33%的森林棲息地,其佔用範圍在1985-2010年期間縮減了91%。在同一時期,該物種損失了23%的森林棲息地,婆羅洲的佔用範圍縮小了24%。此外,兩個地區的剩餘棲息地都存在嚴重分裂即碎片化。由於這些遷徙物種對追蹤季節性資源的大範圍要求,因此長期持續存在的棲息地數量很少。 [5] 
婆羅洲須豬 婆羅洲須豬
2024年1月,美國《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稱,非洲豬瘟已造成婆羅洲須豬幾近滅絕。婆羅洲須豬是一種主要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又稱婆羅洲)的野豬,其主要特徵是臉上帶有白色鬍鬚狀毛髮。研究人員發現,自2021年非洲豬瘟傳入加里曼丹島以來,婆羅洲須豬數量已減少90%以上。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