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遠河

鎖定
威遠河,古名清水溪,原名清溪河 [1]  ,為長江支流沱江支流釜溪河的上游幹流。源於威遠縣越溪鎮(原永建鄉)倆母山。曲折東南流經威遠縣、自貢市大安區,在自貢市大安區鳳凰鄉雙河口,與旭水河河交匯後,始為釜溪河,長131公里,流域面積95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新場河、龍會河、達木河等。 [2-3] 
在上游威遠境內建有長沙壩、葫蘆口兩座中型水庫,是大安區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3] 
抗日戰爭時期,為滿足自貢鹽場運威煤燒鹽之需,川康鹽務管理局籌建威遠河渠化工程,包括自向善場(鋪子灣)至老新橋修築雙堰船匣九座及攔水堰多座,對自貢鹽業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4] 
中文名
威遠河
別    名
清水溪、清溪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沱江支流釜溪河的上游幹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東南部
流經地區
威遠、大安
發源地
威遠縣越溪鎮倆母山(中華咀,海拔833米)
主要支流
新場河、龍會河、達木河
河    長
131 km
流域面積
956 km²
平均流量
10.97 m³/s
河    口
自貢市大安區鳳凰鄉雙河口

威遠河幹流概況

威遠河河道走向

威遠河 威遠河
威遠河,源於越溪鎮(原永建鄉)倆母山(《大安區志》稱榮威高地北部相龍山 [3]  )。北流至連界場折東經興隆場、觀音灘入長沙壩水庫,轉南經沓水橋入葫蘆水庫,再經鋪子灣,於兩河口納新場河,流至威遠縣城,達木河來匯,繼續南流,於界牌鄉楊司沱納龍會河,到聯勝鄉雙河口,再納旭水河,入自貢市接釜溪河,長131公里(《威遠縣誌》交通章稱123公里 [5]  ),大小支流流佈6區5鎮50鄉,流域面積956平方公里,其中縣境838平方公里,佔全縣面積的65.3%; [2] 
威遠河流經威遠縣後,在新勝鄉詹家村入大安區境,由北向南流經境內,在鳳凰鄉雙河口與旭水河匯合注入釜溪河,在大安區境內總長30.75公里,大部分為與威遠縣的界河,其中主流河長20.6公里;有3條支流與之匯合,長10.15公里。水域面積1462畝。建有廖家堰、高硐,觀音灘3道閘堰,儲水量488萬立方米。 [3] 
威遠河上游葫蘆口水庫下游一段 威遠河上游葫蘆口水庫下游一段
威遠河上游葫蘆口水庫下游一段 威遠河上游葫蘆口水庫下游一段
中游鋪子灣段 中游鋪子灣段
下游威遠縣城段 下游威遠縣城段
威遠南高硐村段 威遠南高硐村段
大安區威遠河與旭水河交匯處 大安區威遠河與旭水河交匯處

威遠河河道特徵

威遠河全長123公里,僅兩河口到自貢老新橋一段可通航。威遠河最大流量為145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0.37立方米/秒;上游水流量切割較深,多呈“V”形峽谷;河面一般10-30米寬,深谷狹窄處約2-5米寬;河水落差大,中、下游水流比較平緩,河道較為彎曲,落差小,比降在0.5-0.79%之間;中游河面一般50-70米寬。民國三十三年,由川康鹽務管局投資修建八道堰閘後,分段蓄水,由上而下遂段放水送船。下游河面寬60-80米,上游兩岸除荒山野嶺外,其餘河岸呈現大小不等的台地、梯田和平壩,一般高出河面3-10米。 [5] 

威遠河水文特徵

源頭至觀英灘鄉神仙橋為季節河,神仙橋以下為常年河,下游河牀一般寬40米,自然落差334米,平均流量10.97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37立方米/秒,最大145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3.8億立方米。 [2] 
洪澇縣內水災,一般出現在6至9月。從1912年至1985年的74年間,受災較大的年份有27年,佔36.5%。其中1959年至1985年的27年中,發生過洪澇15年,發生率為55.5%。到70年代後,威遠河中、上游的主支流上,先後建成長沙壩、葫蘆口、船石堰、紅旗、民新、河口、菜子溝等水庫和其它小型水利設施,攔蓄徑流1.4億立方米,使威遠河下游大大減輕了洪水的威脅。 [6] 

威遠河主要支流

威遠河較大支流有:
新場河,古名獻寶溪,曹家壩一段曾稱硫磺川。源於紅星鄉莫家溝,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新場、老場、曹家壩、黃石板,於雙歧鄉傅西壩納鎮西河,到兩河口入威遠河,長32公里。流佈紅星、永高、大勝、永興、合作、慶衞、一和、雙歧等鄉及新場、鎮西2鎮,流域面積225平方公里。自然落差208米,平均坡降5.31‰,平均流量2.86立方米/秒。 [2] 
龍會河,源於資中縣宋家鄉貓兒寨,於雁鵝坡南麓入縣境。從北往南,流經鎖珠河、石灘頭、癩子凼、下新橋、太陽橋,到界牌鄉楊司沱入威遠河。全長33.5公里,境內流長23.9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縣境103平方公里。自然落差110米,平均坡降3.32‰,平均流量是0.96立方米/秒。 [2] 
達木河,亦稱打磨河。源於鞏固鄉杉樹坳。從北往南流經雙河口、泥河、左家壩、王家橋、先覺寺、凃家橋,於縣城青龍咀注入威遠河。全長28.4公里,流域面積112平方公里,境內93平方公里。自然落差113米,河道平均坡降4.68‰,平均流量1.14立方米/秒。 [2] 
石梯河,發源於威遠縣境內,流經團結、新勝鄉,匯入威遠河,總長11公里,其中境內長6.4公里,有1條支流相通,長4.6公里。水域面積522畝。 [3] 

威遠河治理開發

威遠河河道治理

威遠河渠化工程。抗日戰爭時期,為滿足自貢鹽場運威煤燒鹽之需,川康鹽務管理局籌建威遠河渠化工程,設工程處,工程處下設威遠河航道工程辦事處,開展工作。民國二十七年工程處請華北水利委員會勘測設計。威遠河渠化工程建設,包括自向善場(後改鋪子灣)至老新橋修築雙堰船匣九座及攔水堰多座。威遠河渠化工程,於民國二十九年開工,到三十三年全部建成,對自貢鹽業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4] 

威遠河蓄水工程

長沙壩水庫 長沙壩水庫
長沙壩水庫,1958年自貢市與內江專區商定在威遠河中游合建三級蓄水工程,以解決自貢和威遠工農業用水之所需。壩址,位於威遠山王區鞏固鄉境內威遠河中游的長沙壩。工程於1967年10月動工。1971年10月水庫竣工。大壩乃一壩頂溢流、漿砌條石單拱壩。最大壩高52.8米,壩頂淨跨116米,頂寬1.8米,底寬18米。水庫系攔蓄威遠河上游及支流的集水,集雨面積142.1平方公里,尾水至觀音灘,回水線10公里,正常水面3250畝,最大水深48米,總庫容4574萬立方米。二壩位於大壩下游100米處,為漿砌條石重力壩,壩高10米,頂長65米。 [7] 
葫蘆口水庫 葫蘆口水庫
葫蘆口水庫,1972年3月,四川省革委批准自貢市和威遠縣合建葫蘆口水庫,水庫位於威遠縣城北大勝鄉板橋村威遠河中段。大壩所在地口小肚大,形似葫蘆,故命名葫蘆口水庫。1972年開工,1979年建成,總工期8年。至1979年完成大壩主體工程。水庫大壩為漿砌條石重力壩,壩高71米,壩長215米,壩頂寬7米,壩底寬143米,迎水面防洪牆高出壩頂1米。水庫集雨面積228平方公里(包括長沙壩水庫集雨面積),尾水至沓水橋,回水線長10公里。壩前正常水深61米,最大水深66米,正常水面3300畝,總庫容758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5730萬立方米。 [7]  長沙壩、葫蘆口兩座中型水庫,是大安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3] 
船石水庫,位於威遠河上游,由省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礦區、威遠鋼鐵廠、威遠縣新場區共建。壩址所在河段中,有一巨石形似木船;原建有一小型蓄水工程名船石堰,故名船石水庫。水庫設計總庫容491萬立方米,正常庫容481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82萬立方米,灌面7000畝。水庫防洪標準,按現狀複核為19年一遇設計,38年一遇校核。 [8] 

威遠河引水工程

東風渠,船石水庫乾渠,乃引河水及威鋼廢水的引水渠。源首在威鋼冶煉高爐外的河道左岸,包括支斗渠及電灌渠8條,總長34.38公里。渠道工程於1973年11月開工,至1985年,建成幹、支、鬥及電灌渠共20.08公里。渠道乾渠地段,河谷切割甚深,兩岸地勢陡峻,地質條件複雜,渡槽、隧洞、倒虹管共29處,總長4.35公里,工程艱險。渠道穿過大灣隧洞,進入榮勝緩坡地,發揮其效益。但乾渠後段尚有35.3%、支渠46.1%的工程未完,1985年底實際灌面為2100畝,僅佔設計灌面的30%。 [8] 
小高洞攔水堰,高7米,蓄水30萬立方米,可灌田4500畝。為增蓄水,又在堰頂加墩及插板,高1.5米,蓄水增一倍。蓄水後淹沒耕地多,只能在秋收後關閘蓄水。 [4] 
1958年始建提灌工程。當年冬動工修建麻柳灣抽水站(位於新民鄉柏樹村13組威遠河邊),次年4月建成,是境內第一座高揚程電力提灌站,裝機1台,75千瓦(後增為2台,175千瓦),灌田800畝以上。 [9] 
人民堰,原庸公渠,民國三十(1941)年動工,以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之字“庸之”命名為“庸公渠”。庸公渠包括河堰、乾渠和支渠。河堰建於威遠河左岸晴川溪河口處。系攔河築堰,取名庸公堰(後稱人民堰)。從堰右端取水,經雷家凼過縣城達破灘口為乾渠,長17公里。乾渠至雷家凼雙堰船閘後,在左岸修一支渠跨越威遠河,支渠長3公里,灌溉白鶴壩800畝農田,稱白鶴壩支渠。再從庸公堰左端起水跨過獻寶溪(今新場河)至兩河口止,修一支渠,長5公里,灌溉釜溪壩1000畝耕地。庸公渠乾渠,從進水口至羅家嘴一段,長7公里,可灌1300畝農田。1950年10月開工整治,1951年2月竣工試水。後因渠道位置過低,修復工程質量差等原因,逐漸廢棄。 [10] 
團結渠,1960年建成,因各社隊團結治水,故將渠道命名為團結渠。團結渠在威遠河左岸,原從小堰沱(即今葫蘆口水庫庫區、距壩址1.5公里)取水。1971年4月,建成渠道8公里,到1978年,全渠(包括自貢市大安區)建成受益。團結渠乾渠經大勝、永團、高石、民新、農建、龍會、百勝、靖和8鄉到民樂鄉的指路碑入自貢的大安區,長45.68公里,實際過水能力3.5立方米/秒,灌溉威遠縣所屬奉龍、龍會、新店3個區、14個鄉、129個村的農田14.4萬畝。 [10] 
聯合渠,在威遠河右岸,由新店、奉龍、鎮西3個區聯合修建,取名聯合渠。1971年5月開工,1977年12月建成通水。乃威遠縣西部農田灌溉輸水渠。乾渠在主幹渠取水後,經聯結渡槽(在葫蘆口水庫二壩上)至右岸,流經大勝、雙歧、合作、護保、民望、新和、共華8鄉,至向義鄉的指路碑止,長41.64公里,渠首實際過水能力3.5立方米/秒。灌溉奉龍、鎮西、新店3個區、14個鄉、122個村的農田12.25萬畝。在葫蘆口水庫建成後,均從水庫電站尾水渠取水,主幹渠長0.16公里,然後,團、聯兩乾渠分別沿威遠河兩岸順山輸水灌溉,形成長葫灌區。 [10] 
團結、聯合渠,為長沙壩、葫蘆口兩座中型水庫的灌溉渠道,計有乾渠、支渠、斗渠、農渠、毛渠、電灌渠共283條,總長630.5公里,控灌面積266469.6畝,有效灌面249500畝。其中有明渠、暗涵、渡槽、隧洞、倒虹管等工程設施,形成級級相連的威遠縣長葫灌區。 [10] 
團結渠,主幹渠自葫蘆口水庫引水, 經威遠縣龍會等地, 在團結鄉指路碑入大安區境, 至蓮花寺渡槽, 全長59公里, 境內13公里。設計灌面5.21萬畝,有效灌面3.11萬畝。受益的有團結、愛和、新勝、新民、勝利、和平、羣樂7個鄉,50個村,479個組。第一期工程, 1972年5月動工,修建威遠龍會鎮老鴉山至團結公社火燒店主幹渠,1975年竣工;第二期工程,1977年動工, 修建火燒店至蓮花寺渡槽主幹渠 及4條支渠,1984年竣工。兩期工程, 完成渠道總長46.54公 裏。 [11] 

威遠河水電工程

葫蘆口水庫水電站,壩後左岸,裝機2台,容量2500千瓦,尾水入渠灌田。1981年秋,葫蘆口水庫大壩評為省優秀設計和優秀工程。1982年10月,評為水電部雙優工程,1983年評為全國優秀工程,獲國家銀質獎。 [7] 
長沙壩水庫水電站,左岸壩後,裝機1台,容量1250千瓦,年發電量400萬度,電站尾水下河,泄入下游葫蘆口水庫。 [7] 

威遠河航道航運

抗戰時期停泊在威遠河流域的船隻 抗戰時期停泊在威遠河流域的船隻
威遠河及其支流上原有兩河口、楊家壩、矮子河、過馬灘、龍會河、楊絲沱等六個渡口,用木船擺渡。有的是義渡;有的向渡河人收費,以維持船工生活。1985年,楊家壩、楊絲沱兩個渡口,均由縣人民政府撥款,免費擺渡,其餘渡口,已先後被公路橋所代替。沿威遠河的碼頭有傅家河、鋪子灣、兩河口、廖家堰、高硐、老新橋等18個。明末清初以來,大多以裝卸煤炭為主,也兼運其他物資。鋪子灣碼頭為主要的貨運地。民國時期至建國初,黃荊溝和山王等地的煤,大多在此上船,運往自流井附近的廖家堰、高硐、老新橋等碼頭。 [5] 
威遠河,自威遠連界場至鳳凰鄉雙河口,長120公里,可通航60公里。境內廖家堰——高硐長15公里,高硐——雙河口長5公里,河道寬30米。
船閘,威遠河大安區境內修建船閘3道。廖家堰船閘,建於1940年12月13日,1944年3月15日竣工;高硐船閘,建於1940年11月29日,1944年2月5日竣工;觀音灘船閘,建於1943年3月1日,1945年4月30日竣工。 [1] 
威遠河上的雙堰船閘 威遠河上的雙堰船閘
威遠河雙堰船閘,結構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船塢尺寸30×54米,上下堰各開閘門3個,無溢洪道,雷家凼、羅家壩、破灘口、鴨子灘、河墩子、廖家堰等6座船閘為此型;另一種船塢,尺寸45×36米,上下各設閘門兩扇,開溢洪道,寬8米,高洞、觀音灘、老新橋等3座船閘屬此型。威遠河面較窄,9座船閘均用雙堰式。上下堰距為30-45米,寬54-36米,其容量大體相等,可容木船36支左右。 [4] 
鴨子灘船閘 鴨子灘船閘
觀音灘 觀音灘

威遠河名稱變遷

威遠河為沱江二級支流,曾有獨孤水、獻寶溪、清水溪、清水河等古名稱。在北宋早期,威遠河被稱為獨孤水,並記入史料。《太平寰宇記》(成書於983年)榮州條目下記載:“威遠縣:東七十里。舊三鄉,今五鄉。本漢資中縣及後漢漢安縣地,屬犍為郡。隋開皇二年於舊威遠戍置威遠縣(此句記載有誤,應以唐《元和郡縣誌》記載為正,即隋開皇三年於此置威遠戍以招撫生獠,十一年改戍為縣)。唐武德元年割屬榮州。皇朝(北宋)並和義入威遠。獨孤水自陵州始建縣界流入,又南流過公井縣(貢井區)界出瀘州富義縣(富順縣)界。”始建古縣治所在今仁壽縣鎮子場,其縣界與威遠接壤處可能在越溪鎮倆母山和兩河鎮勇敢村一帶。在清同治、光緒《仁壽縣誌》中,關於獨孤水的描述記載與《太平寰宇記》相同。 [12] 
到清初時,威遠河被稱為獻寶溪,並記入史料。成書於康熙三十年(1691)的《讀史方輿紀要》在嘉定州條目下記載:“威遠縣州東三百里。東南至敍州府富順縣百三十里。亦漢南安縣地,隋開皇初置,屬資州。唐初,改屬榮州。宋因之。元省,後復置。明洪武四年,省入榮縣。九年,復置,改今屬。城週二裏有奇,編户四里。縣今省。獻寶溪縣西北七十里。《志》雲:溪源一出仁壽縣界羅泉山下,一出倆母山,合流而東南入富順縣界,注於金川。又有中溪,在縣南,下流合於榮縣之榮川。龍會河,在縣東,曲流如盤龍,合於獻寶溪。又硫磺川(新場河),在縣北四十里,溪自山壑中來,旁有一竅,硫磺隨泉而出。”《讀史方輿紀要》對獻寶溪、龍會河、硫磺川的詳細描述與今威遠河流域狀態一致,但對獻寶溪“溪源一出仁壽縣界羅泉山下”的描述存在一點溪源地理誤差。 [12] 
在清中期,威遠河被稱為清水溪和獻寶溪,並記入縣誌。清乾隆《威遠縣誌——山川》記載:“獻寶溪:縣西北四十里,其源一出仁壽界羅泉山下,一出倆母山下,合流而東南入富順界注於金川。一説獻寶溪即硫磺川也。〔舊志〕(可能是指明代威遠縣誌稿)雲:舊傳遺王遊此,有樵者獻一貝俄不見,故名。又傳:溪邊有漆土地小祠,側有石刻雲‘金漆裏銀漆裏,金銀只在漆漆裏。’土人不知土地即金銀人,後有商人過而識之,掘金銀而去。二説荒唐,然茲溪即來繞邑城之正河也。”乾隆《威遠縣誌——山川》又記載:“清水溪:發源於縣西北七十里分水嶺,經縣治後左抱城郭,東南流至高洞而下,與自流井大灘諸水合達於富江。硫磺川:縣西北四十里,川旁一泉有硫磺氣,因名。”乾隆《威遠縣誌》對獻寶溪的描述:一是保留了《讀史方輿紀要》的記載,二是記錄了當時有縣人把硫磺川也稱為獻寶溪的説法,三是記載了關於獻寶溪的二種傳説。乾隆《威遠縣誌》對清水溪的描述,則記錄了當時縣人對威遠河的另一種稱謂,也可能是對當時獻寶溪正源和支流(硫磺川)稱謂有所混淆而做的一種區分。在清末,威遠河正源上游亦被稱為清水河,在興隆場古石橋上有石刻題記:“清水河永興橋,大清同治二年。” [12] 
參考資料
  • 1.    大安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自貢市大安區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239
  • 2.    威遠縣誌編纂委員會.威遠縣誌(第一輪).:巴蜀書社出版社,1994:78-79
  • 3.    大安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自貢市大安區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72-73
  • 4.    威遠縣誌編纂委員會.威遠縣誌(第一輪).:巴蜀書社出版社,1994:224-225
  • 5.    威遠縣誌編纂委員會.威遠縣誌(第一輪).:巴蜀書社出版社,1994:296
  • 6.    威遠縣誌編纂委員會.威遠縣誌(第一輪).:巴蜀書社出版社,1994:94
  • 7.    威遠縣誌編纂委員會.威遠縣誌(第一輪).:巴蜀書社出版社,1994:218-220
  • 8.    威遠縣誌編纂委員會.威遠縣誌(第一輪).:巴蜀書社出版社,1994:222
  • 9.    大安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自貢市大安區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160
  • 10.    威遠縣誌編纂委員會.威遠縣誌(第一輪).:巴蜀書社出版社,1994:227-228
  • 11.    大安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自貢市大安區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160
  • 12.    威遠河名稱溯源  .內江日報多媒體報刊.2012-02-05[引用日期2012-06-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