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廉·皮爾斯·羅傑斯

鎖定
威廉·皮爾斯·羅傑斯(William Pierce Rogers,1913年6月23日—2001年1月2日),美國政治家、外交家、律師,曾任美國國務卿美國司法部長 [1-2] 
中文名
威廉·皮爾斯·羅傑斯
外文名
William Pierce Rogers
性    別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紐約州諾福克
出生日期
1913年6月23日
逝世日期
2001年1月2日
畢業院校
科爾蓋特大學
康奈爾大學

威廉·皮爾斯·羅傑斯人物經歷

威廉·皮爾斯·羅傑斯
威廉·皮爾斯·羅傑斯(2張)
1913年6月23日,威廉·皮爾斯·羅傑斯出生於美國紐約州諾福克。 [1] 
1934年,畢業於科爾蓋特大學 [1] 
1937年,畢業於康奈爾大學法學院 [1] 
1937年至1938年,在紐約從事法律工作。 [1] 
1938年至1942年,任紐約縣助理地區檢察官。 [1] 
1942年至1946年,任美國海軍少校。 [1] 
1946年至1947年,回到紐約縣地區檢察官辦公室。 [1] 
1947年至1948年,任美國參議院調查國防計劃特別委員會首席法律顧問。 [1-2] 
1948年至1950年,任參議院行政開支委員會調查小組委員會首席法律顧問。 [1-2]  由於他的幫助,該委員會查出杜魯門政府中一個貪污受賄集團,引起很大轟動。
1950年至1953年,在紐約市和華盛頓特區從事法律工作。 [2] 
1953年至1957年,任美國司法部副部長。 [1] 
1957年11月8日至1961年1月20日,任美國司法部長 [1]  任內協助完成了一系列有關社會經濟、福利和民權的立法,特別是1957年和1960年的民權立法,賦予法院保障黑人等少數民族有平等的選舉權利。1957年小石城事件爆發,他為平息這場種族主義者挑起的,試圖阻止種族合校制的種族騷亂做了大量的工作。
1961年至1968年,重返私人執業。 [2] 
1969年1月22日至1973年9月3日,任美國國務卿 [2]  他被認為是美國曆史上最無權的國務卿,任內常被尼克松基辛格排除出決策圈外,有時只作為象徵出現在國際政治舞台上。
卸任國務卿後,羅傑斯返回家鄉重操舊業。
2001年1月2日,羅傑斯逝世。 [1] 

威廉·皮爾斯·羅傑斯外交活動

羅傑斯、尼克松和周恩來 羅傑斯、尼克松和周恩來
1972年2月,羅傑斯陪同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 [3]  由於當時國務院白宮的“微妙”關係,羅傑斯被排除在包括會見毛澤東在內的主要活動之外,而讓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唱主角。羅傑斯還在訪問上海期間對即將發表的中美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提出了15處修改意見。 [4] 
在上海訪問時,羅傑斯和隨從人員下榻的房間位於錦江飯店第13層,而“13”是西方最忌諱的數字。這無異於“火上澆油”,羅傑斯怒氣衝衝地要向中方“興師問罪”。為平息羅傑斯的怒火,周恩來親自來到羅傑斯下榻處。周恩來首先不提此事,而是説起了中美的“乒乓外交”,羅傑斯很快就被帶進話題。隨後,周恩來説:“這次是我們的疏忽,沒有考慮到西方對“13”的忌諱。給大家講一個我們中國的笑話吧。當一個人很怕鬼時,越想越怕,而當他不怕鬼時,就主動上門去找鬼,鬼也就不見了。西方的“13”就像中國的鬼。”這話把所有人都逗笑了,羅傑斯的怒火也沒有了。後來羅傑斯對人説:“周恩來這個人,真是讓人傾倒。”

威廉·皮爾斯·羅傑斯所獲榮譽

1973年10月15日,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