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巖

(土壤農業化學家)

鎖定
姜巖(1925年1月3日-2023年2月9日),男,1956年6月加入民盟,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曾任民盟長春市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委,吉林省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參事(1991-2006),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吉林省土壤學會理事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週年”紀念章獲得者。
2023年2月9日8時50分,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原民盟長春市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委、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姜巖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8歲。 [2] 
中文名
姜巖
出生日期
1925年1月3日
逝世日期
2023年2月9日 [2] 
職    業
農業化學家
出生地
遼寧省遼陽縣上達連河村

姜巖人物簡介

從6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土壤有機培肥的研究,提出了未腐解有機物培肥土壤的方法;闡述了玉米根茬培肥土壤的效應,論證了玉米可以連作的機理,並制定了玉米連作根茬留田免耕少耕的農作制。為促進農業生產,提高糧食產量,作出了貢獻。

姜巖人物生平

姜巖,原名姜言奎。1925年1月3日生於遼寧省遼陽縣上達連河村的一個農民家庭。自幼聰敏好學,但因家境貧寒,每到假期就要在街頭賣甜瓜,用以補助學費。由於生計窘迫,1934 年秋,隨父親投奔到哈爾濱的祖父家。讀高小時由於學習成績好,口才流利,時常代表學生上台講話。1938年考上了中學,因學習成績良好,1942年被推薦報考大學。但是,當時家庭生活僅靠父親小本生意的微薄收入勉強維持,他只能報考學費較低的哈爾濱農業大學。由於學習刻苦,第一學期他的成績就名列榜首,並被選為班長。當時的青年學生一般都有反滿抗日思想,出於不給日本人幹事,不久他就辭掉了班長職務。
1946年春,哈爾濱解放了。在黨的教育下,他逐步樹立了革命的人生觀。1948年5月,根據工作需要,他毅然離開了繁華的哈爾濱,來到當時的黑龍江省省會北安。為了培養急需的農業技術幹部,組織上決定在距北安較近的克山縣創建一所農業學校,委任姜巖為該校的教務主任,同時恢復了原在克山的農業試驗場,並由姜巖兼任該場場長。後來,學校經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成立了黑龍江農業專科學校。建校之初,教師很缺,姜巖在自學的基礎上一個人講授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肥料學、土壤學等9門課程。
1955年,根據當時的需要,農業部決定在黑龍江農業專科學校開辦土壤專修科,姜巖積極參加了專修科的籌建並擔任科主任。1956年5月,高教部批准成立北安農學院,在土壤專修科的基礎上創辦了土壤農業化學系,姜巖擔任系主任兼教研室主任。1958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北安農學院遷到長春與長春農學院合併,之後改為吉林農業大學
1959年,全國第一次土壤普查工作開始,姜巖兼任吉林省土壤普查辦公室副主任,親自率領全系師生150餘人深入到全省各地進行土壤普查工作。因教學及普查工作中的突出貢獻,1960 年,他光榮地出席了全國文教系統羣英會。
姜巖在科研工作中,深入農村生產第一線,理論密切聯繫實際。1963年,長春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春旱,他認真研究了由寒冷的冬季到春季土壤中水分運動的規律,對北方的土壤水分的“返漿”與“煞漿”作出了明確的説明。並以充分的論據論證了春季壓地保墒的機理,提出了一套春季保墒保苗的技術措施。他在農村的實踐中發現土壤有機質的數量在不同地區有很大的差異,而土地的生產力卻不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的增多而提高;發現土壤肥力不只是受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影響,似乎更與土壤有機質的品質有關。於是,1964年起,他便開始了土壤有機培肥機理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曾被下放到前郭縣老北井子村。為改變這個村的貧困落後狀況,他積極主動地向農民傳播科技文化知識,千方百計地發揮自己科學種田方面的特長。經過一年的努力,這個生產隊糧食產量翻了番,社員收入由原來的每日0.30 元多增至1.0元多。插隊的兩年裏,姜巖為了培訓農民技術骨幹,傳播科學知識,幾乎走遍了全縣的鄉鎮。
1971年底,姜巖被調回到白城市吉林農業大學。1978年6月,學校遷回到長春市的原址。姜巖在覆校後重新擔任了系主任職務,全身心地投入了教學科研工作。1980年,他恢復了對土壤有機培肥的研究,並且針對吉林省擴種玉米的任務,對玉米可否連作的問題進行潛心研究。1984年,他辭去了系主任職務,擔任了吉林農業大學土壤改良培肥研究所所長,專門從事培養研究生和科學研究工作。1990年,他出席了在日本召開的第十四屆國際土壤科學大會。姜巖在教學和科研上成果顯著,著作頗豐,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年會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5部。
姜巖還承擔了大量的社會工作。他是吉林省第三、四屆政協委員,第五、六屆政協常委,吉林省政府參事。曾擔任過吉林省土壤學會理事長、吉林省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吉林省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貧瘠土地寫綠色篇章
這裏是吉林省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套浩太鄉
二十多年前,這裏的一萬多畝耕地上,鹽鹼斑像禿瘡一樣,形成無數塊寸草不生的疤痕,人們叫它“鹼疤痢”。這個小村也就有了一個不太鮮亮的名字——鹼疤拉村。人們描述這裏的景象是:鹼片白,沙地黃,旱地板,澇窪塘,幹挨累,不打糧。
然而,就是在這貧瘠的土地上,姜巖用28年的時間,以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同當地農民一起,寫下感人的綠色篇章。
農業土壤專家插隊窮村
二十八年前,姜巖這位農業土壤專家,攜家帶口,到這個窮村插隊。當時,鹼疤拉村的許多人連錢是什麼樣都沒見過。一種不屈服命運的力量使姜巖暗暗下決心,從改良土壤入手,改變這個村的生態環境。
姜巖走遍了小村的每一塊土地,在有特殊土質的地方做了記號。來到村裏的第7天,村裏的農民夜校開課了,他走上講台,向農民傳授科學種田、土壤治理的知識。開始,只有幾個村幹部聽課,幾天後,上百人湧進夜校,屋裏坐不下,人們就站在窗外聽。
春天,姜巖組織農民科學種田,硬是在白花花的鹼地上破天荒地拿了全苗。秋收時,全村的糧食總產量增加了三成。姜巖帶領吉林農大的教師與縣有關部門的科技人員組成科技小組,繪製出鹼疤拉村的現狀圖和發展規劃圖。當時的設計思想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為中心,改造生態環境,改善生產條件。以“三分之一種田,三分之一種草,三分之一造林,實現大地園林化”,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農林牧副魚業全面發展。同時建立一個農民新村,改善村民文化衞生條件。
科教興村
1973年,一場大風毀掉了村裏近四百公頃土地,壟台幾乎被吹平。得種樹。姜巖想到,綠色才是希望。從這一年開始,姜巖和村黨支部一起帶領農民植樹造林。
在風的入口處營造了60至150行的防風林,風沙地每隔一百米造一條林帶。如今樹已有碗口粗,林帶超過8萬多延長米,森林覆蓋率超過30%。這幾年基本無風害。風沙土已成為畝產千斤的良田。
姜巖認為:科教興村,不僅使農村的經濟得到發展,而且應當把農村建設成為培養造就人才的基地。多年來,吉林農大的學生不斷前來進行科研和生產實習,許多教師也前來進行科教興農的實踐。鹼疤拉村已經培養了十幾名大學生、三十多名中專生。
他還根據實踐,研製出新型通用聯合作業整地機,基本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吉林省政府決定在全省多點示範加以推廣。
東北旱情嚴重。7、8月間,別的地方玉米高不過膝,而這裏的玉米有一人多高。鹼疤拉村已被吉林省評為造林最佳村,被國家評為造林千家村。
實施“綠色農業工程”
生態環境的改變,生產條件的改善,促進了農林牧副漁業的全面發展,村裏總產值超過1200萬元,人均收入從1973年的82元增至4250元,實現了小康。全村造林500公頃,人均樹木近700株。每株每年按一元增值計算,“綠色銀行”每年為村民提供150萬元的利息。
2000年3月,姜巖向吉林省省長洪虎和副省長楊慶才提出了實施“綠色農業工程”的建議,很快得到批示,“建議很好,抓緊付諸實施”。同年7月,洪虎帶領省政府一班人馬到鹼疤拉村視察生態村的建設情況,他就如何在吉林省西部推廣生態村建設經驗作出具體指示,並對姜巖等人研製的新農具產生濃厚興趣,要求地方政府擴大示範面積,總結經驗,以利推廣。姜巖提出的“關於利用廢棄有機物製造有機複合肥料考察報告”得到省政府的重視,省裏從科技成果轉化費中撥30萬元專款,支持這個項目。
如今,姜巖已是76歲的老人,雖是烈士暮年,但他並沒有停下腳步。他説,吉林省已被國家列為生態省,他向省裏提出“綠色農業工程計劃”,要為生態省建設和農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 

姜巖人物逝世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原民盟長春市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委、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姜巖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2月9日8時50分與世長辭,享年98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