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妙高號重巡洋艦

鎖定
妙高號重巡洋艦是日本妙高級重巡洋艦1號艦,是華盛頓會議後日本建造的首批萬噸級重巡洋艦
妙高級共建四艘:妙高、那智、足柄、羽黑,1928-1929年相繼投入,全部編入新成立的第四戰隊,成為日本海軍的新鋭,其強大的火力設計也使他們立刻成為各海軍列強注目的焦點。 [9] 
1945年9月21日,妙高號重巡洋艦向英國艦隊投降。1946年7月8日,在馬六甲海峽鑿沉。 [6-7] 
中文名
妙高號重巡洋艦
研製時間
1923年
服役時間
1928年7月
所屬國家
日本

妙高號重巡洋艦發展沿革

妙高號重巡洋艦研製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巡洋艦是一種僅次於主力艦、在輔助艦艇中戰鬥力最強的艦隻。當時,日本海軍已擁有一支以重巡洋艦為主的龐大巡洋艦羣,編有各種巡洋艦82艘。日巡洋艦尤其是重巡洋艦,以其航速快、巡航半徑大、準主力艦的資格,可遂行各種戰鬥任務:充當艦艇編隊旗艦;海戰中支援、掩護主力艦,摧毀敵艦;保護己方海上運輸線,破壞敵海上交通線。巡洋艦是海軍列強進行軍備競賽的產物。
妙高級重巡洋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在華盛頓海軍條約後,針對所謂的1萬噸排水量門檻規範所發展的條約級重巡洋艦,該艦的造艦計畫在1922年7月3日首次提交給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主設計師同樣為設計古鷹級的平賀讓 [1]  造船少將。
妙高級與古鷹級最大的不同點仍與華盛頓海軍條約牽扯甚深,古鷹級的開發概念是源自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探討的偵查巡洋艦,火力及防護力標準都是以1910年代末期的艦種為參考標準,妙高級的初期方案也是延續著古鷹級,採用7200噸級艦體安裝更多的20公分主炮;然而華盛頓海軍條約訂定出的8英吋主炮、萬噸排水量的標準,條約所衍伸的巡洋艦將是種火力更強,防護力也更周全的軍艦,現有設計全然不適用於未來戰場。
妙高級重巡洋艦在限定艦艇噸位的情況下儘可能確保火力以及航速方面的優勢,以其強大的火力受到海軍列強矚目,英國海軍甚至打算交換妙高級的設計資料。妙高級的設計也影響了後來日本海軍重巡洋艦設計,成為後續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的設計樣本。根據倫敦海軍條約的規定該級艦被歸類為重巡洋艦(俗稱條約型重巡洋艦 [1-2] 

妙高號重巡洋艦建造沿革

“妙高”級重巡洋艦“羽黑”號 “妙高”級重巡洋艦“羽黑”號
同型建有四首,分別為妙高號那智號、足柄號、羽黑號。妙高號重巡洋艦是日本妙高級重巡洋艦1號艦,艦名取自位於新潟縣的妙高山。
按照日本帝國海軍軍艦的命名規則(一等巡洋艦用山名來命名),妙高級巡洋艦的艦名取自山的名稱來命名。於1923年開工,1929年相繼加入現役。率先開工的妙高號建造進度反而落後於後續開工的那智號,1928年那智號率先完工並在日本昭和天皇加冕典禮觀艦式亮相,所以也一度依完工順序被稱為那智級。

妙高號重巡洋艦技術特點

妙高級為了追求高航速艦體採用了較大長寬比。艦艏是日本海軍特有的雙曲線型,艦艏有明顯的舷弧,兩舷側明顯外張,提高耐波性能。

妙高號重巡洋艦性能數據

艦艇參數

改裝前
改裝後
標準排水量
10000噸
13000噸
航速
35.5節
35.5節
主火力
10門203毫米
10門203毫米
副火力
6門127毫米高射炮
6門127毫米高射炮
魚雷發射管
12具610毫米
16具610毫米
艦載機

3架水上偵察機 [4] 
動力系統
——
高、低壓蒸汽輪機 [3] 

妙高號重巡洋艦服役動態

1924年10月25日開工,1927年4月16日下水,1929年7月31日完工。1935年和1937年各進行了一次改裝。1927年4月16日,舉行下水儀式,昭和天皇亦有出席 [5] 
1928年7月正式完工,與“那智”號一併在吳海軍基地註冊艦藉。1934年11月15日,與“那智”號一併更換母港為佐世保。1929年11月30日,“妙高”型四艦加入第二艦隊組成第四戰隊,正式服役。
妙高號1931年8月29日在吳港實施操炮訓練 妙高號1931年8月29日在吳港實施操炮訓練
1933年5月20日,被編為第五戰隊。在同年12年11日與“那智”號一併調到吳鎮護衞隊。
1934年2月1日,與“那智”號一併調到佐世保護衞隊,隸屬臨時組建的第四艦隊。
1934年11月20日至1935年3月31日,進行第一次第一階段改造,包括將主炮更換成203mm口徑。1935年10月2日,進行第一次第二階段改造。
1931年攝於吳港的妙高號 1931年攝於吳港的妙高號
1936年1月至3月,進行第一次第三階段改造,主要加固艦體。1936年5月25日至6月29日,進行第一次第四階段改造,並與“那智”號及“羽黑”號再次加入第二艦隊第五戰隊。
1941年3月31日在宿毛灣全速試航的妙高號 1941年3月31日在宿毛灣全速試航的妙高號
於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建造,1924年10 1937年7月28日,作為旗艦加入第三艦隊第九戰隊。 1939年4月,進行第二次改造,參照“最上”型等巡洋艦作出了整體改造。
1939年11月25日,解除旗艦職務,轉入預備役。1941年4月10日,作為旗艦加入第二艦隊第五戰隊,4月18日正式再次服役。
1945年9月,戰爭結束時在新加坡實達裏軍港的妙高,塗了迷彩 1945年9月,戰爭結束時在新加坡實達裏軍港的妙高,塗了迷彩
1941年12月,參與對菲律賓的侵略戰爭,掩護南菲律賓艦隊。1942年1月4日,遭到美軍空襲嚴重受創,35名士兵死亡,由“那智”號接任旗艦,返回佐世保維修。1942年3月1日,與“足柄”號前往爪哇支援追擊盟軍艦隊的“那智”號及“羽黑”號。最終“妙高”型四艦共擊沉三艘巡洋艦及三艘驅逐艦。“妙高”號與“羽黑”號在佐世保整修後進駐柱島,並在3月22日抵達橫須賀。1942年5月1日,與“羽黑”號參與珊瑚海海戰,負責護衞第五航空戰隊的“翔鶴”號和“瑞鶴”號航空母艦。1942年6月13日,作為第五戰隊一員前往支援北方艦隊。
1942年中,進行戰前改造,增加了2座深水炸彈投放器。1942年8月,重編後的第五戰隊前往所羅門羣島,遭遇美軍轟炸機攻擊,輕微受損。1942年10月,與第四戰隊的“摩耶”號重巡洋艦聯合炮轟亨德森機場及追擊美軍航母“大黃蜂”號,並在月底返回佐世保整修。1943年2月,進行第一次戰時改造,增加對空武裝及改善雷達。
1943年5月8日,與“羽黑”號護衞“大和”號戰艦返回本土,隨後緊急加入北方艦隊前往幌筵島,至6月16日返回橫須賀。
1943年8月,與“羽黑”號進駐特魯克。1943年10月,第五戰隊轉入東南艦隊,與第十戰隊及第三水雷戰隊參與奧古斯塔皇后灣海戰,在戰鬥中(11月2日)意外與初風號驅逐艦相撞受損,初風沉沒。
1943年11月,進行第二次戰時改造,增加機槍數目及提高整體水密性。1944年2月10日,前往帛琉以避免受美軍襲擊,並加入第一機動艦隊。
1944年6月,與第一機動艦隊參加菲律賓海海戰,之後進行緊急改裝,再增加機槍數目及減少攜帶魚雷數目以減輕重量。1944年10月,與第一機動艦隊會合作戰,受到美軍空襲嚴重受損,被逼退出戰鬥撤往新加坡,由“羽黑”號接任第五戰隊旗艦。1944年12月,遭美軍潛艇襲擊起火,經過3日才完全撲滅,最終由“羽黑”號拖曳返回新加坡。然而由於資源缺乏,未能進行維修,退出第五戰隊轉入西南艦隊第一南遣艦隊,停泊在基地作為固定炮台。
1945年2月5日,加入重組後的第10方面艦隊,但仍停泊在基地。1945年9月21日,向英國艦隊投降。1946年7月8日,在馬六甲海峽鑿沉。 [6-7] 

妙高號重巡洋艦歷史艦長

歷任艦長
艦長名字
任職時期
山澄貞次郎 (海兵44期)
昭和16.8.11
高橋雄次 (海兵44期)
昭和16.9.15
三好輝彥 (海兵43期)
昭和17.5.23
中村勝平 (海兵45期)
昭和18.3.2
石原聿 (海兵46期)
昭和18.12.5
小野田舍次郎 (海兵48期)
昭和20.1.5
加賀山外雄 (海兵45期)
昭和20.3.22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