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鎖定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首聯寫自己讀李表丈寄來的《早春》詩而引發了傷春之感。頷聯寫見得伴客蕭條,而傷感自己老了。頸聯寫歲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娛。尾聯寫世亂未靖,歸期無日,尤不免於傷春傷老。這首詩基調沉鬱,筆勢跳脱。
作品名稱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出    處
杜工部集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作品原文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力疾坐清曉,來詩悲早春。
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望鄉應未已,四海尚風塵 [1]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註釋譯文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詞句註釋

⑴奉酬(chóu):即遵奉酬答。
⑵李都(dū)督:詩人親友,具體不詳。都督,官名,唐置都督府,分上中下三等,其邊防重地之都督,則加節度使,以後節度使增多,都督之名遂廢。
⑶表丈:即表伯叔。
⑷力疾:扶病強起。
⑸來詩:指李酬贈之詩。
⑹愁伴客:猶言愁苦永擺脱不開。客,杜甫自謂。
⑺老隨人:衰老亦揮之不去。
⑻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用“入”、“歸”二字,寫出景色之新嫩,亦顯示出春日的勃勃生機。
⑼風塵:指戰亂。 [2]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白話譯文

正當扶病強起之際,忽接來詩為春天的早來而悲哀。
因讀來詩轉添了自己的哀愁,又緣愁而更傷自己的日益衰老。
在大好的春天裏,紅色的桃花嬌嫩吐豔,青色的楊柳新抽枝葉。
面對良辰美景我遙念故鄉從未中斷,想到四海之內仍戰亂不已,風塵滿布啊!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初春。李都督寫了一首《早春》詩,杜甫便作下這首詩來酬和。 [3]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作品鑑賞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整體賞析

這首詩下截申明上截,通首一氣,抒寫中有無限曲折。首聯“力疾坐清曉,來時悲早春”敍事,説扶病強起,幾不知春至,因拜讀親友李表丈寄來的《早春》詩而引發了傷春之感。頷聯“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轉添春愁,又因愁傷老。見得伴客蕭條,隨人俯仰則更可悲,已透下望鄉未已意。頸聯“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寫實,説歲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娛。“入”“歸”二字,煉字極活,為句中之眼,字字皆響,與他人隨意點綴者不同,是化腐為新之法。“入”“歸”二字極生動、傳神地寫出早春的意藴,寫出生命的復甦與萌動。 兩句實寫春景,用筆舒緩,為下文鋪墊。尾聯“望鄉應未已,四海尚風塵”迴應上截,翻出已愁。説世亂未靖,歸期無日,尤不免於傷春傷老。詩人由眼前春景更觸動思鄉之情。
這首詩首聯寫“來詩悲早春”,引出頷聯所寫的作者的悲春心情,頸聯又以實寫春光來反襯悲春,尾聯轉入寫望鄉, “應未已”云云,或指李都督而言,也可能李誨中寫到了思鄉之念。杜甫的酬答之作,常有這種特點,即首聯由友人詩引出,尾聯又關及友人詩。
全首隻一“悲”字;連“紅入桃花”、“青歸柳葉”,俱作“悲”字用,不作“早春”佳字用。“轉添”、“更覺”,切上“早春”,透下“紅入”、“青歸”字。當此桃花柳葉之時,而四海風塵,望鄉復切,則客之愁而人之老可知,所以見起處“悲早春”“悲”字之妙也。曰“猶未已”、“尚風塵”,説明“轉添”、“更覺”之故。詩中抒發了詩人傷春、傷老和流落他鄉的羈旅之情。 [4]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名家點評

宋·範晞文《對牀夜話》:老杜多欲以顏色字置第一字,卻引實字來,如“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是也。不如此,則語既弱而氣亦餒。 [5] 
元·楊載《詩法家數》:詩要煉字,字者眼也。如老杜詩“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煉第二字。非煉“歸、入’字,則是兒童詩。 [3] 
明·王嗣奭《杜臆》卷四:曰“入”、曰“歸”,以起“望鄉”,與他人點綴尖巧者別。 [2]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悲”因“來詩”而“添”,亦因“早春”而“添”,鎔化入妙。 [3] 
清·仇兆鰲《杜詩詳註》卷九:“柳青桃復紅”,起於謝尚,襲用便成常語,梁簡文詩云:“水照柳初碧,煙含桃半紅”。乃借煙水以形容其碧,杜雲:“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用“歸”、“入”二字,寫出景色之新嫩,皆是化腐為新之法。 [2] 
清·楊倫杜詩鏡銓》卷八:首句幾不知春至矣。忽接來詩,乃悲早春,於是又添出春愁,又因愁傷老。五六略用實筆,言早春之景,非不可娛,無如歸期未卜,世亂未靖,此其所以尤不免於傷春傷老也。下半系申上半,通首一氣,抒寫中有無限曲折。 [2]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6] 
參考資料
  • 1.    錢牧齊箋註.杜工部詩集:世界書局,1935年12月:251
  • 2.    周蒙,馮宇主編.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 4: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08:239
  • 3.    李誼註釋.杜甫草堂詩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04 第1版:第56頁
  • 4.    草堂編輯組編. 草堂 1986年第1期 總第11期 杜甫研究學刊. 成都杜甫研究學會, 1989.06.
  • 5.    王士菁著.杜詩今注:巴蜀書社,1999.12:第349頁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