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仙觀

鎖定
奉仙觀,位於中國河南省濟源市北海街道荊梁北街,為濟源市現存重要古建羣之一,因主體建築三清大殿用荊木作梁,故又稱“荊梁觀”,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奉仙觀,始建於唐垂拱元年(685年),唐代二魯真人(魯希言、魯和光)和宋代賀蘭棲曾在此修道。現存金、明、清建築十座,整體建築坐北朝南,長90.5米,寬45.5米。
奉仙觀,山門為清代所建,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玉皇殿建於明代,面闊三間,進深四架,單檐懸山頂。三清大殿建於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椽,單檐懸山頂,是減柱造建築的典型。
中文名
奉仙觀
位    置
洛陽石窟南端
東西深
約40米
南北寬
約36米
供奉神仙
三清天尊
佔    地
60畝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河南省濟源市

奉仙觀歷史沿革

奉仙觀 奉仙觀
奉仙觀建於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原名“奉先觀”,意為供奉先人之意。奉仙觀歷代高道輩出,唐代二魯真人(魯希言、魯和光)曾修道於此。
北宋時,著名道士賀蘭棲真修道於此,受到宋真宗召見,被敕封為“宗真大師”,並免除奉仙觀田地租税,賀蘭棲真對奉仙觀進行了大規模的增修擴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重修三清大殿。元代初年,道士崇寧葆光大師衞志隱主持奉仙觀,重修玉皇殿、三官殿等。
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住持道士韓嵩巖重修講堂。

奉仙觀佈局結構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重修三官殿,重建山門和廂房四座十六間。現存奉仙觀坐北朝南,總體平面佈局為長方形,南北長90.5米,東西寬45.5米,兩進院落,保留金、明、清歷代古建築十座三十間。
奉仙觀,依次為山門、玉皇殿、三清大殿,左右兩側為廂房和配殿。其主體建築三清大殿重建於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為我國金代建築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劉敦楨高度評價此殿“手法豪放,運思奇特”。觀內還保留了唐《太上老君石像碑》、北宋《章聖皇帝御製詩並記》和元代《衞公道行之碑》等附屬文物二十餘件,彌足珍貴。 [1] 

奉仙觀文物保護

2001年6月,奉仙觀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奉仙觀建築特色

金至清時期古建築,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區北海辦事處三莊村、創建於唐代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距今已有1300餘年,因殿中有一荊木樑,故俗稱荊梁觀。原來建築很多,佔地60餘畝,由於種種原因,現僅存山門、玉皇殿、三清大殿、碑亭、東西4座配殿,形成二進院落,南北方向。院雖不大,但佈局合理,結構緊湊,北高南低,錯落有致,文物價置很高,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奉仙觀主要遺物

山門三間,清代遺物,中間甬道,兩邊各一間垂花門。由正門和東、西兩掖門組成,為清乾隆年間重修的單檐懸山式建築。主門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兩掖門,東門額上楷書“福區”,西門額上楷書“靈境”。正門兩側放置抱鼓石獅,為明代遺物。
山門 山門

奉仙觀面闊進深

玉皇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系明代單檐懸山式木構建築。前檐柱為小八角形石柱,有柱側腳和柱升起,為明代建築典型特徵。殿頂正脊的琉璃瓦飾構件上堆塑有花卉、龍鳳等圖案,歷經數百年仍色彩鮮豔,栩栩如生。殿內樑架和斗栱上明代彩畫依稀可見。

奉仙觀老君石像

玉皇殿內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石像碑,置有碑亭,碑身碑額相連,高3米,寬1.1米,厚0.33米,額上雕6龍盤頂似半圓形,中有道像三尊,中間是老子端座在蓮花盤上,兩邊各一侍童。碑文字跡漫漶,大意是:“説古道今,稱頌大唐盛世,四方太平,尊崇老子”。
李審撰文,沮渠智烈書,趙文素鐫,由洛陽居住的李姓二百餘人出資樹立,為奉仙觀落成祝賀。清代金石學家葉昌熾在《語石》中評價該碑:文章之宏瞻,書法之遒美,碑身勻稱,為唐代道教碑碣之冠。
玉皇殿 玉皇殿

奉仙觀三清大殿

三清大殿用材 三清大殿用材
三清大殿是奉仙觀的主殿,與山西大同善化寺三聖殿齊名,是河南省現存5座金代木構建築中最重要的一座,也是全國重要的金代單體木構建築之一。該殿重建於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椽,單檐懸山造,平面佈局為減柱造,僅用兩根後金柱撐起屋頂,是中國減柱造建築的典型作品,實屬罕見。1936年,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劉敦楨來奉仙觀考察時,評價此殿“手法豪放與乎運思奇特,尚屬初見”。
三清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七架椽,大石柱上置碩大斗拱,單檐懸山造,為河南最古老的三座木結構建築之一,純度最高,由道人賀蘭棲真採修。 [3] 

奉仙觀八根立柱

獨特的構造:三清大殿採用了大比例的減柱造,世所罕見。“減柱造”是古建築中增加室內空間的一種特殊做法,是在古代建築柱網平面中減掉部分金柱的做法,通過減少柱子,使室內空間寬敞。三清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原本應該有八根立柱,建造者卻獨具匠心,僅僅使用兩根後金柱,使屋頂重量大部分集中於二梁二柱之上,令人歎為觀止。
罕見的用材:清乾隆年間《濟源縣誌》雲此殿“荊木、柿木為梁,桑木、棗木為柱,皆合兩三圍,長兩丈許”。荊木、柿木、棗木、桑木諧音“今、死、早、喪”,十分不吉利。三清大殿卻一反常態,將這四種不常用的木材集於一身,作為棟樑之材,確屬罕見。相傳這四根樑柱是北宋時期奉仙觀住持道士賀蘭棲真走遍濟源四境才找到的。懸掛於柱子上的清代木牌上記錄着四根木材的來歷。我市的荊王、棗林、柿檳、桑榆河這四個村名至今還在使用。
三清大殿 三清大殿

奉仙觀專家評價

中國古建專家梁思成看後評價説:“手法豪放,運思奇特”。
三清殿內部 三清殿內部
1、荊木、柿木樑,棗木、桑木柱,材奇、碩大。荊木樑,長9.1米,直徑0.83米,出於思禮鄉荊王村,距北8裏;棗木柱,高7.1米,直徑0.76釐米,出於承留鎮棗林村,距西18裏;桑木柱,高7.1米,直徑0.7米,出於軹城桑榆河村,距南20裏;柿木樑,長9.1米,直徑0.76米,採於克井鄉柿檳村,距北8裏。現4件實物俱在,縣誌、碑刻均有記載,木材產地皆因樹大希奇而改成地名。
2、設計科學,採取減柱造。大殿應有8根柱支撐,可採取橫跨梁的結構減去6根,只用2根,可謂構思奇妙、大膽創新。
3、選材人思想解放。這四根木材的諧音不吉利,意為“今、死、早、喪”,民俗忌諱使用,可賀蘭棲真不顧忌這些,只要是棟樑之材,就採伐來重用。這種不拘一格用材的思想,在封建社會中堪稱難能可貴!
4、做工簡單,木材不加工修飾,去皮即用,保留原木原樣,省時省力,表現了當時蒙古民族的豪邁氣派。

奉仙觀碑刻文化

奉仙觀景觀2
奉仙觀景觀2(19張)
三清殿前牆上鑲一塊碑,上刻賀蘭棲真騎着毛驢去東京的畫像,還有《宋真宗詩賜賀蘭棲真》的題刻,詩文曰:“玄元留教五千言,有象難明恍惚間。數進篇章達至理,時吟時詠道清閒。”
民間相傳,濟源西關的西湖寺倒塌後,賀蘭棲真道術很高,深於老莊學説,善於辟穀和吐納之術,能點化黃金,蓋起奉仙觀。
在運建築材料時,不見馬拉,但見馬氣喘吁吁,渾身出汗,百姓盛傳,宋真宗聞訊,召賀蘭棲真至京城,讓其當眾獻藝,賀蘭棲真説了實話:“是方士偽術,不足為陛下道。”

奉仙觀重大意義

宋真宗為賀蘭棲真誠實所感,大讚其言,益加禮敬,封為“宗真大師”,免其觀之田賦,賜詩一首。 院內兩邊存放有唐玄宗皇帝撰文和題額的《玉真公主受道靈壇祥應記》碑;有明代李宗德的石棺及二十四孝圖刻;有清代大書法家三個皇帝的老師李唐吉,為濟源籍的東北台道大人張光祿書寫的墓誌銘,稱為書法藝術精品;有清代道光皇帝封徵台灣回大陸的馬濟勝為“震威將軍”的墓道石刻;有唐代諫議大夫温造墓前的石獅;有後晉兒皇帝石敬瑭父親墓道的石羊。 這些實物均為奉仙觀增添了文化內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