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奇轍

鎖定
奇轍(?—1356年),高麗王朝後期大臣,蒙古名伯顏不花(意為富貴公牛),幸州人,元朝奇皇后之兄。元朝授予他遼陽行省平章政事、大司徒等官職,高麗授予他政丞、德成府院君等官爵。他憑藉奇皇后而在高麗橫行霸道,1356年被恭愍王誅殺。 [1] 
本    名
奇轍
別    名
伯顏不花
所處時代
高麗王朝
民族族羣
高麗人
逝世日期
1356年

奇轍人物生平

奇轍出身沒落貴族,其妹入元宮,得寵於元順帝,生育皇子愛猷識理達臘,奇轍也開始得勢。至元六年(1340年)三月,奇轍被派到元朝賀聖節。六月,他的妹妹就被封為第二皇后,奇轍也被高麗封為德成府院君。至元九年(1343年),奇轍與曹益清等在元朝上書中書省,控訴忠惠王荒淫無道,請立行省於高麗,元朝採取的方式是廢黜忠惠王,而奇轍則臨時掌管徵東行省。其後高麗拜他為政丞。忠穆王死後,他同樣權攝行省事。
奇轍兄弟“倚後勢縱恣”,在高麗引起很大非議,也威脅到高麗的王權。恭愍王即位後,與奇氏的矛盾更加凸顯,至正十二年(1352年),恭愍王的近臣趙日新發動政變,謀誅奇氏,奇轍之弟奇轅被殺,奇轍逃走而倖免。趙日新之亂不久即被平息,奇轍更加跋扈。至正十五年(1355年)左右,元朝授予他遼陽行省平章政事一職,他去元朝任職。至正十六年(1356年)春,元朝遣使賜恭愍王“親仁保義宣力奉國彰惠靖遠功臣”號,奇轍也從遼陽來覲見母親李氏,並寫詩祝賀恭愍王獲得功臣號,卻不稱臣,引起恭愍王不快。不久,元朝又封奇轍為大司徒,印章還沒送到,恭愍王就決意誅殺奇轍,於五月十八日邀請重臣赴宴,奇轍和權謙先至,另有一個親元派大臣盧頙未至。慶千興等勸恭愍王先殺奇、權二人,以防走漏消息,恭愍王聽從,於是埋伏的刺客便出來椎擊奇、權二人,奇轍當場倒地身亡,權謙逃至紫門被殺。事後恭愍王宣稱奇轍謀反,並將參與誅奇轍行動者策為功臣。
奇轍留在高麗的兒子都被殺,留在元朝的兒子奇賽因帖木兒曾於元亡後騷擾高麗,引發高麗兩次出兵東寧府,但並未將其抓獲。 [1] 

奇轍人際關係

  • 父親:奇子敖
  • 母親:李氏
  • 兒子
    • 奇仁杰(蒙古名帖睦爾溥化,意為鐵公牛,官至高麗開城尹,入侍元朝,官至同知樞密院事,娶李齊賢孫女、李達尊之女,下落不明,可能早卒)
    • 奇有傑(官至僉議贊成事,1356年被恭愍王誅殺)
    • 奇世傑(官至開城尹,後入元朝,1356年後躲在元朝,下落不明)
    • 奇賽因帖木兒(蒙古名,意為好鐵,1356年後躲在元朝,元亡後曾騷擾高麗,引發高麗兩次征伐東寧府,下落不明,可能與奇世傑是同一人)
    • 奇賽因(蒙古名,意為好,奇轍幼子,1356年化裝和尚,藏興王寺,後被捕殺)
  • 女兒
    • 奇氏(嫁王煦之子王重貴)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