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初有道

鎖定
太初有道,同在,就是,是基督教聖經《新約·約翰福音》開篇第一句話。
中文名
太初有道
外文名
Too early
出    處
《新約·約翰福音》
應用範圍
日常生活

目錄

太初有道出處

約翰福音是《聖經》新約的一卷書,本卷書共21章。記載了耶穌的生平。

太初有道相關內容

耶穌
(一)是道(1節上):
1. 道與神的關係(1~2節):
『太初』與『起初』(創一1)原文同字,但兩處的意義卻不同;『起初』是指神創造的開始,亦即時間的起頭;『太初』是指在未有時間以前,在已過無始的永遠裏就已經存在──自有永有
『道』(logos)指『話』或『言語』,但與平常應時的『話』(rhema)有別,這裏的『道』指『常時存在的話』。這裏的『道』即解釋、説明、彰顯並代表神的屬性。耶穌基督是在創世以前就已經存在的『道』;他乃是神的解釋、説明和彰顯,是他將神表明出來(參18節)。
「道與神同在」這句話至少有下列四個意思:(1)表明『道』與『神』一樣,是有位格的;(2)表明『道』與『神』處於同等的地位,並不分孰優孰劣;(3)表明『道』與『神』彼此同時存在,並無孰先孰後之別;(4)表明『道』與『神』彼此面對面,彼此之間心意相交相通,向着對方並無秘密。
耶穌基督與父神同時存在,是與神同等的(腓二6),並且深知熟悉神的心意。
2節不僅是第一節的重複,並且也是一個確認:指出耶穌基督在已過無始的永遠裏,就已經是神,基督的神性乃是永恆的,絕對的。從亙古到永遠,他就與神同在,他也是神。難怪在《約翰福音》裏沒有提到耶穌的家譜,因為他是『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來七3)。
2. 道與萬有的關係(3節):耶穌基督不但不是被造物,反而是神創造萬物的憑藉(參西一16~17;來一2);離開了他,便沒有萬物。
3. 道與人的關係(4~5節):耶穌基督是生命的源頭,也是光的源頭(參詩卅六9)。所以他來了,就是要叫人得生命(參約十10)。神的生命一進到我們裏面,就成為「人的光」。我們就在這一個光中,一面看見主耶穌是何等榮耀、尊貴、偉大、豐富;一面也看見自己是何等污穢、卑賤、渺小、貧窮。當生命的光照在我們裏面,黑暗就不能勝過它;相反地,光卻能驅散黑暗。
4. 道與先鋒施洗約翰的關係(6~8節):約翰只是點着的明燈(參五35),向人指明世上的光(參九5),他自己並不是那光。傳道人固然配得着信徒的尊敬(參提前五17),但要小心守住自己的地位,以免重蹈撒但的覆轍──高抬自己,要與神同等。
5. 道與世人並以色列人的關係(9~11節):光有真光和假光之別。世界上有真的,也必有假的;教會里面有真基督、真道、真先知,也會有假基督、假道(異端)、假先知。所以信徒應當慎思明辨。
光雖然普照全人類,但有的人受益,有的人則未受益,乃因各人對光的反應不同(參八12)。
6. 道與信徒的關係(12~18節):『接待』這個字的原文,在可12:19翻作『娶』。所以我們接待基督,不是今天接待,明天就請他出去。我們的接待乃是像人娶妻一樣,是終生的事,是生命上的聯合。
人除了由神重生之外,沒有辦法靠自己天然的能力、聰明或才幹,來臻於光明至善的境界。
「不是從血氣生的」得救不能血脈相傳;我們不能説父母親是基督徒,所以自己生下來就命定是基督徒。
「不是從情慾生的」得救不是靠肉體的意志;我們得救時雖然需要決志,但沒有悔改相信的決志,仍然不能叫我們得救。
「不是從人意生的」得救不是靠傳道人的幫助;雖然我們得以聽到福音,乃是別人的一種幫助,但若沒有聖靈的光照感動,仍不能使我們真實得救。
(二)他是神(1節下)
1. 他是真光(9節)
2. 他是父懷裏的獨生子(18節):父的獨生子藉着話、生命、光、恩典和真理,將神表明出來。話是神的彰顯,生命是神的分賜,光是神的照耀,恩典是神給人享受,真理是神給人實化、領略。藉着這五件事,神在子裏完全表明出來了。
「父懷裏」,説出基督是父所最喜愛的;「獨生子」,説出父的一切惟獨由他承受。
耶穌簡介
1. 他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9節)
2. 他要賜人作神兒女的權柄(12節):凡與主聯合的,就得着權柄,也能作神的兒女(參12節),所以也就與主耶穌一同蒙父喜愛,並且一同承受父一切的豐盛。我們要認識神,必須藉着耶穌基督;我們越多經歷主,就越能清楚認識神。
3. 他來住在我們中間(14節):「道成了肉身,」指神的話成了肉身,就是神穿上了人的生命和性情。『道』原來是抽象、難以捉摸、看不見、觸不着的,如今在肉身裏成為具體、實在、可見、可摸的。這就是『神在肉身顯現』(提前三16)的意思。
「住在我們中間」『住』字原文作『支搭帳幕』;基督作為神的帳幕,是神在地上人間的居所,他無論到那裏,神也就到那裏。這一位道成肉身的基督,乃是帶着神住在人中間,所以他的名為『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參太一23)。
「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恩典』指不須付出代價,可以白白得着的一種恩賞;『真理』指並非虛無飄緲,而是具體又實在的一種認識。『恩典』特指神在基督裏作我們的享受;『真理』特指神在基督裏成為我們的實際體驗和經歷。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西二9),所以我們得着了基督,就得着了神的一切所是和所有。
三、我們該如何待他:
1. 接待他,就是信他的名(12節)
2. 領受他(16節):「我們都領受了,」『我們』指所有的基督徒,包括那些未看過耶穌肉身的人。
「恩上加恩,」意思不是『恩典迴應恩典』,而是『恩典之上覆加恩典』,意即『足夠應付我們每項需要的恩典』(參林後十二9)。
3. 見證他(15節):『以前』兼指時間和地位。施洗約翰在此承認主耶穌在時間上,亙古就已經存在;在地位上,尊貴超越過一切,無人能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