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刀風級驅逐艦

鎖定
太刀風級驅逐艦(日語:たちかぜ型護衞艦,英語:Tachikaze-class destroyer)日本將其稱之為“護衞艦”。是日本海上自衞隊(JMSDF)繼首艘配備區域防空導彈的天津風號(DDG-163)導彈驅逐艦之後,第二代的防空驅逐艦,也是日本海上自衞隊最早廣泛地電腦化的軍艦。
本級艦共三艘,命名採用了日本驅逐艦慣用的天文地理命名法中的風部,於1976年後陸續進入海自服役,在次型旗風級驅逐艦服役之前一直作為海自艦隊旗艦,1998年,本級首艦太刀風(たちかぜ,JDS Tachikaze DDG-168)進行了護衞艦隊旗艦的改裝,後部5英寸艦炮被撤去,改作司令部艦橋。
中文名
太刀風級驅逐艦
外文名
たちかぜ型護衞艦
前    型
天津風號護衞艦
次    型
旗風級驅逐艦
數    量
3艘
現    狀
全部退役

太刀風級驅逐艦設計特點

太刀風級驅逐艦基本設計

高月級護衞艦 高月級護衞艦
太刀風級驅逐艦艦體、上層結構以及特殊的複合式煙囱/桅杆結構來看,堪稱日本於1967年推出的高月級護衞艦的放大版,裝備方面則改良自天津風號。太刀風級絕大部分的武裝都與美國在1960年代建造的查爾斯·亞當斯級驅逐艦(Adams class)相同,包括MK-13導彈發射裝置、兩門MK-42 5英寸艦炮、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火箭發射裝置、三聯裝324mm反潛魚雷等。
太刀風級驅逐艦 太刀風級驅逐艦
雖然使用全新的艦體,但太刀風級的防空作戰能量還是跟其前輩天津風號差不多,都配備兩具照明雷達與一座MK-13單臂導彈發射系統。太刀風級在服役期間經過改良,追加MK-15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並提高對反艦導彈的偵測能力。 [1] 

太刀風級驅逐艦船電武裝

太刀風號DDG-168 太刀風號DDG-168
太刀風級雖然是防空艦艇,但仍配備有ASROC反潛火箭和魚雷發射裝置,因此艦載火力相當全面。太刀風級並未設置直升機庫與直升機起降甲板,僅在艦尾規劃一個直升機垂直補給區。太刀風級延續天津風號的設計,將MK-13導彈發射裝置安裝在艦尾,使得艦身前方出現射擊死角,並非理想的配置。首艘太刀風級的太刀風號(DDG-168)採用OYQ-1B作戰系統, 堪稱日本海自第一代實用化的艦載戰鬥系統,使其可防空作戰中擔任艦隊指揮核心,並在必要時接替艦隊旗艦的職務;而第二艘本級艦朝風號(DDG-169)則採用OYQ-2B戰鬥系統。
澤風號艦首 澤風號艦首
OYQ-1B/2B的架構與美國海軍早期的NTDS Mod3作戰系統(配備於一些早期的導彈巡洋艦上)類似,以兩具30位元的CP-642B計算機為核心,搭配UYA-4單色顯控台,整合美規Link-11雙向數據鏈與Link-14單向資料鏈(Link-11是服役後才追加的),而艦上的SPS-52B對空搜索雷達本身也有一部專屬的UYK-15計算機。OYQ-1B/OYQ-2B能同時處理128個本艦傳感器搜獲的目標以及另外128個由友軍通過資料鏈傳來的目標信息 ,處理能量大於海自第一種戰鬥系統──裝備於高月級護衞艦、只有一部CP-642B計算機的NYYA-1。
澤風號艦尾 澤風號艦尾
不過OYQ-1B/2B並未將艦上標準SM-1防空導彈的火控功能整合進來,僅負責目標指 派,接下來導彈發射後的火控工作就交給兩具MK-74 Mod13導彈火控系統(各包含一具SPG-51C照明雷達)負責;此外,OYQ-1B/2B也不過問電戰系統的運作。因此,OYQ-1B/2B在早期也被稱為武器入口系統(Weapon Entry System,WES),與真正的艦載戰鬥系統還有一段差距。

太刀風級驅逐艦改裝升級

DDG-170澤風號 DDG-170澤風號
最後一艘本級艦澤風號(DDG-170)作了一些改良,標準排水量增加100噸,並換裝 堪稱日本海自第二代戰鬥系統的UYQ-4作戰系統。UYQ-4的基本架構與美國70年代裝備於防空驅逐艦上的JPTDS戰鬥系統類似,功能較日本海自第一代的NYYA-1與OYQ-1/s等系統更完整 ,除了雷達與聲納信號之外,更首度將電戰系統的運作包含進去。OYQ-4的核心為一具32位元的UYK-7數位計算機(JPTDS為兩部CP-642B),另外還有一具負責武器火控的UYK-20中型計算機,並搭配UYA-4單色顯控台,整合有Link-11/14資料鏈。
艦尾垂直補給區 艦尾垂直補給區
澤風號的 所有雷達(含SPS-52C、OPS-11C與OPS-28)、電子支援系統以及友軍通過Lnk-11/14數據鏈傳來的資料都直接由UYQ-4處理,唯艦首0OQS-4聲納獲得的資料交由獨立的SFCS-6A反潛火控系統處理。太刀風級並未配備四聯裝AGM-84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不過MK-13能裝填AGM-84反艦導彈,只是如此便會排擠標準SM-1防空導彈的攜帶量。由於出現年代較早,太刀風級採用蒸汽渦輪動力系統,而非現代作戰艦艇慣用的燃氣渦輪。

太刀風級驅逐艦服役替換

旗風級驅逐艦 旗風級驅逐艦
繼太刀風級之後,日本海自在1980年代中期建造了脱胎自太刀風級的旗風級驅逐艦,後者的武裝配置作了一些改良,並改採燃氣渦輪動力系統。太刀風級首艦太刀風號在1998年拆除了艦身後段的MK-42艦炮,原位置改用來安裝艦隊司令相關設施,在1998年3月16日起正式接替原本的旗艦叢雲號(DDK-118),成為日本海自護衞艦隊的第三代旗艦。作為旗艦,太刀風號在原艦尾MK-42炮位加裝司令部指揮艙室與相關設備,作戰指揮室設有大型顯示器來顯示各戰術數據鏈與指揮支援系統傳來的各種情資,並能通過數據鏈與美國海軍的作戰指揮系統聯合作業。此外,艦上起居設施也經過改善,以容納自衞艦隊司令官以及司令部幕僚。
退役後的太刀風級 退役後的太刀風級
日本海自分別於2002與2003年各訂購了一艘改良型金剛級驅逐艦,用於取代太刀風級驅逐艦。在2007年1月15日,太刀風號除役,海自旗艦的地位由姊妹艦澤風號取代,為此澤風號也進行了類似太刀風號的改裝。 澤風號服役到2010年6月25日除役,此後海上自衞隊便取消了旗艦的編制;因此,作為海自第四代旗艦的澤風號,也成了海自史上的末代旗艦。在2009年6月,業已除役的太刀風號被作為海自艦隊實彈演習的靶艦,同時測試艦體鋼板在艦炮命中時的破損效果,作為日後設計新艦的依據;演習末了,太刀風號遭到海自潛艇以魚雷擊沉。 [2] 

太刀風級驅逐艦基本數據

參考數據
艦長
142.9米
舷寬
14.3米
4.7米
排水量
標準3850(DDG-168、169)/3950(DDG-170)噸
滿載5200噸
乘員
277人
動力系統
鍋爐×2
蒸汽渦輪×2/70000
雙軸 雙舵
續航力
4400海里(20節)
航速
32節
船電系統
雷達
1×OPS-11B(裝備於DDG-168、169)/C(裝備於DDG-170) 2D對空搜索雷達
-
1×OPS-16 平面搜索雷達(裝備於DDG-168、169)
1×OPS-28B 平面搜索雷達(裝備於DDG-170)
-
1×SPS-64(V)9 導航雷達
聲納
OQS-3 主/被動艦首聲納
其他
OYQ-1B (DDG-168) /2B (DDG-169) /4 (DDG-170) 作戰資料系統
-
2×MK-74 Mod3導彈火控系統(每具包含一座AN/SPG-51C照明雷達)
-
OYQ-1B戰情處理系統
艦載武裝
艦炮
2×MK-42五英寸54倍徑艦炮
導彈
1×MK-13 Mod4單臂發射裝置(裝彈量40枚,可裝填標準SM -1 MR防空導彈與AGM-84反艦導彈)
-
1×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導彈發射裝置
近防
2×MK-15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
4×12.7mm機槍
反潛
2×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裝置
無機庫,有垂直補給區 [3] 

太刀風級驅逐艦本級艦

舷號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
服役
退役
母港
DDG-168
(たちかぜ)
1973年6月19日
1974年12月17日
1976年3月26日
2007年1月15日
DDG-169
(あさかぜ)
1976年5月27日
1977年10月15日
1979年3月27日
2008年3月12日
DDG-170
(さわかぜ)
1979年9月14日
1981年6月4日
1983年3月30日
2010年6月25日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