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淨沙·探梅

鎖定
《天淨沙·探梅》是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創作的散曲。此曲寫雪後月下賞梅,圍繞“探梅”二字,展現出作者尋梅、探梅、訪梅、贊梅、詠梅等一系列行為方式與心理活動。全曲格調清新,生意盎然,化用詩詞名句,了無斧鑿之痕。
作品名稱
天淨沙·探梅
作品別名
【越調】天淨沙·探梅
出    處
全元散曲
作    者
徐再思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體裁
散曲
曲牌名
天淨沙
宮    調
越調

天淨沙·探梅作品原文

白話譯文
昨日前村裏雪下得很大,今夜月光朦朧昏黃。梅花是春的使者,不知那南枝上的梅花開了幾分?水中浸透了梅花的幽香,冰上倒映出梅花的倩影,此情此景該能換回林逋老先生寫詩的靈感。 [2] 

天淨沙·探梅創作背景

元代後期,散曲朝着典雅工緻、凝練含蓄的文人化方向發展。這支令曲從其特點看,當作於元代後期,為冬春之交探梅尋梅訪梅之作。 [3] 

天淨沙·探梅作品鑑賞

元人多喜融詩句、詩意入曲。徐再思的這首《天淨沙·探梅》正是一例。曲的首句“昨朝深雪前村”,語出齊己早梅》詩“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據《五代史補》記述,齊己曾攜所撰詩謁見鄭谷,上引第二句詩的後三字原作“數枝開”,“谷笑謂曰:‘數枝,非早;不若一枝,則佳。’齊己矍然,不覺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為齊己一字之師”。但這裏採這兩句詩入曲時,意不在寫梅花是“數枝開”還是“一枝開”,自然就略去了這後三字。曲的次句“今宵淡月黃昏”,出林逋《山園小梅》詩中的名句“暗香浮動月黃昏”,卻略去了前四字。曲的第三句則從韓偓早玩雪梅有懷親屬》詩“北陸候才變,南枝花已開”及晁端友馬處厚席上探得早梅》“北陸寒猶在,南枝春已歸”句化來,而以問語出之。
聯繫曲題一一《探梅》來看,這首曲的前三句都緊扣“探”字,是就“探”字運思立意的。探,在這裏雖含有看望意,卻是從探尋、探問引申出的。梅而需探尋探問,自是早梅,所以首句採用的是齊己《早梅》詩,第三句也着眼於早發的南枝。但不管是齊己所寫,還是林逋、韓偓、晁端友所寫,都是賞梅的句子,都是已見梅花而詠梅花。這三句曲文雖然借用了這些詩句,而經過點化、剪裁、重新組合、巧加連綴,就另成意境,所寫的是尚未見梅而動探梅之念。首句之所以只截取齊己詩的前一句和後句的前半句,是因為使曲中人動探梅之念的只是昨朝前村的深雪,至於雪裏的梅花是開了“一枝”還是“幾枝”,有待探而後知。次句之所以只截取林逋詩句的後三字,因為吸引他去探的只是那朦朧的月色,而梅花之是否“暗香浮動”,也要探而後知,需留到後面去寫。這兩句合起來,是以昨朝之雪、今宵之月暗中逗引,渲染探梅的環境氣氛,從而逼出曲中人對梅花消息、南枝春訊的關注,以“春到南枝幾分這樣一個問句透露其“探”梅的意念。
如上述,曲的前三句還沒有寫到看見了梅花,後兩句才寫到見梅後的觀感,這裏對梅花的描寫只用了“水香冰暈”四字,卻寫了花香,寫了花姿,也顯示了花品,還展示花開的環境是在水邊和冰雪裏。句中的“水香”二字,即張道洽《梅花》詩“水際寒香迥”句意,又似把上舉林逋詩句中的“暗香浮動”之境與其上句“疏影橫斜水清淺”之境合起來,寫梅花的幽香之在水邊、水上飄揚盪漾。“冰暈”二字,則既是寫冰雪襯映下梅花的光影,也是寫梅花的冰清玉潔的品格。林逋《霜天曉角》詞“冰清霜潔,昨夜梅花發”,蘇軾《西江月》詞“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朱敦儒《驀山溪》詞“冰姿素豔,無意壓羣芳”,也都不僅描繪梅花的形態,還讚美了它的格調和品質。而既然這首曲是探梅之作,不是詠梅之作,就在已用這“水香冰暈”四字對梅花作了高度概括後,不再多事描摹。接下來,收轉曲筆,以“喚回逋老詩魂”一句結束了全篇。這一結句寫因見梅而觸發了創作靈感,也就是杜甫所説的“東閣官梅動詩興”(《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句中之提到林逋,是因為林逋愛梅,寫有多首詠梅詩,其《梅花》詩中有“吟懷長恨負芳時,為見梅花輒入詩”兩句,這裏就以他為吟詠梅花的代表人物。
這支小令典型地體現了元人喜歡融詩句、詩意入曲的特點。此曲前兩句“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黃昏”,意思是説:昨天大雪紛飛,今天天氣放晴,淡淡的月光灑在厚厚的積雪上。第一句出自唐末五代詩僧齊己的《早梅》,第二句出自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小令寫作者踏雪尋梅,十分殷勤,每天都急切地想知道梅花開了多少。前三句還沒有寫到看見了梅花,後兩句才才寫到見梅後的觀感。“水香冰暈”四字,既寫了花香,也寫了花姿,又顯示了花品。當聞到梅花的清香,看到梅花的嬌姿時,作者胸中頓時升騰起濃濃的詩興。此曲通過尋梅寫出了詩人對梅花的喜愛和讚賞。
就整首曲子而言,如果説它前三句是在“探梅”的“探”字上着筆,那麼,它的後兩句的上句是寫探而所見,下句是寫探而所得。這樣就把“探梅”這個題目寫得很足了。 [4] 

天淨沙·探梅作者簡介

徐再思,字德可,號甜齋,嘉興(今屬浙江)人。與張可久、貫雲石為同時代人。散曲作品多寫自然景物及閨情。風格清麗,注重技巧。今人任訥將其散曲與貫雲石(號酸齋)作品合輯為《酸甜樂府》,得其小令一百餘首。 [5] 

天淨沙·探梅名家點評

四川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鄧元煊:此曲寫雪後月下賞梅,格調清新,生意盎然。化用齊己《早梅》詩中“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和林逋《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等名句,了無斧鑿之痕。(《元曲:彩圖版》) [2] 
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張大新:令曲以“喚回通老詩魂”作結,可説是意興悠然,則將冰清玉潔的梅花與愛梅成癖的隱逸高土融為一體,二則以逋公自況,探梅、賞梅、詠梅,引梅為世外知己,冰操獨守,持正不阿,“只留清氣滿乾坤”!(《元曲大辭典》) [3] 
參考資料
  • 1.    隋樹森.全元散曲(下)[M].北京:中華書局,1964:1044
  • 2.    鄧元煊.元曲:彩圖版[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108
  • 3.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修訂版)[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392
  • 4.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902-903
  • 5.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