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地

(漢語詞彙)

鎖定
天地是漢語詞彙,拼音是tiān dì,意思是天和地, 指自然界和社會,是中國古代對宇宙的特有概念。如:《荀子·天論》:“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中文名
天地
拼    音
tiān dì
詞    目
天地
近    義
蒼穹

目錄

天地釋義

1. 天和地。 指自然界和社會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4. 猶境界,境地。

天地出處

  1. 荀子·天論》:“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莊子·天地》:“天地雖大,其化均也。”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唐柳宗元《封建論》:“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明 趙震元《為袁石寓(袁可立子)復開封太府》:“攬英雄之心,候贏吐氣;合天地之德,傳説揚眉。”清吳偉業《避亂》詩之一:“歸去已亂離,始憂天地小。”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我本來每天寫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大約天地間寫着這種日記的人們很不少。”
  2. 文選·張衡<南都賦>》:“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亂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李善注:“天地,猶天下也。”元辛文房《唐才子傳·韋楚老》:“陳勝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3. 金瓶梅詞話》第三五回:“一年打個醮,答報答報天地就是了。”《紅樓夢》第六九回:“[ 鳳姐 ]於是天地前燒香禮拜,自己通誠禱告。”
  4. 唐李白《山中問答》詩:“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1] 魏源《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出峽,曠然禾疇,與峽中各一天地。”老舍駱駝祥子》十四:“ 劉四爺 更沒想到事情會弄到這步天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