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下糧倉

(江蘇淮安清江浦的別稱)

鎖定
“天下糧倉”是清江浦的別稱之一。
清江浦區是“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主城區之一。清江浦於1415年開埠,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等美譽。
清江浦從明初到清末,是國家漕糧儲備中心,一直是國家巨型糧倉的所在地,這個糧倉在一定意義上講屬於漕運總督直管。清江浦因為其明清時期是運河漕糧重要的儲存、中轉之地,因而有“天下糧倉”之稱。
中文名
清江浦
外文名
Qingjiangpu
別    名
天下糧倉
九省通衢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著名景點
裏運河文化長廊
清晏園
楚秀園
機    場
淮安漣水機場
火車站
淮安站,淮安東站
方    言
江淮官話

天下糧倉血脈中樞

電視劇《天下糧倉》劇照 電視劇《天下糧倉》劇照
每到運糧季節,“十二萬漕軍護送一萬二千艘漕船”,由清江浦(現江蘇省淮安清江浦區)北運京城,運河之上,漕船首尾相連,浩浩蕩蕩,綿延百里,整個氣勢蔚為壯觀。在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天下糧倉》裏,即使是用動畫特效製作的場景,依然令人觀後大為感慨。而如此氣勢的起點,就是清江浦——擁有當時大清帝國最大的儲糧庫,是國家漕糧儲備中心。 [1] 
隋代開挖的大運河,在促進了國內商業的流通後,成為封建帝國的經濟命脈,沿運河崛起了“淮、揚、蘇、杭”四大都市。隋唐以後,封建王朝的財政收入特別是糧食,主要來自江南。而江南的錢糧,都要經過淮安循運河北上,直送京都。因為漕運的興盛,使得淮安府與揚州蘇州杭州並居運河四大都市之列。
據瞭解,當時漕運採用“支運”法,即各地所徵漕糧,先由當地送至糧倉,然後由各地遞送京城。為了搞好淮安的轉運銜接工作,隋代就在淮安設立漕運專署,唐宋兩代都設江淮轉運使,元代改設總管府。到明清兩代,淮安專門設立漕運總督衙門,以中央部級大臣來淮督辦漕事。宋代的范仲淹,明代的李三才、史可法,清代的鐵保、施世綸、恩銘等,都曾在淮安負責過漕運事務。明清兩代,“凡湖廣、江西、浙江、江南之糧艘,銜尾而至山陽(今淮安市淮安區),經漕督盤查,依次出運河”。 [1] 
明代永樂年間,為了便於貯存、轉運糧食,在山陽縣清江浦設立常盈倉,後被捻軍焚燬,異地改建為豐濟倉,距今已有六百年曆史。
清代順治初年,順治皇帝欽定建造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豐濟倉,當時江淮各地的400餘名木瓦工匠、20餘名技術人員傾力而為,耗時14個月最終建成包括庫房、馬房、住房在內共計500餘間。而且,當年的儲糧倉庫又高又大,氣派得很。倉庫地面用石塊鋪成,石塊上面是木架子,大約80釐米高,木籠上面再鋪厚木板,糧食堆放在木板上面。同時在倉庫頂上還有多個“老虎口”通風,糧倉設計非常科學。
清江浦擁有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糧倉”。此外,當時的清江浦城內還設有常平倉2處、預備糧庫3處、莊倉(即民間糧庫)5處。每逢漕運旺季,為保證漕船暢通,禁止非漕運船隻在運河上游清江浦航行,南北商旅多於此登陸換車、歇腳,更增加了街市的繁榮。漕運興盛的年代,清江浦聚集着大清帝國各類文武官員、顯宦世家、鉅商富賈、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繁華顯赫盛極一時。 [1] 

天下糧倉常盈倉

淮安常盈橋 淮安常盈橋
在淮安市裏運河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常盈橋”。它的名字由來便是當年清江浦的“常盈倉”。
常盈倉在玉帶河南岸(今淮安市城南體育場附近),明永樂年間由陳瑄組織建造。陳瑄封平江伯後,以總兵官的身份總督海運。山東境內的會通河開成後,朝廷罷海運,又以陳瑄督理漕運。陳瑄主持漕政時,創行了漕糧“支運”制度,即在淮安、徐州、臨清等運河沿線重鎮,分別建築中轉糧倉,各自接納指定地區的民船送來的漕糧。據《明史·食貨志》載:“令江西、湖廣、浙江民運百五十萬石於淮安倉,蘇、松、寧、池、盧、安、廣德民運糧二百七十四萬石于徐州倉,應天、常、鎮、淮、揚、鳳、六、滁、和、徐民運糧二百二十萬石於臨清倉,令官軍接運入京、通二倉”。其中,淮安常盈倉就設在清江浦,由漕運總兵官直接負責建設,規制宏大,建築質量一流。胡瓘《常盈倉周垣記》曰:該倉“俯臨大淮,廒凡八十有一,聯基廣凡二百七十八步有奇,周凡一千五百四十四步有奇。廒自永樂壬辰陳恭襄創建……周垣則屹如城墉,色且積鐵然,蓋水次諸倉所未有者。”但是常盈倉到嘉靖年間已經圮毀嚴重。
隆慶六年(1567~1572)都御史王宗沐在原址重建。據談遷北遊錄》載,重建的常盈倉,有40區倉房,皆“堅基廣厚,倍於常制”。
明代的常盈倉由户部的派出機關———户部分司監理。到了清代,由於糧倉管理制度的變化,户部分司署被改為河道總督署。如今淮安的清晏園即是户部分司署舊址的一部分。
重建的常盈倉屢經修繕,到清嘉慶年間又嚴重圮毀。道光二十三年(1843),河庫道徐澤醇又重建常盈倉,並改名豐濟倉,也就是“老豐濟倉”。咸豐十年(1860),捻軍攻下清江浦,將老豐濟倉燒燬,這也造成了後來新豐濟倉的建造。 [2] 

天下糧倉豐濟倉

豐濟倉民居 豐濟倉民居
清同治九年(1870),新豐濟倉始建。其小部分遺蹟一直保留。
新豐濟倉沒有在老豐濟倉原址重建,因為清江浦原先無城,老豐濟倉被捻軍焚燬之後,到同治四年,清江浦才七拼八湊築了個小城,包括老豐濟倉在內的很多重要地點都被圈在城外。而糧食作為戰略物資,放在城外不安全,故在城內重建。
作出易地重建豐濟倉決定的是漕運總督張之萬。當時,南河總督被裁撤,漕運總督兼攝河務,並由淮城(今淮安市淮安區)移駐清江浦。他委派在漕督署任事的候補知縣許佐廷具體負責此倉的修建事宜。許佐廷因廉潔幹練受到張之萬的欣賞,後來又擔任新倉的倉儲管理工作。豐濟倉先後建成瓦房106間,草房27間,另外還有散處於鎮署街、倉東街市、河下竹巷街的草瓦房88間,合計有房220餘間。豐濟倉還有不少田產,據有關史料記載,清代該倉在清河縣大興莊和洪澤湖灘、山陽縣、安東縣、桃源縣寶應縣等地,合共有旱谷田65頃,稻田23頃9畝,灘田20頃,柴田26頃14畝,每年可收稻穀兩千餘石,收谷款三千多銀元。
許佐廷之後,繼任者貪污腐敗,地方官也勒借銀錢,奸宄叢生。到了民國年間,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初,成立豐濟倉管理委員會嚴格管理,挪借之事一度被杜絕。然而,因為淮陰縣舊處黃、淮之要衝,受災患的危害最深,災荒頻繁,所以,該倉對於全面備荒來説仍然所補甚微。當時因倉儲不滿,倉房被機關單位租用者不少。
抗日戰爭開始後,這裏儲糧告罄。1939年至1945年日寇佔據淮陰城期間,豐濟倉成為侵略者的軍營;蘇皖邊區政府在淮陰期間,這裏為華中建設大學的宿舍等;大軍北撤後,這裏又成為國民黨軍隊的軍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這裏是軍營,後來成為清江市委機關幹部宿舍區,部分被實驗小學佔用。實行土地改革以後,豐濟倉的田產則都被就近分給農户。
豐濟倉前留下的車轍 豐濟倉前留下的車轍
近幾十年間,老房子多被陸續拆除,建成鋼筋混凝土建築。剩下的幾棟老房子,還是經有關人士呼籲刻意保存的。由淮安市清浦區西大街草市口巷內向北行到其盡頭,是一個三岔路口,三岔路口北側,有一棟帶過道的大門樓,即為豐濟倉的部分遺蹟。由過道進入,院內有幾棟舊式的磚瓦結構的大房子,夾雜在混凝土和新式磚瓦建成的住宅中間。如今淮安市實驗小學的地皮也大多是原豐濟倉的。豐濟倉門前的三岔路口,其中往西的一條斷頭路,舊時一直通到北門橋南,這就是有名的古道署街;往東的一條被實驗小學圍牆隔斷的斷頭路,舊時一直通到趙家樓,是當年運糧回空車道,草市口巷則是運糧重載車道。如今豐濟倉前還能見到當年運糧車留下的深深的車轍。 [3] 
2006年5月25日,豐濟倉遺址被確立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