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關小學

(具有悠久歷史優良名校)

鎖定
大關小學(全稱:杭州市大關小學)是綻放於中國大運河畔的蕊蕊藝葩,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名校。學校建於1910年,一個多世紀的風雨兼程,在“守正砥礪,覺民啓智,教學求美,育人向善,美善相諧,美善相樂”的辦學思想指導下,教育教學質量蒸蒸日上,贏得了卓越的社會聲譽。
中文名
大關小學
外文名
Hangzhou Dagua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Group
創辦時間
1910年
現任領導
劉志華(校長)
校    訓
求美向善,美善相樂
主要獎項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知名校友
汪濤
俞飛鴻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

大關小學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3張)
杭州市大關小學創建於1910年,原名覺民初等小學堂。她南涵西子湖的靈韻,北倚古運河的滄桑,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素有“藝術的搖籃”、“西子湖畔的藝術教育奇葩”的美譽。
二十世紀50年代初,學校就成立了國樂隊,周恩來、李先念、葉劍英、郭沫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陪同外國元首觀看大關小學學生的演出。學校已創作、排練了600多個文藝節目,獲得過各級各類藝術獎項100多次。其中,民樂合奏《逗趣》曾獲國家文化部舉辦的“全國蒲公英大賽創作、演出兩項最高榮譽金獎”。2000年,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學校已為國家專業劇團和藝術院校輸送了上千名音樂人才,並和美、日、韓、新加坡、法、西班牙、意大利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2013年,學校還成功舉辦了“民樂雅風——杭州市大關小學民樂團建團60週年紀念音樂會”,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學校於2011年組建教育集團,下轄之江(大關),申花及和苑三個校區,現有教職員工一百多人,學生一千多名,是浙江省及杭州市對外交流的窗口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文化品牌建設示範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杭州市文明單位”等60多項榮譽稱號,是浙江省科研200強學校,杭州市科研先進單位。
而今,大關小學承續美善相諧、美善相樂的傳統,繼續大力推進藝術教育的傳承與創新,初步形成了以“美麗文化,美麗課程,美麗德育,美麗課堂”為核心的以美育人的教育品牌;形成了以“手腦並慧,善良高貴,心靈豐富,各美其美”為追求的核心辦學理念。依託“三斤半書包”為載體的輕負高質創新舉措,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受到中央電視台等各大主流媒體宣傳報道,並在教育部作專題新聞發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各校區地址:
之江校區:杭州市拱墅區莫干山路206號。
申花校區:杭州市拱墅區申花路308號
永正校區:杭州市拱墅區申花路與益樂路交叉口

大關小學所獲榮譽

  •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全國第二屆蒲公英創作、演出雙金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 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學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 全國“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中央教科所)
  • 中國《現代小學數學》教學實驗示範學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等)
  • 全國少先隊“創新杯”優秀活動獎(全國少工委)
  • 全國少先隊“東西部少年手拉手”科學繪畫優秀活動獎(全國少工委等)
  • 浙江省重點涉外單位(浙江省政府外事辦)
  • 浙江省先進學校(浙江省教育委員會)
  • 首批浙江省藝術特色學校(浙江省教育廳
  • 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教育廳)
  • 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強學校(浙江省教育廳)
  • 浙江省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施行辦法”先進單位(浙江省教委等)
  • “保衞21世紀中國”全國萬校國防教育活動先進學校(浙江省教委等)
  • 浙江省讀書活動先進集體(浙江省教育委員會)
  • 浙江省藝術教育實驗學校(浙江省教育廳藝術教育委員會)
  • 浙江省雛鷹紅旗大隊(浙江省少工委)
  • 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實驗學校(浙江省科學技術研究院)
  • 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
  • 杭州市愛國衞生先進單位(杭州市人民政府
  • 杭州市安全文明示範校園(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公安局)
  • 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杭州市教育委員會)
  • 杭州市綠化先進單位(杭州市綠化委員會)
  • 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實驗基地(杭州市教育局)
  • 浙江師範學院教育實習基地(杭州市教育局

大關小學校長風采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2張)
羅才軍,浙江上虞人,全國青年名師,中學高級教師。曾獲全國第八屆青年教師閲讀教學大賽特等獎(會場第一名)、首屆華東六省一市教學觀摩活動一等獎等課堂教學獎項,已完成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的大滿貫。系《語文教學通訊》、《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等多家學術雜誌封面人物。這些年來,有意識地開展了不同文體的典型課文的教學和思考,鮮明地提出語文教學彰顯文體意識的主張。所執教的文言文《伯牙絕弦》、古白話小説《臨死前的嚴監生》、現代小説《少年閏土》以及《古詩兩首》、説明文《蝙蝠和雷達》等課例均引起小語界同仁的熱切關注,也得到崔巒、柯孔標、沈大安、成尚榮、滕春友、王崧舟等語文教育專家的高度肯定。2013年出版專著《問道語文》,較為系統完整地論述了“以積極語用為經,以彰顯文體為緯”的語文教學實踐思想。已應邀至北京、廣州、重慶、上海等多地講學300多場次。撰寫的200多篇教學論文、課例發表於《語文教學通訊》、《小學語文教師》等雜誌。
  • 經典課例
經典課例
經典課例(2張)
《伯牙絕弦》、《臨死前的嚴監生》、《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蝙蝠和雷達》、《給予樹》、《少年閏土》、《古詩兩首(示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自相矛盾》等
  • 人物封面

大關小學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3張)
1910年,學校創辦。校址:古運河紫荊街的福壽宮。校名:覺民初等小學。
民國時期,易名為大關國民小學。
1950年,易名為大關小學。
1954年,大關小學初建國樂隊。
1958年,12月團中央為學校國樂隊題詞:“笙簫琴笛樣樣精,從小服務工農兵”。同年,國樂隊節目首次被搬上銀幕,拍攝新聞紀錄片《小小國樂隊》。
1959年10月,敬愛的周總理陪同外國元首在西山公園草坪(花港觀魚)與大關小學等小朋友聯歡,學校樂隊表演節目。
1965年9月,中日青年交好大聯歡,大關小學樂隊和浙江歌舞團,杭州雜技團在平湖秋月跟日本青年聯歡演奏器樂曲《東京-北京》、《金蛇狂舞》。
1966年,大關小學遷址拱宸橋橫馬路新校舍,原在紫荊街老校舍易名為麗水路小學。
1971年5月,敬愛的周總理陪同西哈努克親王在平湖秋月觀看文藝演出,大關小學樂隊演奏了器樂曲“毛主席萬歲”等。
1972年,在莫干山路石灰橋建立大關小學文藝分校,設有民樂、西樂、舞蹈、音樂等課程教學,同年民樂隊演奏的《學農歸來》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段播放,並被搬上銀幕在全國各地放映。同年,民樂隊演奏的曲目由浙江人民廣播電台、海峽電台等媒體向全國及海峽兩岸人民宣傳樂隊。《中國建設》雜誌以《兒童樂隊》中、英、俄、西班牙、阿拉伯等五種文字向世界宣傳學校。
1977年9月,李先念主席陪同南斯拉夫國家元首在三潭印月觀看了大關小學的音樂舞蹈節目。同時,大關小學文藝分校招收學區學生入學,易名為杭州市大關小學,遷定校址於莫干山路206號 。
1977年11月,葉劍英副主席、蘇振華司令員在杭州觀看大關小學學生演出併合影。
1999年,實行“公辦民助”辦學體制改革,並進行小班化教育實驗——打破學校發展的瓶頸。率先開展了小班化教育的實驗,用“三個一”的理念引領教師服務學生,服務家長,成為杭州市首個小班化教育實驗基地。
2000年4月,本着“讓每個孩子自信地走向成功”的理念舉辦“我們九個百”藝術節——學校“普及藝術教育”理念新的開端。
2001年8月,民樂隊參加文化部全國第二屆“蒲公英”大賽,作品《逗趣》在全國32支代表隊140個節目中脱穎而出獲大賽最高獎項--表演、創作雙金獎。同年10月,第五屆國際民間藝術節在學校舉行,來自德國、埃及等國家的五十多位藝術家與民樂隊進行了交流。
2002年5月2日—10日,學校組團訪問韓國漢城、麗水市和日本東京、歧埠市,並在麗水市、歧埠市進行交流演出。
2002年10月,學校承辦了杭州西博會“運河之星”民樂專場晚會。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浙江歌舞劇院等校友回校與在校學生同台表演。
2003年,為弘揚民族音樂,繼承大關小學數十年的光榮傳統,大關小學校友知音樂團成立。
2004年5月,學校藝術教育經驗入選全國藝術教育系列叢書。同年10月,學校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確定為“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2005年,學校被杭州市人民政府評定為杭州市對外傳播採訪基地,成為杭州市可以招收外國籍學生的學校。6月,校園“飛揚的踢踏”藝術節活動被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報道。學校創編的羣舞《山裏娃的冬天》獲浙江省“蒲公英”金獎,杭州市中小學藝術節舞蹈一等獎,還代表浙江省參加中央電視台“六一慶祝晚會”的演出。
2007年,學校積極響應杭州市委、市政府“百團聯百鄉,千企結千村”的號召,和富陽湖源鄉的農村學校結對,使優質的教育資源全方位地向農村學校輻射。
2007年5月,民樂隊參加浙江省第四屆民樂大賽,作品《八月的珊瑚沙》獲非專業比賽組第一名暨創作、表演雙金獎。7月,學校被中國關愛行動組織委員會辦公室、全國青少年禮儀普及活動組織委員會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8月學校藝術團訪問新加坡並進行交流演出。
2008年11月,中國民樂館開館,浙江省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梁平波先生為學校民樂館題詞。
2009年5月,學校被評為“全國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10月,學校被浙江省教育廳認定為“首批浙江省藝術特色學校”。
2010年12月,學校校友知音樂團赴香港參加由國際中華文化交流展演協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聯合舉辦的香港“江南絲竹比賽”,獲得非專業組演奏一等獎和新作品創作獎、演奏獎。
2011年4月12—17日,學校參加了第四屆全美中文大會之後,作為美國亞洲協會孔子課堂中方合作學校代表受美國紐約中央平原學區所邀,參觀了該學區的學校及孔子課堂。同年4月,學校迎來香港巴西百達公司總裁、加拿大Layer 10 Solutions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的訪問。5月,學校在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國際古箏比賽”中獲金銀銅獎。
2011年7月28日—8月4日,民樂團赴香港參加了香港“民之樂”國際民樂展演大賽,獲表演一等獎。
2011年12月,人民藝術家、新中國著名音樂家、音樂教育家、浙江名曲《採茶舞曲》的作者周大風先生到學校看望師生。
2012年4月12—14日,學校應邀參加“第五屆全美中文大會”,共同探討中文教育現狀與未來發展道路。同月,學校代表訪問紐約中央平原學區。4月,學校迎來了國家教育部體藝教育司藝術處的萬麗君處長、谷公勝秘書長(國家督學)一行對學校舉行了兩年的“兒童音樂教育歌舞劇試點工作”進行專題調研。5月,學校迎來了新加坡永青小學華樂團的師生代表來訪交流。
2012年6月,現任中宣部副部長、時任杭州市委書記黃坤明一行到學校進行“六一”慰問並參觀社團活動。
2012年9月,學校“三斤半書包”被《中國日報》、《北京日報》、《新民晚報》、《揚子晚報》、《都市快報》報道,甚至連越南的報紙也都有長篇幅的報道,CCTV-13套《共同關注欄目》、CCTV—4套《新聞直播欄目》均以1分20多秒的時長,對我校試行三斤半書包的情景進行具體報道,收到各界廣泛好評。同月,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一行來到學校看望師生並進行教師節節日慰問。
2012年10月,應省教育廳之邀,學校代表杭州市少先隊迎接香港特首曾蔭權一行來杭訪問。國家教育部王定華副司長視察學校,對“三斤半小書包”、“bye bye眼鏡”、“自由日”、“美麗課堂”等創新舉措表示肯定和讚揚。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南絲竹”教學基地接受省評估組驗收
2013年8月,學校民樂團在“2013國際華人藝術節”器樂大賽榮獲器樂組銀獎。9月,學校熱情接待來自泰國BANGKOK WACHIRATHAMSATIT SCHOOL遊學團為期三天的遊學訪問。10月,學校兒童歌舞劇《鼓鄉的孩子》浙江省中小學生藝術節歌舞劇專場比賽金獎。
2013年12月,學校舉行民樂團建團60週年紀念音樂會,歡慶學校樂隊建團60週年。
2014年9月,學校在2014世界休閒體育大會第三屆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總決賽榮獲一等獎。11月,學校獲浙江省第二屆合唱節金獎。
2015年6月,台灣高雄市曹公小學應邀來學校參加“浙台基層交流周——2015少年民樂交流演出”活動,共同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浙台少年民樂交流演出,學校與曹公小學結為友好合作學校。
2015年7月,學校師生代表團赴日本長野縣下諏訪北小學考察交流。
2015年8月,張藝揚同學在由浙江電視台教育科技頻道聯合杭州市教育局推出的“小小強”美麗學校採風活動中獲得“十佳小小強”(第一名)稱號。
2015年9月,學校在2015世界休閒體育大會第四屆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總決賽榮獲一等獎。

大關小學文化傳統

校訓:求美向善,美善相樂
校徽:
教風:教學求美,育人向善,嚴謹求實,獨樹一幟
學風:勤學好問,樂思求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辦學理念:讓每個孩子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文化品牌:美善相樂
校歌:五彩的校園

大關小學課程特色

課程特色
課程特色(8張)
學校着力構建美善相樂課程體系,包括基礎課程、核心課程、拓展課程和隱性課程。四大類課程全面立體地展現了學校的育人宗旨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界定——培養國際化、現代化、藝術化、個性化,求美向善的,具備更多可能性的大關學子。
其中,基礎課程主要由國家課程中的品德、體育、藝術、科學、語文、數學、英語7門學科構成,在基礎課程的建設上,學校主要進行課堂的審美改造,使基礎課程在貼合學生、減負提質、藝術審美、激發興趣等方面具備大關特質。主要實踐的如“品德與養善”、“勞動技術與信息化”課程因其在課程整合和創新上的巨大魅力頗為引人關注。
學校的核心課程聚焦於“以美育人“的傳統,通過欣賞性德育、戲劇雅集等課程的實踐,以學科美育和綜合美育為兩大支架,進行實施。其中學科美育課程包含藝術技能課程、藝術鑑賞課程、藝術活動課程、藝術實踐課程、藝術環境課程、藝術習慣課程等六大系列。這六大系列課程融合於學科教學、社團活動、傳統儀式、耳濡目染之中,力圖使學生通過六年的學習,能夠有相對高雅的藝術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拓展課程是學校的一系列吸引眼球的獨創課程。主要有《自由日課程》、《十八遊課程》和《國際理解課程》等,還包括60多個特色社團的開展。適時拓展課程,意在與社會接壤,與國際接軌,做現代小公民。依託外教及學校特色專長教師,自由日課程與國際理解課程均在媒體上進行了專題報道,受到家長、學生的普遍歡迎。
隱性課程包括校園時空存在、文化建設和師生言行態度。學校以“美善相諧,美善相樂”為核心理念,貫通了學校文化與儒家“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優良傳統,以百年的輝煌歷史積澱承託文化建設。大量的藝術雕塑、獨具匠心的校園文化佈置、“石語大關課程”、“校友課程”、“敦煌課程”等都成了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大關的校園文化建設既具有靜止的美感,又具備動態課程價值,更成為師生生命活動的重要呼應。

大關小學知名校友

  • 汪濤,男,1988年就讀本校。中國科技富豪榜第十名,全球第54名,全球第一位無人機億萬富豪,大疆公司創始人。大疆公司創立時間不足10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級無人機制造商、全球市場份額達70%,估值80億美元。
  • 鄭昶,男,1959年就讀本校,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院系,心血管病專家,教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院長,政協杭州市(九屆)委員、(七屆)常委,浙江省醫師協會理事,浙江省醫院管理學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 朱祖德,1962年就讀本校,畢業於浙江大學。九三學社杭州市第六屆委員會主委。高級工程師。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委。浙江省第十屆政協常委,杭州市第九屆政協副主席。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
  • 鄭健,1964年就讀本校, 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大校,國家一級指揮。曾獲全軍第六屆、第七屆文藝匯演優秀指揮獎,兩次榮獲三等功獎章,曾擔任全軍文藝獎和全軍聲樂大賽評委。現任總政絃樂團常任指揮、總政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理事、北京合唱協會副理事長。
  • 龔順英,1970年就讀本校。勞動部餐廳服務高級技師,中國餐飲服務大師,國家特一級宴會設計師,浙江省餐飲協會理事。現任杭州樓外樓實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總經理,同時兼杭州樓外樓菜館經理。
  • 滕菲,1972年就讀本校。教授,設計師,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首飾系主任,首飾工作室導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獎、中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獎。多次舉辦個人作品展和國內外聯展。個人的藝術與設計作品被國內外眾多博物館及私人藏家收藏。為中國培養了一批首飾藝術與設計的精英人才。
  • 朱毅,1973年就讀本校。畢業於浙江大學,並留學德國。企業家。曾任教於杭州大學外語系(現浙江大學外語系),在德國博世電動工具公司總部任職並幫助籌建博世電動工具(杭州)公司,任德國客萬樂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經理兼中國公司總經理,現任德國夏特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兼任夏王紙業(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
  • 邢岷山,1973年就讀本校,著名演員。曾入浙江省崑劇團學習崑劇表演,工文武老生,畢業後任該團演員。又考入北京電影院學院,獲表演系文學(電影表演)學士學位。主演40多部話劇、電影及電視劇。
  • 俞飛鴻,1976年就讀本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著名影星,電影導演。榮獲2007年西班牙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大獎—金貝殼獎。
  • 謝珺,1976年就讀本校。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杭州市舞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師範大學藝術系客座教授,國家一級演員。主演舞蹈詩劇《阿姐鼓》飾卓瑪 獲全國舞劇比賽文化部表演金獎。
  • 樓亞萍,1977年就讀本校。 國際級運動健將, 全國游泳跳水雙十佳,多次獲得全國冠軍。現為北京地壇體育中心教練。18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會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第四名(並破亞洲紀錄)。
  • 陳鋼,1981年就讀本校,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器樂學科古箏專業。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兼國音堂總經理,北京古箏研究會秘書長,北京市朝陽區、海淀區青聯委員。

大關小學對外交流

杭州市大關小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傳統名校。一代代大關人情牽藝術,悠揚傳承,不懈求美創新。作為浙江省重點涉外單位、杭州市對外傳播採訪基地,學校接待了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等20多個國家300多批次的外賓來訪。近年來,更有眾多大關學子作為華夏文化友好使者,踏出國門,交流遊歷,美善品牌享譽海內外。以下是最近十年的大關學生對外交流出訪情況。
  • 2005年2月17日,大關小學藝術團的14位學生在大隊輔導員孫慧敏老師的帶領下成為了浙江省少工委組織的第九屆大陸和平小天使訪問台灣交流團成員,赴台灣進行演出、交流活動。在訪問期間,訪問團和台灣多個民間團體交流,受到台灣同胞的熱情招待。
  • 2007年暑假,學校應新加坡教育部和新加坡萬慈小學的邀請,組成友好交流團,赴新加坡進行了為期一週的交流訪問。學校副校長、紅領巾藝術團民樂指導教師以及20位學生於8月11日—8月16日赴新加坡進行了交流訪問活動。本次交流活動他們與萬慈小學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和生活,體驗了新加坡的學校教育,並進行了英語學習、藝術學習以及中文學習的交流活動。
  • 2009年1月19日,應香港國際學校邀請,大關小學訪問團赴香港進行遊學活動,歷時五天。參加本次遊學活動有教師6名,學生26名,隨行記者1名。
  • 2011年起,應美國亞洲協會孔子課堂項目的邀請,大關小學多次參加全美中文大會,並與紐約平原中央學區(Plainview-Old Bethpage School)及其下屬的長島公路小學(Parkway Elementary School)結成友好學校,並開展中文教學的相關活動及雙方未來領導、老師和學生間的多形式交流活動,共同探討中文教育現狀與未來發展道路。
  • 2013年,應日本大阪府日中友好協會和豐中市教育委員會邀請,大關小學訪問團一行25人在楊俊文、盧斌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日本大阪上野小學進行訪問交流與修學活動。通過此次交流,我們加強了對兩國教育的相互瞭解,拓展視野,促進教育發展;讓中日青少年能夠繼承中日兩國人民一衣帶水的友好感情,讓中日友誼世代相傳。
  • 2014年7月,大關小學應九州日中民間文化交流協會、浙江省對外友好協會之邀參加分別在日本熊本、東京舉行的“2014日中書畫、音樂交流大會暨頒獎典禮”的書畫展示和音樂舞蹈演出活動。
  • 2015年7月,應日本長野縣日中友好協會和長野縣教育委員會邀請,杭州市大關小學31名師生組成的考察團前往日本長野縣下諏訪小學,進行了為期5天的交流學習。考察團成員不僅參與了下諏訪北小學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瞭解當地的教育特色,而且通過入住民宿,參觀當地的代表建築、博物館等,體驗了當地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