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碴子

鎖定
大碴子,東北官話詞彙,指大顆的玉米粒,可做大碴子粥、碴條、棒子麪餅,為東北特色食品。大碴子需要預先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脹後,再煮粥,下鍋後大火燒開,小火慢熬,直至綿軟。
中文名
大碴子
別    名
大顆的玉米粒
地    區
東北官話通行地區
性    質
東北官話詞彙

目錄

大碴子簡介

大碴子需要預先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脹後,再煮粥,下鍋後大火燒開,小火慢熬,直至綿軟,在泡大碴子時加一些芸豆共泡,煮出的粥別有風味。
小碴子熬粥,只需涼水下鍋,開鍋後降低火力稍煮即成。如使用高壓鍋,按照燜大米飯的方法掌握好時間就行,但要加夠水,因為是熬粥,不是燜飯。大碴子泡後,也可使用高壓鍋煮粥。

大碴子危害

長期食用這種玉米食品可能發生煙酸缺乏症——糙皮病皮炎、腹瀉和痴呆。初期症狀包括慵懶無力、食慾不振、唇部乾裂、舌頭紅腫疼痛等。如病情持續發展,會使在日光下的皮膚髮生皮炎,臉部、手腳皮膚出現發紅、長水泡、脱皮、褐色素沉澱、粗糙及皺紋等症狀。
為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是在玉米食品中加點鹼,即在煮玉米餷粥、玉米麪糊糊、做窩頭時適量放些鹼,可使玉米中的結合型煙酸釋放出來,變成遊離型煙酸,加鹼的玉米食品一般煙酸釋放率可達37%~43%,並且還能保存維生素B1維生素B2,對營養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