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牆上蒿行

(曹丕寫的文章)

鎖定
《大牆上蒿行》屬樂府舊題,古辭不傳。這是一篇勸説隱士出山做官的詩。詩一開始就説人生在世,轉眼即逝,何苦過貧窮的隱居生活呢?然後極力鋪陳服飾的美麗,寶劍的鋒利,以及宮室、舞樂、酒會的盛美,來勸説隱士及時出山來享受人間之樂,告誡世人切不可空耗時光,自討苦吃。這篇詩在寫法上鋪陳排比,句法參差,自由恣肆,對後來的鮑照李白都有影響。
作品名稱
大牆上蒿行
作    者
曹丕
創作年代
魏晉南北朝
作品出處
曹丕詩作
分    類
樂府舊題

大牆上蒿行作品全文

陽春無不長成,草木羣類,隨大風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四時舍我驅馳,今我隱約欲何為。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枝,我今隱約欲何為(1)。
適君身體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嘗。冬被貂鼲温暖,夏當服綺羅輕涼。行力自苦,我將欲何為(2)?不及君少壯之時,乘堅車、策肥馬良。上有倉浪之天,今我難得久來視;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難得久來履。何不恣意遨遊(3),從君所喜。
帶我寶劍,今爾何為自低卬?悲麗平壯觀,白如積雪,利若秋霜。駁犀標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闢除兇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4)。吳之闢閭,越之步光;楚之龍泉,韓有墨陽。苗山之鋌,羊頭之鋼。知名前代,鹹自謂麗且美,曾不如君劍良綺難忘(5)。
冠青雲之崔嵬,纖羅為纓。飾以翠翰,既美且輕。表容儀,俯仰垂光榮。宋之章甫,齊之高冠,亦自謂美,蓋何足觀(6)。
排金鋪,坐玉堂。風塵不起,天氣清涼。奏桓瑟,舞趙倡。女娥長歌,聲協宮商。感心動耳,蕩氣迴腸。酌桂酒,鱠鯉魴。與佳人期為樂康。前奉玉卮,為我行觴(7)。
今日樂,不可忘,樂未央。為樂常苦遲。歲月逝,忽若飛。何為自苦,使我心悲(8)。

大牆上蒿行註釋

(1)陽春:陽光普照的春天。春天;温暖的春天。長成:生長而成。羣類:各種類別。各種生物。零落:凋謝。衰頹敗落。何:何其,多麼。翩翩:飛行輕快貌。行動輕疾貌。迅速飛去。一何:為何;多麼。煢qióng:孤獨,無兄弟。煢煢孑立。四時:一日的朝晝夕夜。四季。舍我:捨棄我。驅馳:策馬快跑。飛快離去。隱約:隱身守約。困厄;儉約。欲何為:想做什麼。天壤間:天地見。忽如:忽然像。棲:棲息。
(2)適君:適合或適應君主或君子。所服:所穿服衣物。恣君:放縱君主或君子。口腹:口和腹,嘴和肚子。所嘗:所品嚐美味。被:披。覆蓋。貂鼲hún:貂皮和灰鼠皮。鼲,鼠的一種,體小,背部灰色,腹部白色,尾毛蓬鬆。毛皮柔軟如絨,可作衣物。俗稱“灰鼠”。漢典解為‘即貂。古以貂為鼠類動物,故稱’。當服:應當穿服。綺羅:泛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綺,有文彩的絲織品。羅,輕紗,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行力:竭力執行。身體力行。自苦:自找苦吃。自己苦自己。我將欲何為:我要做什麼。
(3)不及:趕不上;來不及。不如;比不上。君:君王,君子。堅車:堅固的馬車。好車。策肥馬良:鞭策肥壯之馬,馬匹精良。倉浪之天:蒼天。倉浪,蒼白的波浪。漢典為‘青綠色。倉,通“蒼”’。久來視:久來視察。蠕蠕:蠕動貌。昆蟲爬動的樣子。古代北方民族名。即柔然。久來履:久來履踏。恣意:放縱,肆意。遨遊:漫遊;遊歷。遊樂;嬉遊。
(4)從君:順從君王或君子。所喜:所喜歡的。爾:你。何為:為何。做什麼。低卬:低頭仰望。漢典解為‘忽高忽低;時起時伏。卬,通“昂”’。悲麗:悲涼華麗。平:均平。平齊。壯觀:看起來雄壯。增添雄偉宏壯的氣象。秋霜:秋日的霜。喻劍。駁犀:亦作“駁犀”。斑犀。駁,毛色斑駁不純。駁犀劍,用駁犀牛角做劍首的寶劍。劍首,指劍柄上的頭端護手。標首:用作劍首的標識。玉琢:用玉雕刻成。鑲玉。中央:劍柄的中央。服:佩帶,使用。闢除:避除。兇殃:凶煞禍殃。御:御使。驅使。統治。左右:左右人等。奈何:怎麼,為何。如何。致:導致。福祥:幸福吉祥。
(5)吳:吳國。吳地。闢閭:古劍名。吳國的名劍。楊倞注:“或曰闢閭,即湛盧也。”越:越國。越地。步光:古寶劍名。越國的有名長劍。三國魏曹植《七啓》:“步光之劍,華藻繁縟,飾以文犀,雕以翠綠。”南朝梁陶弘景《刀劍錄》:“懷帝熾以永嘉元年造一劍,長五尺,銘曰‘步光’。”楚:楚國。楚地。龍泉:龍泉劍。寶劍名。即龍淵。王琦注:“龍泉即龍淵也,唐人避高祖諱,改稱龍淵曰龍泉。”韓:韓國。韓地。墨陽:地名,其地產劍,因以名劍。《戰國策·韓策一》:“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陽、合伯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鴈,當敵即斬堅。”苗山:地名。鋌dìng:未經冶鑄的銅鐵。銅錠。箭鋌。《注》箭足入稾中者也。箭頭裝入箭乾的部分。羊頭:三稜形的箭鏃。《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鋋,羊頭之銷。”知名前代:前代就有名。鹹:都。自謂:自稱。麗且美:華麗並且美好。曾不知:竟不知。曾,竟,簡直,還。君劍:君王的劍。君子的劍。綺:華麗,美麗。精妙,精美。
(6)冠:戴帽。青雲:青雲冠。古代一種高高的冠帽。崔嵬:高聳貌;高大貌。本指有石的土山。後泛指高山。纖羅:纖細透氣有稀孔的絲織品。纓:冠纓。《説文》纓,冠系也。翠翰:翠鳥的羽毛。碧色的翅羽。翰,長而堅硬的羽毛。表:表示。表現。俯仰:俯首仰頭。垂光榮:垂範光榮。宋:南朝宋。章甫:商代的一種高冠帽。南朝宋因襲之。齊:齊國。齊地。南朝齊。高冠:一種高高的官帽。亦自謂美:也自稱為美。蓋:大概。何足:哪裏足以。猶言哪裏值得。觀:觀看。
(7)金鋪:金飾的鋪首。金飾的鋪榻。玉堂:玉石裝飾的廳堂。桓瑟:齊桓公的古瑟。齊國的古瑟。趙倡:趙國的倡優。趙國的舞妓。女娥:美女仙娥。娥皇和女英的並稱。長歌:放聲高歌。樂府的長歌行。聲協:聲音協同。宮商:五音中的宮音與商音。泛指音樂、樂曲。泛指音律。感心動耳:感應內心激動耳音。蕩氣迴腸:盪漾的真氣迴轉在肝腸。一種陶醉人的氣氛迴盪在情緒和感覺中。形容文詞、音樂等感人至深。酌:斟酌。斟酒。桂酒:桂花酒。鱠:同“膾”。細切肉。魚鱠。魚細切作的餚饌。即鰳魚。又名快魚。鯉魴:鯉魚。魴魚,與鯿魚相似,銀灰色,腹部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期:約期。期會。樂康:安樂康泰。前奉:前面奉上。玉卮zhī:玉質的酒卮。卮,沒有底座一放就灑的酒碗,勸酒用。行觴:猶行酒。謂依次敬酒。
(8)未央:未到中央。無邊無際。為樂:行樂。作樂。苦遲:苦於太遲。忽若:忽然像。恍若,好像。何為:做什麼。為啥。自苦:自找苦吃。自己苦自己。

大牆上蒿行翻譯

春天裏一切都生長繁盛。隨着秋風吹起,花草樹木紛紛飄零,只剩下孤零零的莖。春夏秋冬迅速更替,時光飛馳般地拋我而去,為什麼我還要隱居苦熬貧窮?人生天地之間,就像鳥兒棲息枯枝,難以久停,為什麼我還要隱居苦熬貧窮?
合你身的衣服,何不盡量去穿?合你口味的食物,何不盡量去吃?冬天穿上温暖的貂皮大衣,夏天就該穿上輕薄涼爽的羅裳。堅守苦行,自己苦自己,為的是那樁?何不趁你年輕力壯的時候,騎肥壯的駿馬乘堅固的車?上有青青的天空我難得久久仰望,下有蠕動的大地,我難得在上面行走徜徉。何不任憑你的喜好,盡情的遨遊歡暢!
佩戴起我的寶劍,現在你為什麼上下搖晃?啊,寶劍端正又壯觀,白得像積雪,寒光似秋霜。駁犀的骨角做柄頭,白玉鑲嵌在柄中央。帝王把它來佩戴,可以闢兇除禍殃。用它指揮左右大臣,可以帶來幸福吉祥。吳國的闢閭,越國的步光,楚國的龍泉,韓國的墨陽,苗山出產的銅鐵,羊頭山出產的鋼,都聞名前代,自稱精美無雙,可都不如你的寶劍,實在美好,令人難忘。
頭戴高高的冠冕,細軟的綺羅作帽帶,美麗的鳥羽插在兩邊,真是既輕巧又美觀。用它打扮你的儀表和容顏,一舉一動都生輝增光。宋國的章甫帽,齊國的高山冠,也都自稱美麗無比,可是與你的美冠一比又有什麼值得看?
推開鑲金的大門,坐在白玉殿堂上,風兒不起,塵土不揚,空氣新鮮又清爽。奏起齊國的琴瑟,跳起趙國的舞蹈,歌女輕聲曼唱,聲和音律協宮商。悦耳動聽感人心,迴腸蕩氣婉轉悠揚。飲的是佳釀桂花酒,吃的是美味魚絲香,與美人相聚多歡暢。美人上前捧玉杯,為我敬酒祝安康。
今日的歡樂不能夠忘,人生的樂趣還沒享盡。人們行樂常常抱怨太晚,歲月流逝就像飛去一樣。為什麼自己找苦受,使我心裏憂愁悲傷?

大牆上蒿行作品賞析

陽春無不長成——陽春三月,萬物沒有不成長的。陽春:温暖的天氣,又指三月。長成:成長,生長。
草木羣類,隨大風起——如果遇到大風,各種草木將隨風而起伏。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獨立一何煢——草木凋零,隨風飄落,只剩下莖幹孤獨地樹立着。零落:凋零,凋落。翩翩:飄落的樣子。中心:指草木的莖幹。煢:孤獨。
四時舍我驅馳,今我隱約欲何為——時光不顧及我們的願望而匆匆奔馳,如今我隱居起來,又想做什麼呢?四時:指時光。驅馳:奔跑。隱約:隱逸,隱居。
人生居天壤間,忽如飛鳥棲枯枝——人生活在天地之間,時間急速地流過,就像飛鳥棲息在枯敗的樹枝上難以持久。天壤:即天地。忽:急速,快速。飛鳥棲枯枝:比喻處境危險,難以持久。
我今隱約欲何為——如今,我隱居起來又想做什麼呢?
適君身體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嘗——既然身着適合體形的衣服,為什麼不放縱自己的飲食呢?適:適合。服:穿衣服。君:敬詞。此詩中的“君”和“我”本指一人,乃詩人變換的抒情手法,自問自答。恣:任憑,放縱。口腹所嘗:指飲食。
冬被貂鼲温暖,夏當服綺羅輕涼——冬天穿貂皮和鼲皮做的大衣,非常温暖。夏天應當穿綺羅做的衣衫,輕鬆而又涼快。被:同披,穿衣。貂鼲:貂鼠和灰鼠,生活在東北森林中,其皮可制裘,極為名貴。綺羅:輕軟的絲織品。
行力自苦,我將欲何為——奮力而行必然會自討苦吃,我究竟打算做什麼呢?行力自苦:奮力而行,自討苦吃。
不及君少壯之時,乘堅車,策肥馬良——既然這樣,還不如在你年少力壯的時候,乘坐着堅固寬敞的大車,駕馭肥壯的駿馬。不及:不如。乘堅車:襲用漢樂府詩《孤兒行》“乘堅車,駕駟馬”句。策:駕馭。
上有倉浪之天,今我難得久來視——上有青天,如今我卻無法長久地觀看。倉浪:青倉之色。此句襲用漢樂府詩《東門行》:“上用倉浪天故。”
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難得久來履——下有柔軟的大地,如今我卻無法長久地踩踏行走。這兩句和前兩句都是人生在世,難以長久之意。蠕蠕:昆蟲爬動的樣子。這裏是柔軟的意思。履:踩踏,行走。
何不恣意遨遊,從君所喜——為什麼不任意漫遊,按照你自己的喜好?恣意:任意,隨意。遨遊:漫遊。從:聽從,按照。
帶我寶劍,今爾何為自低卬——請帶上我的寶劍吧,可是寶劍為什麼會上下跳動不止呢?爾:指寶劍。低卬:低昂,一高一低地動。此指寶劍上下跳動。
悲麗平壯觀——舞劍的時候,悲壯美麗而又整齊壯觀。悲:悲壯。麗:美好,光彩煥發。平:整齊,平坦。
白如積雪,利如秋霜——白得像山上終年的積雪,鋒利得像秋天的寒霜,一派肅殺之氣。如:一作若。
駁犀標首,玉琢中央——劍柄的頂端用犀牛角製成,上面雕刻着猛獸駁的形象,劍柄中間用美玉裝飾。駁:傳説中能吃虎豹的猛獸。《山海經·西山經》:“有獸 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皷音,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御兵。”犀:犀牛。標:頂端。一作摽。琢:雕琢,裝飾。
帝王所服,闢除兇殃——寶劍由帝王佩帶,帶着它可以祛除兇險禍難。服:佩帶。闢除:祛除;禳除。殃:禍難,災難。
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帶着它,可以駕馭左右近臣,獲得福貴和祥瑞。御:駕馭,任用。左右:皇帝身邊的近臣。奈何:此二字與正文無關,為和樂時所加。致:獲得,招致。
吳之闢閭、越之步光,楚之龍泉、韓有墨陽——吳國有闢閭、越國有步光、楚國有龍泉、韓國有墨陽等著名的寶劍。闢閭:劍名,又名湛盧,春秋時期著名劍工歐 冶子所鑄。步光:劍名,越王勾踐所佩。龍泉:劍名,即龍淵,後避唐高祖李淵之諱改,此為歐冶子和干將合鑄的寶劍。墨陽:劍名。本為戰國時期韓國地名,其地 產劍。
苗山之鋌、羊頭之鋼——此外,還有苗山鍛造的鋌和白羊子刀。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羊頭之銷,雖水斷龍舟,陸剸兕甲,莫之服帶。”漢·高誘注:“苗山,楚山。利金所出。羊頭之銷,白羊子刀。”鋌,未經冶鑄的銅鐵,此指刀一類兵器。
知名前代,鹹自謂麗且美——這些都是前代著名的刀劍,可謂是美好華麗。鹹:都。
曾不如君劍良,綺難忘——可是,它們都不如你的劍精良。你的劍美好華麗,真是令人難忘。曾:乃,卻。良:好。綺:美好華麗。
冠青雲之崔嵬,纖羅為纓——高高的帽子直插雲霄,它的繫帶用纖羅做成。冠:帽子。崔嵬:高聳的樣子。纓:系冠的繫帶。楚·屈原《涉江》:“冠切雲之崔嵬。”
飾以翠翰,既美且輕——上面裝飾着翡翠鳥和赤色山雞的羽毛,既美麗又輕巧。翠翰:翡翠鳥和赤色山雞。此指二者的羽毛。
表容儀,俯仰垂光榮——容顏美麗,儀表大方,一舉一動都留下耀人的光輝。表:外表,儀表。容儀:容貌,容顏。俯仰:一低頭、一抬頭的動作。此指人的一舉一動。垂:留下。光榮:光彩,光輝。
宋之章甫,齊之高冠。亦自謂美,蓋何足觀——宋國的章甫冠,齊國的高山冠,雖然自稱美麗,但沒有什麼值得觀賞的地方。章甫:古代宋國人的一種帽子。高冠:即高山冠。流行於古代齊國。蓋:發語詞,無實義。
排金鋪,坐玉堂——推開以金為鋪首的大門,坐在豪華富貴的廳堂上。排:推開。金鋪:此指門。鋪,鋪首,即銅製的銜門環底座。玉堂:豪華富貴的居室。
風塵不起,天氣清涼——沒有風和塵土,天氣清新涼快。
奏桓瑟,舞趙倡——傾聽用齊瑟演奏的音樂,觀看趙國邯鄲女子的舞蹈。桓瑟:齊國的瑟。趙倡:趙國都城邯鄲盛行的女樂。
女娥長歌,聲協宮商——美女放聲唱歌,樂曲和音律是多麼地和諧。女娥:唐堯之二女娥皇和女英。此泛指美女。漢·張衡《西京賦》:“女娥坐而長歌。”聲協宮商:樂曲合乎音律。協,符合。宮商,我國古代的五個音階——宮、商、角、徵、羽中的兩個。
感心動耳,蕩氣迴腸——歌聲伴着樂音傳入耳中,令人陶醉,沁人肺腑。蕩氣迴腸:形容樂音十分動人、沁人肺腑。
酌桂酒,鯉魴——喝着用玉桂浸製的美酒,吃着切細的精美的鯉魚肉和鯿魚肉。酌:飲酒,喝酒。桂酒:用玉桂浸製的美酒。泛指美酒。:同膾,切得很細的魚和肉。鯉:鯉魚。魴:即鯿魚,又稱三角鯿,味美。
與佳人期為樂康——和美人約定,共同享受歡樂和安康。期:邀約,約定。
前奉玉卮,為我行觴——佳人在我的面前捧着玉製的酒杯,為我斟酒。奉:即捧。卮:古代一種酒器。行觴:斟酒敬人。觴,酒器。
今日樂,不可忘,樂未央——今日的歡樂不能忘懷,歡樂永遠沒有盡頭。未央:未盡,沒有盡頭。
為樂常苦遲,歲月逝,忽若飛——常常苦於歡樂來得太遲,時光消逝得如此迅速,如飛一般。逝:消逝。忽:快速,疾速。
何為自苦,使我心悲——你為什麼要自討苦吃?讓我感到無限的悲傷。
詩從自然界的草木榮枯聯想到時光流逝、人生短暫,並通過描繪人生中諸如服飾、宮室、女樂、酒食等多種享受,勸告隱士出山做官。這一主旨似與淮南小山的 《招隱》用意相同。在藝術表現上,詩採用鋪排的手法,句式參差錯落,三言至八言齊備。清人王夫之將詩視為長句長篇的開山之祖,此説有一定的道理。

大牆上蒿行評價

王夫之《古史評選》曾説:“長句長篇,斯為開山第一祖。鮑照、李白領此宗風,遂為樂府獅象。”

大牆上蒿行作者

曹丕(187~226)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廟號世祖(魏世祖),諡號文皇帝(魏文帝)。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次子。性格善謀多詐。父曹操,母卞夫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長子。少有逸才,廣泛閲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年僅8歲,即能為文,又善騎射、好擊劍。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二十二年,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弟弟曹植,被立為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曹丕繼位為丞相,他積極調節曹家與士族階層之間的矛盾,果斷採納陳羣的意見,建立九品中正制,成功解決了曹操至死不能當皇帝的頭疼問題,獲得了士族的支持。年十月,立刻逼迫漢獻帝禪位,改國號魏,自立為皇帝。改元黃初,將都城由許昌(原許縣)遷至洛陽。曹丕堅持大權獨攬,設立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書郎擔任的詔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機要之權漸移於中書省。定令婦人不得預政,羣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後,把用人權從士族地主手中收歸朝廷。通過這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導致魏國統治被士族壟斷。表現了他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軍事才華上遠不如自己的父親曹操,各方面才能也比不上孫權。他曾三次親自統軍率數十萬大軍、水師伐東吳、蜀漢,皆大敗而還。曹丕愛好文學,並有相當高的成就。寫下《燕歌行》等中國較早的優秀七言詩。所著《典論·論文》,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