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朗公寺

鎖定
朗公寺,又名大宗山朗公寺,坐落於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政府駐地東3.5公里處的大宗山,為臨沂古代四大名剎之一,創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五年(339年)。
朗公寺,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重修,明弘治三年(1490年)擴建,清代多次增建重修。鼎盛時期僧侶愈千人。 [1] 
中文名
朗公寺
別    名
大宗山朗公寺
地    點
臨沂蘭陵縣大仲村大宗山
創建於
東晉成帝鹹康五年
主要景點
天王殿、杏抱槐、聚仙閣

朗公寺寺名由來

朗公寺始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五年(公元339年),因朗姓高僧所創而得名,歷經南北朝,隋、唐、元為鼎盛時期,為古琅琊郡寺院之首,被稱為齊魯四大名寺之一,曾與萬德靈巖寺和杭州靈隱寺相齊名。

朗公寺相關典故

相傳,郯國之東海縣境內,有一富豪朗公,名卓大。卓氏五旬之餘,膝下九女,無子,求子甚切。是年春,卓大去泰山降香求子歸來,途經大宗山腳下的車莊,酣睡中仙人託夢:朗公、朗公,此山九頭,不出國公出王侯,你若募捐建寺,來年定生貴子。朗公卓大醒來,深信不疑,回家後,攜帶銀兩至大宗山,建成該寺,並邀年少出家多載的胞弟朗公卓錫,攜數名弟子來此結廬供佛。
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暮春,王羲之來到大宗山,朗公寺主持朗卓錫來到王羲之跟前,請求他題寫寺院楹額,王羲之欣然答應,揮手寫就“大宗山朗公寺”。

朗公寺交通路況

朗公寺坐落於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政府駐地東3.5公里處的大宗山,東距京滬高速公路8.5公里,與羅莊區相望,南距曹嵐高速公路(棗臨高速公路段)9公里,與蘭陵縣相望。 [1] 

朗公寺興衰時期

朗公寺歷史悠久。據寺內碑文記載:建寺於東晉,歷經南北朝,興於隋唐,元鼎盛時期佔地數百畝,僧侶500餘人,曾為古琅琊寺院之首,當時可於長清靈巖寺和杭州靈隱寺相齊名。朗公寺歷經南北朝,興於唐代,盛至明清,衰於民國,毀於文化大革命。
朗公寺歷經滄桑,幾度興衰,成為深山古剎,1997年得到部分修復。

朗公寺規模之大

朗公寺現存古建遺址為晉代建築風格。其規模宏大,構造複雜,有上寺、塔林、下寺三大建築,在朗公山之陽,下寺、塔林、上寺,從低至高。上寺殿堂飛檐斗拱,石柱盤龍,雄偉壯觀,分前後三進,東西各配有碑亭、廊房,大殿為佛祖殿,供如來佛祖,兩側為羅漢塑像;二殿五間,為羅漢殿,殿內塑彌勒佛像,兩側列十八羅漢;前殿五間,主體建築包括山門、天王殿,殿內塑四大天王。上寺中保存了大量碑碣刻石。
塔林位於上寺西約50米,這裏原是歷代寺僧圓寂處,塔基多為鼓形,塔身為六面柱體,所置覆蓮花項輪隨處可見,塔身各面雕有盤龍飛天等圖像,優美的造型與絕妙的浮雕相輔相成,顯示古代佛教雕刻造型藝術的獨特風格。

朗公寺古今地位

古往今來,既有帝王曾來此“造化”,更有不少文人墨客吟詠題刻,眾多方家遊人絡繹不絕。驚奇的是兩幢民國十四年創修聚仙閣所立的石碑,用手擊之如磬,有金石聲,用木棒敲打,會發出顫音。

朗公寺旅遊景點

朗公寺于山中林密泉流,石怪徑曲之處,景點較多,西南有山澗,下有石洞,深丈餘,名曰“朝陽洞”,相傳為朗公面壁處,稍過瞑思,能尋味到“清風明月淨禪心”的情趣。洞西有碧雲觀、關帝廟、尼姑庵俗稱下寺。寺前有溪,溪上有橋,名曰“天橋”,橋下懸崖,有一棵古柏,蟠曲虯勁,生於石縫之中,猶如昂首蒼龍奔騰欲飛,人譽之“萬年松”。這裏林壑優美別有情趣,幽淨清新令人神往。
此外,山中還有聚仙閣、九步天階、仙人腳、佛爺洞等景勝,為大宗山和朗公寺增添了諸多秀色和厚重的文化內涵。
天王殿:四大天王虎目圓睜,腳踩八怪,十分威武。寺內東西配廊房、鐘鼓樓、碑亭等建築。
杏抱槐:朗公寺以西三十步,有一奇觀―――杏抱槐。宛如母子,相偎相依,扶老攜幼,親情綿綿,蔚為壯觀。
塔林:上寺西行50米,古柏中有塔林一處。塔林為寺中歷代僧人圓寂安葬之處。僧人圓寂後,屍首葬於塔林,靈魂經南邊的天橋赴西天極樂世界,當時有塔七十八座,塔高不一,高者十餘尺,低者亦有二人高,塔基石為鼓形,塔身為六面體巨柱,塔頂為圓錐體,掩映於松柏之中,巍偉壯觀。
聚仙閣:此閣端座於奇石峭壁擁抱的盆地之中,宋潢書齋以北。閣分兩層,石柱飛檐,流光溢彩,閣內香霧繚繞,仙氣蕩魂。“胡三公”腳踩祥雲,手持寶傘,慈眉善目,奈人仰慕,仙閣前碑文記載:車莊卓姓先祖卓雲仙,救一狐狸於危難,狐狸變作一老者胡三公,與卓去仙結為兄弟,後卓姓族人人財兩旺,族人建一閣樓,取名聚仙閣,以示奉祀。
碧雲觀:位於玉澗以北,峭壁之陽。此觀早年飛檐重疊,琉璃瓦頂,前後兩進院落,前5間為送子娘娘殿,殿內送子娘娘妖嬈無比,光彩照人,懷抱赤身男童,左右兩側侍金童玉女;後9間是觀音殿,中間3間供觀世音菩薩,像高3米,立於蓮花之上,神態端莊、慈祥。右手拿楊柳樹枝,左手持淨水瓶。東配殿供文殊菩薩,西配殿供菩賢菩薩。如今,已失去了當年的宏偉,但跡形猶存,靈氣猶在,是善男信女求子求福的好地方。
佛爺洞:碧雲觀東,峭壁陡崖之上,天生一洞,洞府邃幽,名曰:“佛爺洞”。洞前玉澗流淌,四周古松蒼翠,綠樹掩映,遮天蔽日。傳説:佛祖為教化、超度一性情粗野的頑子,化為一老者,居於此洞,教頑子修煉百日,終成正果,化為金翅大鵬,終生輔佛。佛祖居住的石洞被稱為“佛爺洞”。佛祖教化頑子的傳説,廣為流傳,方圓百里,不少鄉民拎着孩童到佛爺洞前撫摸一番,三磕九拜,燒香祈禱,期待頑童聰明伶俐,學業有成,至善至孝,終生無災無病。
紅孩兒橋:碧雲觀南,玉龍澗之上,有座石拱橋,叫紅孩兒橋。始建於隋代,重修於大明弘治年間。因橋北送子娘娘殿的娘娘常遺紅孩兒抱子經此橋,送給前來求子者,所以這座橋便稱為“紅孩兒橋”。民間有:“紅孩兒橋靈悠悠,小媳婦不育橋上走,送子娘娘點罷頭,來年準生胖娃妞”的順口溜。
萬年松:紅孩兒橋西行五步許,玉澗之陰,巨石中冒出一奇松,蟠曲虯節,古貌蒼然。傳説,松樹是善良小龍女的化身,是長生不老、永葆青春的象徵,被稱為萬年松。
神泉:位於轉經山之陰,山腰間。相傳,此地久旱無雨,河干井枯,偶出一泉,泉水清澈見底,清涼甘甜,有一盲人攜子來朗公寺降香,口渴掬泉水飲之,洗面,目復明。四方鄉民聞之,皆來取水治病,果真靈驗,遂稱神泉。世人為感恩戴德,捐資建一神廟。上刻楹聯:“山中生泉滋萬物,地中有水潤眾生”。匾額:“澤及生民”。
九步天階:由神泉下百餘步,有一巨石,東低西高,天生九階,酷似階梯。相傳,西天佛祖降臨大唐傳經,駐足大宗山,見眾僧繞山誦經,便講經説法,普度眾生。後踏石階,乘神驥西歸。如今,蹄印清晰可辨。佛祖踏過的石階,被稱為“九步天階”。
觀日台:位於轉經山頂峯,建於唐代初期,久經蒼桑,歷遭戰火,只留殘跡。立觀日台,觀日出勝景與岱頂日峯無異,人稱魯南“小岱頂”。乾隆皇帝登觀日台曾賜楹聯“碧海金黃色波涵旭日,蒼穹清靜擁祥雲”。
龍泉井:朗公寺門前,九龍澗南,地勢平坦,綠草如茵,樹蔭下有一口石欄水井,曰“龍泉井”。此井水搬倒不溢,黃旱不枯,冬暖夏涼,井水澈洌。常飲此水,延年益壽,隨意飲用,絕不腹痛。

朗公寺寺內傳説

“六百年前槐抱杏,老去卻讓杏抱槐。方知烏鴉反哺意,草木歲歲換春來。”這如同人類繁衍生息 。
朗公寺以西三十步,有一奇觀——杏抱槐。杏樹有一摟粗,樹樁部有一小小空洞,洞中生長出一棵幼槐,有成人拳頭粗,高過一人,茁壯挺立。
傳説,這棵杏抱槐原為槐抱杏。唐代初期,槐樹摟半粗,高三丈,懷裏的杏樹三人多高,已開花結果。老槐樹除了撫養幼杏成長,還常為相愛男女牽線保媒。天有不測風雲。一年夏天,一妖孽被火龍追趕,遁匿槐樹間。火龍口噴火焰,寺中僧人發現老槐樹幹已被燒煳,懷中杏樹枝葉燒禿,樹下怪物肉煳骨朽。隨後,火龍口噴清水,灑在槐抱杏根下,騰空而去。槐抱杏大難不死,時過境遷,年幼杏樹鍛鍊得幹堅、枝挺、葉茂,長成一棵麥黃杏,繼承老槐樹天職,懷中又抱小槐樹,小槐樹乃老槐根生。
“六百年前槐抱杏,老去卻讓杏抱槐。方知烏鴉反哺意,草木歲歲換春來。”當地人稱,老槐為祖父,杏為兒子,小槐為孫,祖孫三代,傳宗接代。這如同人類繁衍生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