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

鎖定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是指只要銀行提供融資服務的對象是從事大宗商品貿易的企業,則該業務即屬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範疇,這是廣義上來講。
狹義的概念則是指大宗商品結構性貿易融資,即銀行為大宗商品貿易商或生產企業提供個性化的組合貿易融資方案,以在企業的生產和購銷活動中起到流動性管理和風險緩釋的作用
中文名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
類    型
經濟術語
定    義
只要銀行提供融資服務的對象是從事大宗商品貿易的企業,則該業務即屬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範疇

目錄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內容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實質是各種授信理念的綜合運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中銀行需要以貨物或貨權為核心,重點關注商品和貿易流程,確保融資款能夠基於貿易本身得以償還。
它有着兩個顯著特徵:
(1)是表現形式為產品組合
(2)是需要識別貿易各環節風險並通過方案進行緩釋或轉移。
目前銀行的授信理念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以企業報表為重點。這種理念是通過分析企業財務報表中各指標數據之間的關係,來識別財務狀況能否支持當前或預期的負債,其核心是關注企業的盈利情況,這種方法的還款理念首先基於財務報表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特徵

  • 短期性。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圍繞貿易流程,時間一般為3~6個月左右;
  • 自償性。
自動提供擔保反擔保(包括賣方履約交貨是否真實,貿易項下貨物的價值、交易對手的資信情況;貿易完成後能否正常回款),自動緩釋風險;
  • 組合性。
前依託於貿易結算產品(如信用證商業承兑匯票銀行承兑匯票),後附帶資金避險產品(例如遠期結售匯利率掉期期貨套期保值等);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採用非固定利率,成本包括開證費用、各類手續費、貼現費用、倉儲費用等,購匯還款匯差可衝減成本
  • 對受信主體承債能力的依賴度較低。
授信更多地依賴於與其掛鈎的合約自身的履約能力或其他風險緩釋結構有效性;
  • 涉及的關聯主體多。
包含買方、賣方、銀行、倉儲公司、期貨公司等。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主要風險

大宗商品貿易融資存在的主要風險:
(1)企業存在的風險
(1)利率風險。當採用固定利率在境外進行融資時,如果市場利率下降,將會導致融資成本上升;當採用浮動利率在境外融資時,如果市場利率上升,也會導致成本上升;
(2)匯率風險。如果美元升值,將會導致進行遠期結算的國內貿易企業需支付更多人民幣,造成購匯損失。
(3)投資風險。當企業將從銀行融得的資金投向房地產民間借貸等高收益領域時,由於風險較高容易遭受損失。
(2)銀行存在的風險
(1)商品價格波動風險。商品市場價格的下降會使企業經營利潤下降,甚至出現虧損,同時,使銀行質押資產的價值下跌,給貸款的回收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2)貨物監管風險。倉儲公司可能會在倉單中蓄意誇大實物價值或未經銀行允許私自放貨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