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奏鼓

鎖定
大奏鼓是流傳在浙江省温嶺市石塘鎮箬山漁區的民俗舞蹈,據説是從福建民間傳入的。大奏鼓舞蹈動作粗獷而詼諧,邊奏邊舞,舞者全為男性,服飾打扮卻為女性,在舞蹈中不多見,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2008年,大奏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申報人/單位
浙江省温嶺市
所屬地區
浙江·台州·温嶺
編號/類別
Ⅲ-42 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
2008年
遺產級別
國家級

大奏鼓舞蹈簡介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大奏鼓相傳始於清初,後傳承於温嶺石塘裏箬村,演員7-9人,男扮女裝,重彩化妝,身着紅衣,腰繫綠帶,光腳板,佩帶腳鐲和手鐲,左手高舉木魚,右手執木棰,隨鼓聲跳躍。每人手持一樣樂器,有木魚、扁鼓、嗩吶、湯鑼、銅鈸、銅鐘等,邊敲邊跳,表情風趣詼諧,富有漁村特色,整個舞蹈以嗩吶和扁鼓為其調,舞姿粗獷,節奏明快,音調熱烈,反映漁民滿載而歸的歡樂心情。《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大全》稱大奏鼓是中國唯一一個漁村舞蹈,是中國漁村第一舞。 [1] 

大奏鼓歷史淵源

石塘箬山居民多數從福建的惠安、泉州、莆田等地遷入,當地漁區的民俗民風大多沿襲着閩南習俗。據《福建·惠安縣誌》和箬山陳氏宗譜載,箬山陳姓漁民大約從16世紀中葉由惠安遷入,因而估計大奏鼓亦是隨之帶入。 [2]  大奏鼓的前身,是流行於閩南沿海的車鼓弄。
“車”,是轉動的意思。“弄”,是歌舞的意思。車鼓弄,就是轉動大鼓、亦歌亦舞的民俗歌舞。
乾隆年間部分閩南漁民,遷居至温嶺石塘的箬山海島。車鼓弄隨之傳入温嶺。
車鼓弄多在漁業豐收和媽祖誕辰時表演。因為動作誇張,多轉動、蹦跳,又叫跳車鼓。又因為也在元宵夜巡遊時表演,巡遊時的大鼓,多被裝扮成張燈結綵的鼓亭。因此,又叫車鼓亭。 [3] 
石塘山原為海上孤島,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與內陸相連接,長期以來為閉塞僻壤之地,大奏鼓之所以能一直流傳下來,這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到了二十世紀的五十年代,大奏鼓逐漸被冷落,到七十年文革時期已經銷聲匿跡。 [2] 
1979年挖掘整理時改為稱大奏鼓,更加突出了大鼓的地位。 [3] 

大奏鼓藝術特點

男扮女裝”是大奏鼓最基本的特徵,其裝束與福建的“惠安女”一樣鮮亮奪目。裏箬村的先輩們説,當他們的祖先還居住在福建惠安時,大奏鼓是女人們演的。舊時的漁船設施簡陋,漁民們對於氣象的變幻無法預知,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歷險。因此當一艘漁船出現在地平線上時,望眼欲穿的婦女們便從箱底翻出最漂亮的衣裳,敲鑼打鼓喚來別家妻女,到海灘上去迎接男人們的平安歸來。
大奏鼓演員臉部的重彩化妝效果,類似於戲劇中的丑角:用濃重的白粉打底(白粉塗抹在被海風吹成古銅色的臉上,視覺效果極為強烈),雙頰塗一大片紅色油彩。然後戴上羊角帽,套上籠褲和斜襟衣,吹起嗩吶,敲起大鼓、扁鼓、銅鐘、木魚、鈸——從化妝到演出,這一切都一氣呵成,海灘、石板路甚至是船上的甲板,皆是現成的舞台。 [4] 
大奏鼓的音樂主要是以打擊樂為主,配以嗩吶吹奏旋律。閩南話稱“敲鑼鼓”為“敲車鼓”,原來步行演奏時用的是小堂鼓,為敲擊的方便,把小堂鼓安裝在一個支架上依託身上,並在支架上扎一個小亭子,舊稱“車鼓亭”。後來改堂鼓為大鼓,在場地上跳舞時,打鼓就置於場地上不動,若是邊走邊跳時,打鼓則由兩個人提着。除打鼓外,其他打擊樂器有:魚梆即木魚、銅鐘即凸心鑼、鬧鈸、大鈸、小鈸、小鑼、叫鑼等,人手一件。唯一的吹奏樂器是嗩吶,有時一支,有時兩支。除大鼓外,其他人員和樂器可增可減。 [2] 

大奏鼓表演形式

大奏鼓表演時,最初的化裝採用牙粉加水塗於臉上,隨手撕下未褪色的春聯的紅紙在兩邊臉上印兩個大紅圈,化裝簡易,後來用紅白戲劇油彩取代以前的化裝材料。
大奏鼓最初的服裝為清一色閩南惠安女子打扮,老式大襟便服,花布衫,頭飾用布條、紗巾,裝上羊角尖,耳帶簡易自制的大耳環,赤腳套腳環。後改成上穿深藍色斜襟短襖,下穿桔黃色大口褲,衣衫邊角繡上桔紅色魚紋圖案花邊,頭戴橄欖形黑色羊角帽,兩耳掛着金花、大耳環,套上手鐲腳鐲,全隊赤腳板。後來為了突出打鼓者,將打鼓者改為男裝(身穿對襟短襖,頭扎紅布條)。 [2] 
大奏鼓表演 大奏鼓表演 [5]
每年歲末,為祈願豐收和平安,漁民們就跳起大奏鼓,舞者均為健壯男子,八九人、十幾人不等,除一人外,全部男扮女裝,頭戴橄欖形的黑藍色羊角帽,耳掛“黃金”大耳環,上穿桔黃色斜襟短襖,下穿深藍色大口褲,衣褲邊角和前襟鑲嵌着桔紅色的魚紋圖案;被海風吹得絳紅的臉塗得雪白,而顴頰上卻極富想像地畫了一個紅圈,粗大的腳板穿着繡花鞋,走起路來忸忸怩怩的活像戲曲中的媒婆。起舞時,那些“女人們”手執木魚扁鼓嗩吶、鈸、等樂器,隨着那男人調動大奏鼓的節奏,時而碎步輕移、柔美婉約、如醉如痴,時而騰挪跳躍、粗獷激越、歡快有力;時而是生命的細語;時而是靈魂的吶喊,強烈地展示着漁民內在情感的衝動及征服大海自信。 [6] 

大奏鼓傳承意義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温嶺市文化館獲得“大奏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