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

鎖定
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是國際象棋傳統頂尖賽事,始於1973年,在德國多特蒙德舉行。與荷蘭維克安澤國際象棋超級大賽、西班牙利納雷斯國際象棋超級大賽並稱為國際象棋的三大超級賽事。這三大賽事是僅次於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的每年最有影響的比賽。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每年舉行一屆。原先採用單循環賽制,一度使用先分組後交叉的所謂“多特蒙特賽制”,2005年恢復了單循環賽制。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是俄羅斯棋手弗拉基米爾·克拉姆尼克,他在前43屆比賽中,獲得10次冠軍(包括並列冠軍)。 [1] 
中文名
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
外文名
Dortmund chess tournament
比賽項目
國際象棋
始辦時間
1973年
舉辦地點
德國多特蒙德
賽    制
單循環賽制

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賽制沿革

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始於1973年,自1992年開始逐漸成為一項超級大賽。該賽事一般每年7月至8月之間舉行。該賽事的賽制不是很固定。最初為單循環賽制,後曾改為雙循環賽制,2002年又改為先分組後交叉的所謂“多特蒙特賽制”。2003年比賽為雙循環賽制。2004年又變為先分組後交叉的形式。從2005年起,又改回了單循環賽制。
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 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
和維克安澤國際象棋超級大賽和利納雷斯國際象棋超級大賽一樣,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也為邀請賽。不過從2003年起,獲得俄航杯國際象棋公開賽A組冠軍的棋手可自動獲得多特蒙德大賽的參賽資格。 [2] 

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歷屆比賽

首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大賽於1973年舉行。這屆比賽還未成為超級大賽。
第20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大賽於1992年舉行。從這屆比賽開始成為一項超級大賽。
第21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1993年舉行。
第22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1994年舉行。
第23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1995年舉行。俄羅斯棋手弗拉基米爾·克拉姆尼克第一次奪得多特蒙德冠軍。
第24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1996年舉行。俄羅斯棋手克拉姆尼克和印度棋手阿南德並列冠軍,這是克拉姆尼克第二次奪冠。
第25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1997年舉行。俄羅斯棋手克拉姆尼克第三次奪冠。
第26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1998年舉行。克拉姆尼克第四次奪冠。
第27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1999年舉行。匈牙利國際特級大師列科獲得冠軍。
第28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2000年舉行。克拉姆尼克和阿南德並列冠軍,這是克拉姆尼克第五次奪冠。
第29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2001年舉行,參賽的六名棋手中,除世界棋王克拉姆尼克和世界冠軍阿南德外,其餘四名棋手分別在世界排名中列前十位。平均等級分為2755,比賽等級高達21級。克拉姆尼克和保加利亞頭號棋手託帕洛夫同積6.5分雙雙奪冠。這是克拉姆尼克第六次奪冠。
第30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2002年舉行。這屆多特蒙德大賽較為特殊。因為它曾作為職業棋協(PCA)世界冠軍候選人賽,而且採用了先分組後交叉的賽制。最終匈牙利棋手列科勝出,成為當時的職業棋協世界冠軍克拉姆尼克的挑戰者。
第31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2003年7月31日至8月10日在德國的多特蒙德市劇院舉行。世界棋王克拉姆尼克與前世界冠軍阿南德參賽,世界頭號棋手卡斯帕羅夫因故缺陣。除克拉姆尼克和阿南德外,其餘4名參賽者是:世界冠軍候選人、匈牙利棋手列科、2003年俄航盃賽冠軍、摩爾多瓦棋手博洛甘、阿塞拜疆棋手拉賈博夫和18歲的德國棋手奈迪茨。
第32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2004年舉行。印度棋手維斯瓦納坦·阿南德奪冠。
第33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於2005年於7月8日至15日在德國的多特蒙德大劇院進行,10名世界一流高手參賽。參加大賽的10名棋手來自九個國家,均為歐洲的高手。等級分在2700分以上的就有6名,平均等級分為2709,比賽規格極高。參賽棋手中有保加利亞棋王託帕洛夫、俄羅斯的兩位特級大師克拉姆尼克和斯維德勒、世界排名第四的匈牙利棋手列科、德國棋手奈迪茨等。德國奈迪茨奪冠。
第34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06年8月舉行,參賽的八名棋手平均等級分高達2720,包括阿羅尼揚、奈迪茨、斯維德勒、克拉姆尼克、亞當斯、格爾凡德、喬巴瓦、列科。俄羅斯棋手克拉姆尼克第七次奪冠。
第35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07年6月舉行。當時的世界冠軍俄羅斯的克拉姆尼克和俄羅斯棋手阿列克謝耶夫等人蔘賽。克拉姆尼克第八次奪冠。
第36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08年6月至7月舉行,來自七個國家的八位高手參賽,分別是:衞冕冠軍俄羅斯克拉姆尼克、阿塞拜疆馬梅季亞洛夫、兩度冠軍得主匈牙利列科、烏克蘭伊萬丘克、荷蘭範維利、俄羅斯涅波姆尼亞奇、德國奈迪茨和古斯塔夫森。
第37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09年7月舉行。克拉姆尼克憑藉後半程的發力,以3勝7和積6.5分的成績成功問鼎。這是克拉姆尼克第九次收穫多特蒙德賽的冠軍。
第38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10年7月舉行。克拉姆尼克、波諾馬廖夫黎光廉、馬梅季亞洛夫、奈迪茨、列科等參賽,波諾馬廖夫奪冠。
第39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11年舉行。俄羅斯棋手弗拉基米爾·克拉姆尼克第十次收穫多特蒙德賽的冠軍。
第40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12年7月舉行。意大利國際特級大師法比亞諾·卡魯阿納(Fabiano Caruana)和俄羅斯國際特級大師卡爾亞金同積6分,卡魯阿納憑藉多勝1局的優勢奪得冠軍,卡爾亞金獲得第二名,波諾馬廖夫獲得第三名,克拉姆尼克獲得第四名。
第41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13年7月至8月舉行。英國國際特級大師亞當斯(Adams Michael)以積7分的成績獲得冠軍,克拉姆尼克積6.5分獲得第二名,列科和奈迪茨同積4.5分並列第3-4名,中國國際特級大師王皓以積4分的成績與另外3位棋手並列第5-8名。
第42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14年7月舉行。意大利棋手法比亞諾·卡魯阿納以四勝三和積5.5分的成績獲得冠軍。
第43屆多特蒙德國際象棋超級大賽2015年6月至7月在德國多特蒙德交響樂團中心舉行。八名棋手通過七輪比賽的較量,美國卡魯阿納積5.5分蟬聯冠軍。美國蘇偉利、德國尼斯皮亞努同積4分位居第 2、3名。俄羅斯棋王克拉姆尼克積3分排名第4位。俄羅斯涅波姆尼亞奇、德國奈迪茨同積3分位居第第5、6名。棋後侯逸凡是應邀參賽的唯一女棋手積2.5分排名第七位,德國梅耶爾積2.5分位居第8名。 [1-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