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多年生黑麥草

鎖定
多年生黑麥草是禾本科黑麥草屬(Lolium)植物,約10種。 [1]  叢生,根系發達,鬚根主要分佈於15釐米表土層中,分櫱眾多,單株栽培情況下可達250-300個或更多。稈直立,高80-100釐米。葉狹長,長4-12釐米,寬2-4毫米,深綠色,幼時摺疊;葉耳小;葉舌小而鈍;葉鞘裂開或封閉,長度與節間相等或稍長,近地面葉鞘紅色或紫紅色。穗細長,最長可達30釐米;每小穗含小花7-11朵。種子扁平,略小。外稃長4-7毫米,背圓,有脈紋5條,質薄,端鈍,無芒或近似無芒;內稃和外稃等長,頂端尖鋭,質地透明,脈紋靠邊緣,邊有細毛。
中文名
黑麥草
別    名
perennial ryegrass
植物界
禾本科
黑麥草屬
黑麥草種
分佈區域
原產南歐北非西南亞
二名法
Lolium perenne L.

多年生黑麥草簡介

多年生黑麥草又名英國黑麥草、宿根黑麥草、黑麥草,是世界温帶地區最重要的禾本科牧草之一,原產於西南歐、北非及亞洲西南。目前在我國,該草主要分佈在華中、華東及西南地區,在江蘇、浙江、湖南、四川、雲貴高原等地都已大面積種植,其生長良好,在北方地區越冬不良。 [2] 

多年生黑麥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黑麥草
多年生黑麥草(10張)
根系發達,鬚根主要分佈於15釐米表土層中; 分櫱多,稈扁平直立,高80~100釐米; 葉狹長,葉脈明顯,芽中幼葉呈摺疊狀,葉耳小,葉舌小而鈍。葉鞘裂開或封閉,長度與節間相等或稍長,近地面葉鞘紅色或紫紅色; 穗狀花序,細長,可達30釐米,含小穗軸數可達35個,小穗單生,無柄。兩側壓扁以其背面對向穗軸,每小穗含花5~10朵。除頂端小穗外,餘均無內穎。外穎短於小穗。異花授粉; 種子扁平,略小,外穎無芒。千粒重1.5~2.0克。
多年生黑麥草是禾本科早熟禾亞科黑麥草屬多年生疏叢型草本植物。具短根莖,莖直立;叢生,株高50~100釐米。葉片窄長,邊緣粗糙,深綠色,具光澤,富彈性。葉脈明顯,葉舌膜質,幼葉摺疊於牙中穗狀花序頂生,小穗含4-15小花,單生於穗軸的每節,兩側壓扁,以其背面對向穗軸,第一穎除在頂生小穗外均退化,第二穎位於背軸的一方,具5-9脈。第一穎常常退化,第二穎質地堅硬,有脈紋3~5條,長6~12毫米。外稃披針形,長4~7毫米,質薄,端鈍,無芒或有芒;內稃和外稃等長,頂端尖鋭,透明,邊有細毛。穎果梭形。種子千粒重1.5克。

多年生黑麥草生長環境

喜温涼濕潤氣候,宜夏季涼爽、冬季不太嚴寒地區生長。難耐-15℃的低温,10~27℃均能適宜生長。35℃以上易枯萎死亡。不耐蔭,能耐濕,不耐旱,夏季高温乾旱對生長極為不利,喜肥不耐瘠,適宜在排水良好、濕潤肥沃、pH值為6~7的土壤上栽培。
黑麥草喜温涼濕潤氣候。宜於夏季涼爽、冬季不太寒冷地區生長。10℃左右能較好生長,27℃以下為生長適宜温度,35℃生長不良。光照強、日照短、温度較低對分櫱有利。温度過高則分櫱停止或中途死亡。黑麥草耐寒耐熱性均差,不耐陰。在風土適宜條件下可生長2年以上,國內一般僅作越年生牧草利用。

多年生黑麥草分佈範圍

原產於西南歐、北非及亞洲西南。1677年英國首先栽培。在英國、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廣泛栽培,在中國長江流域、四川、雲南、貴州、湖南一帶生長良好。

多年生黑麥草栽培技術

春秋均可播種,而以秋播為佳。每公頃播種量11~15千克,行距15~20釐米,覆土深度1~2釐米。施用氮肥,可促進生長,增加有機物質產量和蛋白質含量,減少難以消化的半纖維素含量。秋播次年可刈割3~4次,每公頃產鮮草45~60噸或種子750~1125千克。作青飼利用宜抽穗前或稍晚刈割。作乾草用宜初花期刈割。收種用的應於蠟熟期刈割。留茬高度不應低於5釐米,以利再生。
由於多年生黑麥草結籽正常,通常均採用播種繁殖。播前需要精細整地,提早 l天深灌土地,次日在表土半濕條件下進行播種。如條件許可,耕翻土地時宜施入適量基肥,對草苗生長有利。黑麥草種子發芽迅速,一般播後5—7天即可出苗,出苗後幼苗期應注意供給水分及拔除雜草。由於它的分櫱力極強,必須定期修剪,以控制其生長高度,並促進其基部增加分櫱密度,使其迅速覆蓋成形。
為了使黑麥草形成草坪,經常保持綠色,噴施氮肥十分重要,長江流域一般於梅雨季節施用,用量為3kg/100米2。黑麥草播種量為15—30g/米2,秋播和春播均可,但以秋播最為適宜,因秋播雜草較少,幼苗期養護管理省工。
多年生黑麥草也可採用營養繁殖。通常在擴大繁殖優良品種或種子供應不足情況下采用。一般挖起1米2草塊,約可擴大移栽5~10米2,而且栽植後成活迅速,成苗率很高。
(一)整地與施肥多年生黑麥草種子小,幼苗纖細,頂土力弱,種植地要深翻鬆耙,粉碎土塊,整平地面,蓄水保墒,使土壤上虛下實,為種子出苗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結合翻耕,視土壤肥力情況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有機肥料1000~1500千克,或複合化肥25~30千克。
(二)種子與播種種子田播種國家規定標準Ⅰ級種子,收草田播種國家規定標準Ⅰ~Ⅲ級種子均可。無論是自產或是購入的種子都需在播前檢測品質,確定級別,算出實際播種量。春、夏、秋季均可播種,可根據當地具體條件來確定,一般收種可在秋季播種,便於翌年收種後翻種其它作物。種子田用單播,收草可單播,可混播。條播行距,種子田宜寬35~40釐米,收草田宜窄20~30釐米。播撒時落粒要均勻。覆土要深淺一致,以免影響出苗。收種畝播0.75~1.0千克,收草畝播1.0~1.25千克。與白三葉,紅三葉,百脈根混播時,其混播比例視草地利用目的而異,放牧為主的草地多年生黑麥草佔50~60%。割草為主的草地多年生黑麥草佔60~70%為宜。播種深度2~3釐米。
(三)田間管理播種後出苗前遇雨,土壤表層形成板結層,要注意及時破除板結層,以利出苗,保全苗。幼苗期要及時除草,並注意防治蟲害。由於根系發達,分櫱多,再生快,每次刈割後要及時追施氮肥,每畝5~10千克。若為酸性土壤,可增施磷肥每畝10~15千克。
(四)收穫利用收草宜在抽穗至乳熟期進行;放牧宜在株高15~20釐米時進行。無論是放牧或割草,留茬高度不得低於7釐米,過高形成牧草浪費,過低影響牧草再生長。當混播草地出現多年生黑麥草生長過快,抑制豆科牧草生長時,可通過刈割或放牧加以抑制,以保護豆科牧草的正常生長。由於多年生黑麥草抽穗不整齊,種子成熟先後不一致,加以自行脱粒性高,應在全田70%的種穗變黃白時及時收割,運曬,脱粒,收藏。為延長草地的利用年限,在管理上要特別重視適時適量灌水施肥。
應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排灌方便之處栽種。
春秋均可播種而以早秋播種為宜。多年生黑麥草早期生長較其他多年生牧草為快,秋播後如天氣温暖,在初冬和早春就可生產相當的草料。由於其生長速度較快,次年開春後即達最盛時期,雜草也難侵入。單播時每667平方米播種量以1.5-2千克為度。可條播或撒播。
施用氮肥可提高牧草質量。據研究,在每667平方米施氮量 0-22.4千克情況下,每1千克氮素可生產黑麥草幹物質24.2-28.6千克,粗蛋白質4千克。多年生黑麥草還可與其他豆科牧草如紅三葉、苜蓿、紫雲英等混種,可克服豆科牧草單種產量不高、營養不完善、不易調製保藏等缺點。

多年生黑麥草主要價值

早期收穫的鮮草幹物質含量約14%左右,幹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可達18.6%,木質素少,質地柔嫩,適口性好,消化率高,為畜禽、魚類優良青飼料。與苜蓿、三葉草、紫雲英、苕子等豆科牧草混播對放牧、青飼、青貯、調製乾草,提高產量與土壤肥力均有利。鮮草含幹物質19.2%,粗蛋白質3.3%,粗脂肪0.6%,粗纖維4.8%,無氮浸出物8.1%,灰分2.4%。
多年生黑麥草現已在我國南北方得到廣泛運用,我國南北方許多地區已形成草—果—畜,草—林—畜,草—稻—畜等各種種養模式,多年生黑麥草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種養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還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現在,我國南方當地農民已開始利用牧草發展各種經營,除養牛、羊外,還養殖鹿、驢、兔、鴕鳥、魚、鵝等多種動物。其中養鵝和養龜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我國南方農村顯現出極強的活力。以往農户養一隻商品鵝,從鵝苗到出售需耗用精料10kg,通過種黑麥草養鵝,僅需4kg飼料。種草養鵝僅需搭建簡易鵝棚,所需的流動資金少,在我國農村可操作性強。種草養鵝以喂草為主,飼料為輔,抗病力比雞、鴨強,無農藥和預防藥物的污染,因而鵝肉被稱為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歡迎。 [4] 

多年生黑麥草常見品種

常見品種如:百夢娜、百林塔、百寶、百德薩、百瑞、百樂、巴樂、百瑰、巴瑰都、百籮、百客來、百鋭馬、百美、頂峯、山峯、首相、首相Ⅱ、綠地、百嬉、賽寶等。 [3] 
參考資料
  • 1.    陳明新同主編,南方山羊養殖新技術,金盾出版社,2013.09,第115頁
  • 2.    權凱主編,肉羊標準化生產技術,金盾出版社,2011.07,第153頁
  • 3.    周壽榮主編,現代草坪建設與養護管理,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1,第14頁
  • 4.    李雄,孫鏖主編;李科雲主審,優質牧草高產栽培與加工貯藏技術,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0,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