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國博物館

鎖定
外國博物館具有悠久的歷史。近代博物館是在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後發展起來的。
中文名
外國博物館
類    型
博物館
首先時間
1683年
總    量
約7000座

目錄

外國博物館簡介

一般認為,1683年英國出現了世界上第1個具有現代特徵(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阿什莫爾藝術和考古博物館。隨着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和旅遊事業的發展,博物館的發展速度也相應地加快。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文化教育水準的重要標誌之一。 [1] 
博物館的數量和分佈  20世紀30年代,全世界約有7000座博物館,70年代中期約有 2萬多座,到80年代大約有 8.5萬座。按80年代全世界人口約45億計算,平均約13萬人享有一個博物館。然而,從世界各大洲和各國人口共享博物館的比例數字來看,反映出博物館在世界範圍內分佈的極大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 (見表1和表2),
這與各地區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的程度密切相關。全世界約80%的博物館分佈在經濟發達、博物館歷史悠久的歐洲和北美洲。同樣,國民生產總值高、文化教育普及以及博物館歷史比較悠久的國家,擁有數量眾多的博物館,平均約 1~10萬人享有 1個博物館。這些國家主要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少數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很高,但文化教育不十分普及,平均約數十萬人才共享 1個博物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博物館數量少,平均近百萬人或更多才共享 1個博物館。
博物館的分類  世界博物館的種類豐富。包括歷史、藝術、人類和自然科學技術等各類博物館、遺蹟或遺址博物館、科學中心、文化中心、生態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以及自然保護區等。歷史類博物館的分佈相當普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埃及博物館國立美國曆史博物館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埃及博物館不僅重現了埃及 5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文明,而且展出了許多極為珍貴的文物。其中,從埃及古王國第18王朝法老圖坦卡蒙陵墓中發現的黃金面具、黃金棺材和黃金寶座等文物尤為珍貴。該館還收藏許多木乃伊,有的距今3500多年之久,保存最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遺體。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反映美國短暫的歷史及從許多國家移植而來的多種文化。展品有第 1幅星條旗、著名發明家的心血結晶──E.惠特尼的軋棉機、S.F.B.莫爾斯的電報機和J.亨利的磁鐵等;還有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的住房、室內裝飾及各種日常用具等。日本的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是一座20世紀80年代建成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陳列按時代順序展現日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發展過程,除了大量考古物和藝術品外,還附有豐富的年表、圖表、地圖、繪畫、模型及有關文獻等輔助資料。此外,世界各國擁有許多歷史名人紀念館。例如,美國的華盛頓博物館,館址是G.華盛頓的宅第,館內陳列許多令人緬懷當時生活的藝術品、編織品、古文書等,尤其以華盛頓個人的手稿及藏書最引人注目。在聯邦德國波恩的L.van 貝多芬舊居建立了貝多芬紀念館,館中除展出他親筆所譜寫的《田園交響曲》及鋼琴奏鳴曲《月光》等樂譜外,還有與他有關的樂器。
藝術博物館是博物館中的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舉世聞名的藝術博物館有:蘇聯的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和美國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分為西歐藝術、原始文化史、古代世界、東方諸民族文化、俄羅斯文化和古錢幣等 6個部門,藏品超過 240萬件。在繪畫方面,所收藏的倫勃朗作品堪稱世界第一。還有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名家作品。盧浮宮博物館利用豪華莊嚴的宮殿展出了古代的希臘羅馬、東方和埃及各種繪畫藝術品,中世紀、文藝復興及近代的許多繪畫、雕刻和工藝品等,藏品近30萬件。大都會博物館蒐羅了自史前時代至近代長達 5千年的世界藝術品,包括古埃及、歐洲中世紀藝術、近代繪畫及美國現代藝術作品等。
人類誕生的歷史已有數百萬年之久。展現人類本身歷史的博物館中有世界馳名的墨西哥的國立人類學博物館,館內藏有馬雅、阿茲台克等古代文明傑作,有關印第安各族的生活現況和工藝品的陳列也十分出色。蘇聯的人類學和民族學博物館,收藏有關美洲、非洲、大洋洲、美國印第安、印尼、印度、中國和日本等人類學和民族學資料。總數高達40萬件以上。其中有阿留申羣島的羽毛衣服、表現剛果祖先靈魂的面具、夏威夷以亞麻布和羽毛製成的衣服、伊斯特島的鳥首人像雕刻、西伯利亞巫醫資料等。加拿大的國立人類博物館和秘魯的國立人類考古學博物館也十分有名。
自然歷史博物館中聞名遐邇的有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國的巴黎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包括動物、昆蟲、古生物、礦物和植物等部門,陳列世界各地蒐集而來的標本,其中以完整的恐龍骨骼和始祖鳥化石等為稀世珍品。此外,還有許多栩栩如生的生態景箱。法國的巴黎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分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和地質學等部門,並設動物園、温室植物園、高山植物園及爬蟲類飼養園等,藏品極為豐富,其中以路易十四所蒐集的14件寶石和2500塊隕石最吸引觀眾。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來自世界各地,超過5500萬件,尤以北美洲的最為出色。展品中有迄今世界記錄中最大的非洲巨象,重 8噸,肩高 4米多;還有長達27.6米的世界最大的白長鬚鯨;全長為24米的樑龍化石。還有色澤極為清純的“葡萄牙鑽石”、“亞洲之星”藍寶石等稀世珍品。上述 3個自然歷史博物館齊名於世。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在英國、法國等國出現了第 1批科技館,至1945年全世界約有 300座,50年代後科技館數量與日俱增,到80年代中期約有 900餘座,約佔世界博物館總數的 2.6%。世界著名的科技館有:英國的倫敦科學博物館、美國的芝加哥工業科學博物館、舊金山的探索館及日本的科學技術館等。
社會的發展,促進了新型博物館的誕生。如人種學博物館、古生活博物館、現代生活博物館、露天雕塑博物館、生態博物館以及科學中心和文化中心等等。露天雕塑博物館展覽當代藝術品,著名的有耶路撒冷的比利玫瑰藝術園、日本的箱根露天博物館。一些博物館把展示、活動和參與有機地融為一體,於是出現了“科學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機構。如加拿大的安大略科學中心。法國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以及象迪斯尼樂園這種文化藝術中心。安大略科學中心不是一所僅供參觀的展示性博物館,而是可以實際用手觸摸或操作實驗的博物館,即觀眾可以“實際參與”的獨特博物館。該中心分物理學、化學、地理科學、生物學、通訊、運輸、天文學、宇宙學等,展品約 550件。
世界上第 1座露天博物館是1891年開放的瑞典斯坎森露天博物館。館內的農舍、教堂、鐘樓、風車、街坊、動物園及遊樂場,全部按舊日風貌重新保存下來。該館也經常請一些農家人作養蜂和制牛油的現場表演等,展現傳統的北歐民間生活方式。現在這類博物館發展很快,特別受到旅遊者的喜愛。但是現代的觀眾對在露天博物館中僅看到過去社會的縮影,仍感到不滿足,因此,法國於1971年首先創建了一種嶄新的博物館──生態博物館。這種博物館是人類及其周圍環境的綜合表現,是文化傳統、自然傳統和經濟生活的融合體,中心內容是生態學和人種學。特別是將人類本身自然地置於自然環境之中,這不僅使外界觀眾,而且調動當地居住者瞭解本地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生態博物館可以是一個礦區或工業區、一條河谷、一個村鎮。第 1個生態博物館是法國的克勒索蒙煤礦生態博物館。
除了適合廣大觀眾的博物館外,還有一些專為特殊觀眾而建立的博物館。美國的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是世界第 1座專為兒童而建的博物館。它提供了學校缺少的供學生觀賞的實物,以及供學生實驗、實習的條件,彌補了學校教育中自然科學和民族考古學方面的不足,充分發揮了輔助教育的功能。奧地利有盲人組織博物館。此外,還有許多十分有趣的博物館,如聲音博物館 (法國)、字母博物館(以色列)、立體地圖博物館(法國)、書道博物館(日本)、海報博物館(法國)、紙博物館(日本)、姆拉諾玻璃博物館(意大利)、香煙博物館(奧地利)、扎幌啤酒史料館(日本)、鞋博物館(瑞士)、服裝收集館(奧地利)、麪粉與麪包博物館(聯邦德國)、克利夫蘭健康博物館(美國)、美容博物館(奧地利)、馬車博物館(聯邦德國)、風車博物館(奧地利)、打字機博物館(聯邦德國)、扎戈爾斯克玩具博物館(蘇聯)、奴隸市場博物館(美國)等等,不勝枚舉。

外國博物館參考書目

日本講談社:《世界博物館全集》,1978~1979。
肯尼斯·赫德森:《八十年代的博物館──世界趨勢綜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倫敦麥克米倫出版有限公司, 1977.(Kenneth Hadson,1977,《Museums forthe 1980,ASurvey of World Trendss》,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 zationand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