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外三關

鎖定
外三關(wài sān ɡuān),指 明代以今山西境內沿內長城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為"外三關"。
中文名
外三關
拼    音
wài sān ɡuān
包    括
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
地    址
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

外三關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雁門塞、西隆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天龍八部》中,雁門關是一個發生悲劇的地方。蕭鋒的父母在此被中原羣豪阻殺。這一事件是全書重要的邏輯起點,蕭鋒的人生悲劇由雁門關這次意外開始,以雁門關懸崖自殺而結束。蕭鋒眼中的雁門關:但見東西山岩峭拔,中路盤旋崎嶇,果然是個絕險的所在,心道:“雁兒南遊北歸,難以飛越高峯,皆從兩峯之間穿過,是以稱為雁門。”當下從關西的高嶺繞道而行。來到絕嶺,放眼四顧,但見繁峙、五台東聳,寧武諸山西帶,正陽、石鼓挺於南,其北則為朔州、馬邑,長坡峻阪,茫然無際,寒林漠漠,景象蕭索。山道數步之外,下臨深俗,但見雲霧封谷,下不見底。顧嚴武曾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
當您乘車到山陰縣城之後,再向東南方向奔馳半小時左右,就會見到羣山起伏、溝壑縱橫的勾注山脈。在這些漢墓中,埋葬着無數個漢朝守衞雁門關將士之忠骨,行人路過此地,無不肅然起敬憑弔英魂。走出廣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順溝前往,便進入一條狹谷,人稱雁門古險道,兩側峯巒疊蟑,怪石凌空險惡,翻過一道陡峭山樑,雁門關即躍人眼簾。
雁門關東臨隆嶺、雁門山,西靠隆山,兩山對峙,形如鬧門,每年大雁往飛其間,故稱雁門。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在此置有雁門郡,唐朝置關,名曰西烴關,也名雁門關。;日址在雁門關西側的雁門山上。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陸亭將關城移在此處,重新築關。 西門之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地利”。北門未建樓頂,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雁門關”三個大字,左右嵌鑲磚刻對聯一副:“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寨尊崇第一關。”關城之北築有營房、東側建置靖邊寺,內有一對石獅、一豎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記述趙國名將李牧率兵屢勝匈奴的豐功偉績。東南:方向設有練兵校場。
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頭關為內長城之“外三關”,這裏峯巒疊蟑、山崖陡峭,關牆雉諜密集,烽猴遙相呼應,東西兩面將老營口坷申池口、陽方口、東隆口、西烴口J匕樓口。
隋揚帝楊廣曾經率兵在此與突厥作戰;唐將薛仁貴曾經在此追趕突厥兵馬捷報頻傳;北宋楊業也曾幾齣雁門大破遼兵,使其聞風喪膽,博得“楊無敵”稱號。英雄業績,不勝枚舉;生動故事,廣為人知。

外三關寧武關

寧武關,在今寧武縣城區。始建於明代中期,為歷史上著名的山西“三關”(偏關、雁門寧武關)之一。據史料記載,寧武關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勢險要。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故《邊防考》上説:“以重兵駐此,東可以衞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世。”現存關城舊址範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牆依山勢而建,十分壯觀。據史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1498)擴城七里。萬曆三十四年(1606)城門砌磚,周長3567米。城中鼓樓為寧武關代表性建築。周圍烽火台峙立,氣勢雄偉。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了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有關寧武關之戰,詳見本站山西名人>>名人與山西>>周遇吉)。今在寧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為磚石所築。
傳説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遇敵侵犯可神奇地飛走。但見城池猶如鳳凰,城北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東西延伸的兩堡儼然鳳翅,南城之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雄居城中的鼓樓,堪稱鳳凰的心臟,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
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人民大街,平面佈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觀為三層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頂,下置磚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餘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偏關,在山西河曲縣北50餘公里,東連鴉角山,西進黃河。又因其地勢東高西低,因此得名“偏頭關”。
偏關四周連山,西臨黃河,“地控黃河北,山連紫塞長”,地形十分險要。有人曾以“宣大以蔽京師,偏頭以蔽全晉”來形容偏關的重要地位。在由大同去偏關的途中可見座座圓形黃色烽火台矗立在黃色的丘陵頂上,渾然一色。偏關整個城樓是新修的,城樓整齊的青磚、耀眼的色彩是否會令人感到恍惚、失望?
偏關距萬家寨33公里,萬家寨距老牛灣11公里。老牛灣是揹包族和攝影家津津樂道的地方,長城與黃河在此地靜靜地相交匯合。藍天、綠水、黃土地,樸實的人家使人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一切。

外三關偏頭關

偏頭關,向西南約20公里,這裏的樺林堡是明代的軍事古堡,與之相鄰的寺溝渡口則是外長城和內長城的相匯處;附近有元代古戲台、護寧寺和古樹相伴;護寧寺的石碑上刻有浮雕和護寧寺碑記,草叢中有盤龍雕刻的大石塊。站在空心敵樓上:沒有了金戈鐵馬,沒有了滾滾狼煙,夕陽下的殘長城顯得是那樣的孤獨和寂寞。只可惜今天居住在縣城裏的年輕人對此表現很漠然。
偏頭關城,在今偏關縣城中部偏西關河北岸,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民國四年(1915)《偏關志》記載,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鎮西衝指揮張賢始建。宣德、天順、成化、弘治嘉靖隆慶、萬曆間均有修建。萬曆二十六年(1598)又於西關南關築女城、水門各二。沿河築堤,規模初備,始稱“九塞屏藩”。所存的城垣形狀不規則,東西長1100米,東、西、南三道城門均建甕城。城高10米處包磚石。一南門至西門一帶,磚石大部猶存,氣勢雄偉。黃河邊堡牆的具體位置在老牛海至寺溝黃河沿岸。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國四年(1915)《偏關志》記載,為明成化二年(1468)總兵王璽建,嘉靖萬曆年間均進行增築。北自老牛灣與外長城相連,南經寺溝渡口退至河曲縣石梯口隘。偏關境內長40公里。此段長城多有黃河懸崖天險屏障,多數地段未築牆體,只在溝口崖頭築寨據守,沿岸多建望台設防。只有寺溝至黑豆埝,關河口至尖刺灣建石城牆,紅色粘土夯築,外牆條石、城磚包之。100——200米築馬面或敵接。其走向均建於黃河崖頭、溝豁。數百年來雖有自然及人為破壞,僅存土牆,但氣勢不以當年。土牆平均底寬七米,頂寬五米,殘局五到七米。是山西黃河邊上的重要文化景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