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吟蘭

鎖定
夏吟蘭,女,漢族,1957年4月生,中國政法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婦聯執委、第十屆、第十一屆北京市婦聯副主席,國際家庭法協會常務理事。 [1] 
中文名
夏吟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上海
出生日期
1957年4月
性    別
職    稱
教授
出生地
北京

目錄

夏吟蘭簡介

1957年出生於北京,籍貫上海,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市婦聯副主席,全國婦聯執委,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婦女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務,講授民法、親屬法、繼承法等課程。研究方向為婦女人權、親屬法學和繼承法學。美國富布萊特訪問學者(1996-1997),澳門法務局法律專家(1999-2000)。

夏吟蘭榮譽

1994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999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2003年獲北京市先進女教職工工作者稱號。2004年《婚姻法執行狀況調查》(副主編)獲第一屆中國婦女研究優秀成果獎專著類二等獎。2005年1月《婚姻家庭法學》(副主編)獲首屆中國優秀法律圖書獎(法學教育類)。

夏吟蘭作品

1999年以來,夏吟蘭同志獨立撰寫及與人合作撰寫出版了包括《美國現代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繼承法學原理》、《21世紀婚姻家庭關係新規制》、《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礎性建構研究》等專著、教材共計二十餘本,在國家級的報刊雜誌及港澳學術刊物上發表《在國際人權框架下審視中國離婚財產分割方法》、《對夫妻共同財產範圍的社會性別分析》、《在婦女人權框架下研究家庭暴力》、《離婚衡平機制研究》、《離婚救濟制度之實證研究》、《澳門事實婚與大陸事實婚姻之比較研究》、《21世紀中國婚姻家庭法學展望》等論文五十餘篇,此外,夏吟蘭同志還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999年作為主筆完成了中央政法委調研課題:《當前婚姻家庭領域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的調查研究報告,作為項目主持人,先後完成了《北京市訴訟離婚原因調查》,《反對對婦女家庭暴力的法律干預調查》、《婚姻法執行中的問題》以及《民法典離婚制度研究》等多個省部級項目。多次參與國家與北京市的立法及法制宣傳工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主要起草專家,併為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的宣傳教育工作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夏吟蘭國際交流

夏吟蘭同志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在傳播中國法律文化的同時,汲取外國法學的先進與精華,為國內外的法學交流搭建平台。她多次赴境外、國外參加學術研討會並作主旨發言,主要有:1996年3月赴美國杜肯大學講學,為美國學生講授中國的婚姻法與繼承法;1998年9月赴菲律賓馬尼拉市參加亞洲婦女兒童權利地區研討會,發言的題目是《中國法律對婦女兒童權利的保護》;1999年8月赴俄羅斯卡累利阿共和國參加“俄中家庭法問題”研討會,發言的題目是《中國的離婚制度》;2002年9月赴美國聖地亞哥市參加第七屆國際反家庭暴力研討會,發言的題目是《針對婦女家庭暴力法律干預的現狀》;2002年12月赴瑞士參加中瑞家庭法研討會,發言的題目是《婚姻法在中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及對家庭中弱勢羣體的保護》;2003年4月赴台灣參加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發言的題目是《中國的法學教育現狀》;2004年1月赴德國參加中德全球化、經濟與人權研討會,發言的題目是《家庭暴力:婦女面臨的人權問題》;2004年3月赴泰國考察非政府組織運作模式;2005年3月赴南非開普敦,參加第四次世界家庭法大會,發言的題目是《中國的兒童監護》;2005年6月赴法國巴黎,參加法中法學教育論壇;2005年7月赴美國鹽湖城,參加國際家庭法第12屆世界會議,發言的題目是《均衡利益和獲得優先權》;2005年9月赴澳門,為澳門法務局公務員講授《新世紀大陸婚姻家庭法的變化與前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