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壯族銅鼓習俗

鎖定
壯族銅鼓習俗,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壯族銅鼓習俗是壯族民眾敲擊使用銅鼓、收藏銅鼓、鑄造銅鼓等一系列與銅鼓崇拜信仰有關的民俗行為。 [4]  壯族銅鼓習俗主要以紅水河流域為核心,主要分佈在廣西河池市東蘭縣天峨縣南丹縣巴馬縣鳳山縣、大化縣和廣西百色市田林縣、隆林縣、西林縣等壯族聚居地區。 [12] 
2006年5月20日,壯族銅鼓習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Ⅸ—61。 [4]  2007年,壯族銅鼓習俗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批准列入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7]  2008年文化部授予河池市東蘭縣為“中國銅鼓藝術之鄉”。 [4]  2009年,壯族銅鼓習俗列為國家文化部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推薦項目。 [11] 
中文名
壯族銅鼓習俗
流行地區
東蘭縣、天峨縣、南丹縣、巴馬縣、鳳山縣、大化縣
申報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 [5]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12] 
遺產編號
Ⅸ—61 [5] 
非遺級別
國家級 [5] 
遺產類別
民俗 [5] 
保護單位
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6] 

壯族銅鼓習俗歷史淵源

壯族銅鼓舞習俗 壯族銅鼓舞習俗
大約在公元前七世紀前後,生活在中國紅水河流域地區的濮人從炊具銅釜中創造了打擊樂器銅鼓。此後,銅鼓向北傳入了四川邛都,向東傳入了貴州和廣西、廣東,向南傳入越南北部,向西傳入緬甸、泰國。銅鼓已流傳兩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區和眾多的民族中已相繼退出歷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遺蹟和歷史的回憶,只有一部分地區和民族還保存着使用銅鼓的古老習俗,成為銅鼓文化綿延千古的“活化石”。保留銅鼓文化活化石的地區有兩大塊:一塊是中國南部貴州黔南和廣西桂西北接壤的紅水河流域地區,這個地區往南延伸到雲南的文山、紅河地區,並伸入到越南西北部山區;另一塊是中南半島西北部,以緬甸東部撣邦高原與老撾、泰國交界的山區為中心,往北伸入中國雲南南部邊境。這兩大塊互相靠近,斷續銜接,歷史上都比較封閉。在這兩大塊銅鼓分佈區裏生活的壯侗語族的壯族、布依族、水族、侗族、泰族,苗瑤語族的苗族、瑤族,藏緬語族的彝族,孟一高棉語族的佤族、克木人,還有芒族、布標人等,都還使用銅鼓。中國還使用銅鼓的民族主要有屬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的壯族、布依族、傣族,屬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的侗族、水族,屬苗瑤語族苗語支的苗族,瑤語支的瑤族,屬藏緬語族彝語支的彝族,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的佤族。河池壯族使用銅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在這一地區使用冷水衝型銅鼓的僚人 [13] 

壯族銅鼓習俗民俗內容

壯族銅鼓習俗銅鼓形制

銅鼓為銅質體鳴樂器,是以銅為主要成分的銅、鍚、鉛合金為原料,採用泥模合範法或失蠟法成型鑄造而成。全身含面、胸、腰、足、耳五個部分。鼓身之上為胸,中段為腰,下段系足,腰間有兩對鼓耳。從外形上看,平面且園,胸突,腰束,足外張,中空無底,正放如墩,反置呈鍋形。銅鼓通體佈滿了各種花紋圖案,鼓面的中央有微突起之“光體”,周圍是細長如針或者呈鋭角型的光芒,稱之為“太陽紋”。演奏時敲擊鼓心光體,其音色粗獷、洪亮、渾厚、鏗鏘,顯得威嚴莊重。 [18] 

壯族銅鼓習俗使用場合

銅鼓在民俗節日、紅事(結婚、迎接貴客等)、白事(老人逝世、祭祖等)中均有使用,在不同的場合使用銅鼓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如當地壯族獨特而盛大的螞拐節中,銅鼓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樂器,壯族先民認為銅鼓是神器,敲打它就能夠向雷神祈求雨水,保佑當地人們風調雨順。而在白事場合,銅鼓也是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如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凡是年前過世的死者,其親屬都得為死者舉行一次隆重的祭典。這時,死者生前已嫁或已訂婚的女兒都得請來一組銅鼓,有幾個女兒就得請幾組銅鼓,這代表女兒女婿孝敬死者。屆時,幾組銅鼓同時敲奏,勢如雷怒風嘯,地動山抖,再加上陰幡陰傘隨風飄拂和孝子們的痛容哀淚,讓人頓時會產生一種悲痛之情。 [18] 

壯族銅鼓習俗演奏形式

壯族的銅鼓樂在演奏時普遍以四面銅鼓進行演奏,將其分為兩對,每對由一面一公鼓和一面母鼓組成,按音色的相近程度來配對。演奏之前要先搭一個長形架,用繩索將銅鼓系耳懸掛在上面,將鼓側懸於固定的架子上來進行演奏。懸掛的高度一般要齊於敲鼓手腰部為宜,因為過高敲起來手容易痠痛,過低則容易使腰痠脹不能持久。演奏時,鼓面同朝一方向,每面銅鼓後站一個人,右手握鼓槌,敲擊銅鼓鼓面的太陽紋,左手則持一小棒或小刀之類的硬物在鼓腰上均勻地敲打。在敲鼓腰時,四人敲的節拍必須一致,鼓腰每敲四下,鼓面就擊一錘。在敲擊鼓面時,每人敲擊的鼓點一般不在同一節拍上,敲擊的順序為一、三、二、四或者一、四、二、三,以第一面鼓敲擊的節奏速度為準。 [18] 

壯族銅鼓習俗文化特徵

特定的民族性
在河池西部、南部的紅水河流域中、上游地區,壯、民族羣眾一直沿襲着收藏、使用銅鼓和祭鼓的習俗,尤以在節慶中打銅鼓最為壯觀,故古人有“瑤壯俱尚銅鼓”記述。銅鼓文化歷經千年傳承,已在當地壯族羣眾的心中烙上深刻吉祥印記,成為抒發民族情感、攏聚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紐帶。
存續的民間性
無論是銅鼓的使用、收藏,還是相伴而生的民俗節慶活動,都是產生於民間、存活於民間,是當地壯民族羣眾生活的直接反映,是活在民間的古老文化。
穩定傳承性
銅鼓習俗自產生以來,儘管時間流逝、時代變遷,但其主要表現形式基本保持不變。壯民族羣眾依然視銅鼓為神聖的吉祥之物;銅鼓的管理、銅鼓演奏技藝一直在家族中佔有重要位置,家族或村寨指派有威信的成員收藏銅鼓,負責傳授演奏技藝,因而銅鼓習俗世代相傳,薪火不斷。 [14] 

壯族銅鼓習俗傳承保護

壯族銅鼓習俗傳承價值

壯族銅鼓習俗是以銅鼓的收藏、使用、崇拜為核心而形成的,其所包含的有關銅鼓來源、銅鼓功能、銅鼓崇拜、銅鼓民俗等都與使用壯民族羣眾的民族心理、生活習俗密切相聯,是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共同研究對象。 [14] 
壯族銅鼓習俗 壯族銅鼓習俗
銅鼓涉及礦冶、鑄造、聲學、歷史、藝術以及與之相關的科技史、考古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15] 

壯族銅鼓習俗傳承狀況

銅鼓是廣西推崇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與傳統民族文化一樣,銅鼓元素大多在當地民族區域的日常生活,或是民族歌舞中,旅遊業的發展,也為銅鼓文化傳承推波助瀾。雖然銅鼓是廣西的地方文化代表,但還沒能達到大眾的高度。
首先,民族地區多為落後地區,對於銅鼓設計的傳統運用不一定適應現代大眾的眼光。發展銅鼓文化藝術如果不運用一個新的觀點是難以符合推廣非物質文化的常態基準。
其次,傳統銅鼓多用於祭祀或歌舞,這一功能的侷限導致當今設計多以裝飾品或者打擊樂器為主要推廣形態。衍生品也多以銅鼓傳統紋樣為原型,極少結合新穎的設計形式。傳承形式的局域性會導致人們視覺領域單一,從而對銅鼓文化的興趣逐漸減弱。
最後,當下文化的多元化使得單一形式的銅鼓造型迷失了方向。在多數人看來,傳統與民族藝術不過是俗套的宣傳。對於銅鼓藝術的設計,缺乏大眾的潮流認同感。 [19] 

壯族銅鼓習俗傳承人物

韋真禮,壯族銅鼓習俗傳承人。 [8]  [17] 
陸運克,壯族銅鼓習俗第五批自治區級傳承人。 [9] 

壯族銅鼓習俗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壯族銅鼓習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壯族銅鼓習俗傳承基地為:東蘭縣長江鄉以及東蘭縣長樂鎮板登村、更樂村。 [2-3] 
2019年,河池市出台立法《河池市民間傳世銅鼓保護條例》,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20] 
2010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批准設立自治區級“河池銅鼓文化生態保護區”。 [16] 
2012年12月,國家文化部批准設立國家級“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 [1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保護單位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21] 

壯族銅鼓習俗社會影響

活動展覽
1999年12月9日,在河池市金城江區舉辦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 [4] 
2021年4月10日,壯族銅鼓參加由廣西科技廳(外國專家局)舉辦的“穿越時空的鼓聲”中華文化驛站之壯族銅鼓文化活動。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