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塔赫特蘇萊曼

鎖定
位於伊朗西北部的塔赫特·蘇萊曼的考古遺蹟位於火山區(volcanic mountain region)的一個村莊中。該遺蹟包括有部份重建於(蒙古)伊爾汗國(Ilkhanids)時期(公元13世紀)的襖教(拜火教)主聖堂(the principal Zoroastrian sanctuary)和薩珊王朝(Sasanian period)時期(公元6世紀和7世紀)奉獻給安哈希塔(Anahita)的神殿。該保護區具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拜火教主聖堂(the fire temple)、宮殿和整體結構對伊斯蘭教的建築(Islamic architecture)發展具有意義深遠的影響。
中文名
塔赫特蘇萊曼
外文名
Takhte Soleyman
所屬洲
亞洲
批准時間
2003年
所在國家
伊朗伊斯蘭教共和國

塔赫特蘇萊曼地理位置

塔赫特蘇萊曼地理
塔赫特蘇萊曼地理(2張)
塔赫特蘇萊曼的考古遺址在伊朗的西北部,北鄰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西與土耳其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阿富汗相連,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西南部為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贊德高地與查勒斯河,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和裏海,南面是阿拉姆特和特格汗姆山谷,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一片叫做西菏澤的原始大森林,約佔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部分地區的海拔超過了4000米。坐落於石灰岩平台上的塔赫特蘇萊曼一側有一個深達60多米的湖泊,湖泊的水是由綠色山谷高出一泉眼的水集中起來的。這一地區有着大片的山地,在原始森林的下面還曾經有冰川覆蓋,從1902年甚至更早些時候開始就吸引了眾多的探險者來到這裏。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衝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河。裏海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南岸屬伊朗。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的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乾燥少雨,寒暑變化大。西部山區多屬地中海式氣候。年降水量除西北部山區與裏海沿岸超過1,000毫米外,一般在50-500毫米之間。中央高原年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西南部地區與波斯灣中富有石油與天然氣,藏量居世界前列;另有銅、煤、鉛、鋅、重晶石、錳、硼砂等。主要城市有德黑蘭伊斯法罕設拉子馬什哈德克爾曼大不里士等,各地有眾多古蹟。

塔赫特蘇萊曼遺產資料

遺產名稱:塔赫特蘇萊曼(Takht-e Soleyman)
入選時間:2003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i)(iv)(vi)
地理位置:N36 36 14 E47 14 06
遺產編號:1077

塔赫特蘇萊曼遺產描述

塔赫特蘇萊曼的考古遺蹟位於伊朗西北部火山區的一個村莊中。該遺蹟包括有部份重建於(蒙古)可汗尼德時期(公元13世紀)的襖教(拜火教)主聖堂和薩桑王朝時期(公元6世紀和7世紀)奉獻給安哈希塔的神殿。該保護區具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拜火教主聖堂、宮殿和整體結構對伊斯蘭的建築發展具有意義深遠的影響。2003年,塔赫特蘇萊曼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i)(iv)(vi),比索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塔赫特蘇萊曼是一個傑出的皇家建築羣,加入了薩桑人創造的主要建築元素,和諧的構圖靈感來自他們的自然環境。
遴選依據標準(ii)薩珊王朝建築的特點和基本要素學不僅深刻影響了塔赫特蘇萊曼的建築設計,同時對伊斯蘭教地區宗教建築的發展和其他文化領域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遴選依據標準(iii):塔赫特蘇萊曼的整體設計體現了兩千五百年以來該地區對火和水的崇拜。塔赫特蘇萊曼薩桑城進一步豐富了該遺址的考古遺產,目前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發掘;
遴選依據標準(iv):塔赫特蘇萊曼是索羅亞斯德教的教徒避難所的典型代表,是薩桑王朝富麗堂皇建築特點的統一,堪稱薩桑王朝建築的原型;
遴選依據標準(vi):作為索羅亞斯德教的教徒的主要避難所,塔赫特蘇萊曼成為了連接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論的宗教地區。這個地方有着許多重要的象徵性意義,是遠古信仰融合以及聖經原型和神話傳説的見證,它的存在遠遠早於索羅亞斯德教的誕生。

塔赫特蘇萊曼社會評價

塔赫特蘇萊曼的考古遺址在伊朗的西北部,坐落於一個火山地區的山谷中。這一遺址包括了索羅亞斯德教避難所的主要部分,伊爾汗國(蒙古)十三世紀重建地區的一部分,以及薩桑時代(六到七世紀)一些屬於阿納海塔的廟宇,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其中火廟宮殿的設計,以及總體的佈局都對伊斯蘭教建築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3] 

塔赫特蘇萊曼遺產介紹

從美吉時代開始,塔赫特蘇萊曼這個所羅門的寶座就養育了被人們尊崇的神聖的各施奈普湖。歷代王朝對它都有不同的稱呼,一些學者叫它帕拉斯帕的帕提亞城,不過這個稱謂現在還沒有被確認。對薩桑尼迪亞人而言它是基斯,對阿拉伯人而言它是什斯,對蒙古人而言它是一個桑特瑞斯的征服者。塔赫特蘇萊曼的遺址位於一個薩桑尼迪亞東南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山谷中。薩桑尼迪亞湖周圍的巨大石頭城牆和38個瞭望塔建成於公元前三世紀,薩桑尼迪亞王在凱特斯芬進行加冕儀式的時候,也就是今天的巴格達附近。薩桑尼迪亞王徒步來到他教徒們永恆的避難所,來接受這神聖的授權儀式,雖然今天沒有留下任何遺蹟,但是那聖火之光卻延續至今。
整個的塔赫特蘇萊曼遺址建立在一片高於周圍地面20米的高地上。現在所有已經變成廢墟的建築都曾經建立在一個橢圓形圍牆之中,其中外牆厚5米,高14米,全長1200米,有38個圓錐形的瞭望塔。外牆從薩桑時代就已經開始破落了。在伊犁坎迪亞時期一道新的城牆開始修建了。在伊科漢那地區,建成了一個新的連接原來南部地區的通道。在橢圓形的城牆裏面有兩個不同軸心的廣場形區域。在南廣場的中心是一個湖,北廣場的中心是一個古老的火廟,另有38個圓錐形的瞭望塔。埃衞誒恩-伊-霍斯羅在這個湖的西北方向,在它的南面是埃衞誒恩伊加拉巴伊霍斯羅。遺址外牆從薩桑時代就已經開始破落,塔赫特蘇萊曼在公元前624年被羅馬人征服的時候就整個被破壞掉了。從阿契美尼德帝國時代,每位國王登基時都需要到這裏進行祭祀,公元651年以後伊斯蘭化以及蒙古化期間,當地人稱其為所羅門王的寶座,因此躲過了歷次戰亂,該要塞使用的年代超過了1300年之久。
薩桑王朝最偉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塔赫特蘇萊曼是薩桑王朝拜火教的祭火壇。薩珊王朝是最後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建於公元224年,亡於651年。薩桑王朝的居民稱薩桑王朝為埃蘭沙赫爾或埃蘭 。薩桑王朝取代了被視為西亞及歐洲兩大勢力之一的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及後繼的拜占庭帝國共存了超過400年。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了薩桑王朝。薩桑王朝一直統治到阿拉伯帝國入侵,伊嗣俟三世被迫逃亡為止。薩桑王朝統治時期的領土包括當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敍利亞、高加索地區、中亞西南部、土耳其部分地區、阿拉伯半島海岸部分地區、波斯灣地區、巴基斯坦西南部,控制範圍甚至延伸到印度。古典時代晚期的薩桑王朝被認為是伊朗或波斯其中一個最重要及最有影響力的歷史時期。薩桑王朝統治時期見證了古波斯文化發展至巔峯狀態,影響力遍及各地,對歐洲及亞洲中世紀藝術的成形起著顯著的作用。
塔赫特蘇萊曼是迄今為止出土的規模最大的薩桑王朝時期的建築,它是公元6世紀薩桑王朝末期最偉大的集宗教、政治、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座落於距蘇萊曼之獄3公里,在巴爾卡什山南麓海拔3000米綠色山谷中的烏魯米耶湖的東南部。
建築風格
薩桑王朝建築的特點和基本要素學不僅深刻影響了塔赫特蘇萊曼的建築設計,同時對伊斯蘭教地區的宗教建築的發展和其他文化領域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塔赫特·蘇萊曼的整體設計體現了2500年以來該地區對火和水的崇拜。塔赫特蘇萊曼是薩桑城繁榮的延續,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發掘;塔赫特蘇萊曼是索羅亞斯德教的教徒避難所的典型代表,是薩桑王朝富麗堂皇建築特點的統一,堪稱薩桑王朝建築的原型。
作為索羅亞斯德教的教徒的主要避難所,塔赫特蘇萊曼成為了連接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論的宗教地區。這個地方有着許多重要的象徵性意義,是遠古信仰融合以及聖經原型和神話傳説的見證,它的存在遠遠早於索羅亞斯德教的誕生。
位於伊朗西北部的塔赫特蘇萊曼的考古遺蹟位於火山區的一個村莊中。該遺蹟包括有部分重建於(蒙古)可汗尼德時期(公元13世紀)的襖教(拜火教)主聖堂和薩桑王朝時期(公元6世紀和7世紀)奉獻給安那希塔(Anahita)的神殿。該保護區具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拜火教主聖堂、宮殿和整體結構對伊斯蘭的建築發展具有意義深遠的影響。
從美吉時代開始,塔赫特·蘇萊曼這個所羅門的寶座就養育了直到今天依然深不見底,依然被人們尊崇的神聖的各施奈普湖。歷代王朝對它都有不同的稱呼,一些學者叫它帕拉斯帕的帕提亞城,不過這個稱謂現在還沒有被確認。對薩桑尼迪亞人而言它是基斯,對阿拉伯人而言它是什斯,對蒙古人而言它是一個桑特瑞斯的征服者。
考古價值
塔赫特蘇萊曼的考古遺址坐落於一個火山地區的山谷中。這一遺址包括了索羅亞斯德教避難所的主要部分,伊犁坎迪亞(蒙古)十三世紀重建地區的一部分,以及薩桑時代(六到七世紀)一些屬於阿納海塔的廟宇,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其中火廟宮殿的設計,以及總體的佈局都對伊斯蘭教建築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考古學研究發現在火廟的周圍有許多硬幣、瓦片、銅製炊器(伊斯蘭教時期的遺留物)。蘇萊曼之獄由一些史前遺蹟和米底人神廟等組成,塔赫特蘇萊曼是一個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歷史遺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