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塔特斯河戰役

鎖定
塔特斯河戰役,是公元前309年的高加索地區發生的一次博斯普魯斯王國內戰,雙方都僱傭了大量斯基泰人僱傭軍。最後,國王塞西羅斯二世率領王軍打敗了叛軍,奪取勝利。然而塞西羅斯二世隨即在追殺叛軍時戰死,王國落入其叛亂的弟弟埃梅羅斯手中。
名    稱
塔特斯河戰役
發生時間
公元前 309年
地    點
黑海東岸塔特斯河附近
參戰方
博斯普魯斯王國與叛軍
結    果
王國軍獲勝
主要指揮官
塞西羅斯二世,曼尼斯庫斯;埃梅羅斯
普里坦尼斯

塔特斯河戰役簡述

塔斯特河戰役 塔斯特河戰役
公元前309年的高加索地區,兩支風格迥異的軍隊在塔特斯河畔遭遇。三位希臘王子為了自己的繼承權與身家性命,不惜藉助遊牧部族的力量,捉對廝殺。但決定戰役進程的力量,並非傳統的希臘式軍隊,而是整個北境的主宰者——斯基泰人

塔特斯河戰役希臘王國

克里米亞半島及周邊地區曾經有大量的希臘城市 克里米亞半島及周邊地區曾經有大量的希臘城市
位於當代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自古以來就與遙遠的希臘地區,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無論是上古邁錫尼文明的建立者,還是後來城邦時代的公民先祖,都從這裏出發,進入希臘本土,創造出讓後人讚歎不已的文明。
早在荷馬史詩誕生的古希臘黑暗時代,就有希臘地區的冒險家和商人,不辭辛勞的航海到此地。由於希臘本土地區的平原破碎隔絕,定居點的居民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勢必出海尋找更多資源和土地。烏克蘭南部地區的小麥產區、富饒牧場,以及高加索山區的金礦,都深深吸引着希臘先民。著名的金羊毛傳説,就誕生在這個時代。
古希臘神話中來黑海東岸尋找金羊毛的伊阿宋與朋友們 古希臘神話中來黑海東岸尋找金羊毛的伊阿宋與朋友們
到了公元前7世紀,力量壯大起來的希臘人,開始逐步向海外進行殖民活動。富饒的克里米亞半島,自然就是其中一個優質選項。一系列的希臘城市,開始沿着黑海海岸崛起。在不長的時間內,整個黑海地區,就成為了一個希臘冒險家們的內海。以至於當時的希臘文人,會以住在池塘周圍的青蛙來自嘲。
在這些蝸居池塘周圍的青蛙中,最大的一隻莫過於博斯普魯斯王國。這個王國在兼併了數個勢力微小的希臘城邦後,成為了橫跨刻赤海峽兩岸的地區小強。
城邦時代 黑海成為了希臘人的內海 城邦時代 黑海成為了希臘人的內海
古典時代的航海大都需要貼着海岸,在一個個港口間進行短駁。所以,控制了刻赤海峽,也就等於同時控制了烏克蘭農牧產區、北方奴隸貿易與高加索金沙輸出的十字路口。希臘本土著名的大都會雅典,就一直依靠克里米亞輸入的小麥來維持繁華城市的人口。其作用,無異於斯巴達人依靠西西里的糧產,羅馬帝國依賴埃及哺育是一樣的。反過來,來自南方地中海世界的橄欖油、手工藝品與武器,也需要經過這裏,在黑海各地轉手。
正是靠着國力基礎,博斯普魯斯王國並沒有像很多希臘城市一樣,屈居於內陸蠻族的壓迫。王國本身還大量招募非希臘裔士兵為自己打仗。住在王國邊界周圍的遊牧民族斯基泰人,就是其中主力。這些外族傭兵既是希臘人抵禦外患的生力軍,也是國王對內施展獨裁權勢的威懾基礎。
分佈在刻赤海峽兩岸的博斯普魯斯王國 分佈在刻赤海峽兩岸的博斯普魯斯王國

塔特斯河戰役叛亂者遊牧大軍

克里米亞當地出土的古希臘軍人雕像 克里米亞當地出土的古希臘軍人雕像
公元前310年,統治博斯普魯斯王國58年之久的老國帕裏薩德斯一世王病死,王位傳到了他的大兒子塞西羅斯二世手裏。但在沒有嚴格長子繼承製的古希臘世界,這樣的安排並不萬無一失。老國王的次子埃梅羅斯和另一個王子普里坦尼斯選擇叛亂。
由於手中沒有實權和軍隊,兩位叛亂的王子只能逃離克里米亞,進入王國的東部地區。在繼續逃亡到高加索的內陸山區後,兩人通過王子身份,很容易的就獲得了斯基泰人的支持。歷史上,博斯普魯斯王國的軍隊,經常由這些世界上最早的遊牧文化創造者來擔任。所以,他們對於使用外族部隊,沒有任何的道德負擔。在即將開始的戰爭中,也不會因不熟悉遊牧軍隊,而在指揮時感到不知所措。
斯基泰人的分佈非常廣泛 斯基泰人的分佈非常廣泛
斯基泰人崛起於歷史長河中的時間,恰巧與城邦時代的希臘人基本一致。兩個在生存方式上,有着巨大差異的印歐語族羣,一直在烏克蘭南部等地有着密切交流。
儘管斯基泰人是歷史上所有遊牧文化的奠基者,卻並不完全依靠遊牧經濟來過活。就像善於航海經商的希臘人,不可能放棄唾手可得的土地收益。斯基泰人也會在適合的地區,建造城市,耕作土地。克里米亞希臘人出口到地中海地區的小麥,大部分就來自斯基泰人的地盤。後者雖然是草原上的遊牧之王,也一直依靠出口糧食來增加收入。這在遊牧民族的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孤例。
斯基泰人的騎兵部隊 斯基泰人的騎兵部隊
斯基泰人也一直以強大的騎兵部隊,聞名於古代世界,也奠定了歷史上所有遊牧民族軍隊的作戰風格。
他們的輕裝騎射手,經常以快速靈活的襲擾戰術,讓定居民族的軍隊,無所適從。他們曾經入侵伊朗兩河地區,讓縱橫各地的亞述人波斯人,屢屢吃虧。著名的的斯基泰複合弓與使用者一起,獲得了很多定居民族的肯定。波斯帝國就長期招募斯基泰人為自己作戰。雅典人也在波希戰爭後,引進了斯基泰奴隸弓箭手。
迄今為止出土最為完整的一把斯基泰複合弓 發現於中國的新疆 迄今為止出土最為完整的一把斯基泰複合弓 發現於中國的新疆
但對於出身高貴的斯基泰貴族武士來説,弓騎兵的襲擾並不是問題。這些遊牧集團中的菁英,不僅裝備着保護全身的鱗片甲,連胯下的戰馬都經常裝備半身馬甲。戰鬥中,他們經常策馬衝鋒,從正面擊垮對手。如果對方的步兵抵抗激烈,他們也可以使用攜帶的弓箭和標槍,繼續摧殘對手的意志。在遭遇同樣裝備重甲的同行時,標誌性的尖頭戰斧,就是他們破甲制敵的神器。
斯基泰人的重騎兵部隊 斯基泰人的重騎兵部隊
但你或許想不到的是,斯基泰的軍隊中一樣存在大量的步兵部隊。除了騎兵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下馬步戰。很多斯基泰人,常常以步兵形象,出現於對手面前。在著名的波希戰爭中,這些使用複合弓與尖頭戰斧的遊牧步兵,一度讓裝備精良的希臘重步兵都無法抵擋。他們的前排武士,還會使用一人高的大盾牌來掩護自己。這對於同樣裝備大量弓箭的對手而言,是非常有效的。
埃梅羅斯和普里坦尼斯就帶着這樣一支軍隊來奪取王國大權。號稱多達20000騎兵與22000步兵的斯基泰軍隊,在誰看來,都是不容易對付的強手。
斯基泰的騎兵與步兵 斯基泰的騎兵與步兵

塔特斯河戰役遊牧戰術的較量

博斯普魯斯王國的希臘騎兵與斯基泰騎兵 博斯普魯斯王國的希臘騎兵與斯基泰騎兵
剛剛繼位的塞西羅斯二世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在兩個弟弟逃亡後,就備組建了一支平叛部隊。
博斯普魯斯王國的軍事傳統,讓他同樣倚重斯基泰人為自己打仗。由於斯基泰人的部落與羣體,分佈非常廣泛。所以,在不同地域內,完全可以召集到互不統屬的力量。這些斯基泰人也不會因為語言文化上的類同,而不敢為了金錢,對同胞大打出手。塞西羅斯二世就依靠王國原有的僱傭軍和新招募的有生力量,湊出了號稱有10000騎兵和20000步兵的軍隊。
但僅僅依靠這些邊境部落,恐怕還不足以同弟弟們的遊牧大軍抗衡。塞西羅斯又利用王國的金庫,招募了2000希臘僱傭軍和2000色雷斯輕步兵。前者往往來自黑海各地的希臘城市,早就習慣了伯羅奔尼撒戰爭以來的僱傭兵戰爭市場。後者同樣廣泛分佈在黑海西岸與南部,被各方勢力輪流僱傭。
博斯普魯斯人同樣也招募了一些希臘僱傭兵 博斯普魯斯人同樣也招募了一些希臘僱傭兵
完成集結後的博斯普魯斯軍隊,跨過刻赤海峽,從王國東部發起主動進攻。在跨過了具體位置已不可考的塔特斯河後,他們實際上已經侵入了當地斯基泰人的領地。塞西羅斯利用河流掩護全軍的後方,並建立起了設防的營地,等待對手來攻。
謀逆者與他們的斯基泰盟友自然傾巢出動,決心在雙方的邊境完成戰鬥。他們按照傳統的斯基泰遊牧戰術,將全軍分為三個部分,兩翼步兵-中路騎兵。普里坦尼斯率領據説多達20000的斯基泰騎兵坐鎮全軍中央,埃梅羅斯則擔任了左翼步兵的指揮。
雖然軍隊來源比較複雜,但塞西羅斯也以傳統的斯基泰遊牧戰術來佈置戰陣。2000希臘重步兵被放置在右翼位置,外側是擔任掩護的2000色雷斯輕步兵。他的僱傭軍司令曼尼斯庫斯,負責指揮這一側的戰鬥。左翼則由斯基泰步兵擔任主力,但在他們的外側,特意安排了一隊騎兵負責掩護。塞西羅斯自己則與大部分斯基泰騎兵一起組成了全軍的中路。儘管數量處於劣勢,他手下卻有一支裝備精良的希臘式騎兵部隊。
兩軍都按照傳統的斯基泰戰術佈陣 兩軍都按照傳統的斯基泰戰術佈陣
戰鬥在雙方的斯基泰複合弓齊射下開始。塞西羅斯與普里坦尼斯同時指揮騎兵,發起衝鋒。兩支裝備與作戰風格完全一樣的部隊,瞬間碰撞在一起。前排中心位置的重騎兵們以長矛相互刺殺,盾牌格擋對方的猛擊。不少人在長矛折斷後,換上尖頭戰斧,給予驚魂未定的對手以致命一擊。大量的輕騎兵則在他們兩側,張弓對射。博斯普魯斯軍隊雖然騎兵更少,但卻有更多的重騎兵力量。塞西羅斯麾下的希臘騎兵們,身穿胸甲與頭盔,堅決以密集隊形進行突擊。在他們的努力下,普里坦尼斯的斯基泰騎兵開始向後撤退。
兩軍斯基泰騎兵在戰線中路的較量 兩軍斯基泰騎兵在戰線中路的較量
叛軍的右翼此時也壓力不小。他們首先需要面對同出一門的博斯普魯斯左翼步兵,還要提防外側的騎兵部隊。兩夥斯基泰人隔着一人高的大盾牌,用複合弓射擊對手。接着又是在這道木牆兩側,以長矛和戰斧相互啄擊對方。叛軍的人數依然佔有,但卻需要不斷停下來防禦騎兵的襲擾,無法發揮數量優勢。這一側的戰鬥,也就陷入僵持。
戰鬥中斯基泰的步兵成功壓制了對面的希臘人和色雷斯人 戰鬥中斯基泰的步兵成功壓制了對面的希臘人和色雷斯人
埃梅羅斯指揮的叛軍左翼,卻在戰鬥中進展神速。據稱足有10000人的斯基泰步兵,用強大的複合弓火力,壓制了對面的數千僱傭軍。不少弓箭手還繞道側翼,射擊缺乏盔甲的色雷斯輕步兵。隨後的近身肉搏中,斯基泰人依然從較弱的色雷斯人這邊下手。在逐步擊潰輕裝對手後,非常容易的威脅到了希臘重步兵的側翼。整個博斯普魯斯軍的右翼,就這麼被不斷壓迫向後。
塞西羅斯二世的及時迂迴 拯救了他的軍隊 塞西羅斯二世的及時迂迴 拯救了他的軍隊
關鍵時刻,正在追逐普里坦尼斯的塞西羅斯二世,帶着騎兵部隊向右轉,迂迴到了埃梅羅斯的左翼步兵身後。原本佔據優勢的叛軍左翼,突然遭到了對方騎兵的背衝攻擊。原先還節節敗退的僱傭軍,也趁勢反動反撲。在前後兩個方向的重壓下,埃梅羅斯的斯基泰步兵們,終於崩潰了。
克里米亞地區的斯基泰騎兵與希臘重步兵 克里米亞地區的斯基泰騎兵與希臘重步兵

塔特斯河戰役劇情反轉

斯基泰人的軍隊 絕非只有騎兵組成 斯基泰人的軍隊 絕非只有騎兵組成
塔特斯河戰役,是人類歷史上對於遊牧戰術的第一次詳細記載。在這場希臘王子的權力交鋒中,斯基泰軍隊成為了決定歷史進程的主力。斯基泰遊牧戰術的優點,也在這場戰役中,有了極佳的體現。
作為以騎兵為軍隊主力的遊牧勢力。斯基泰戰術的精髓就在於以步兵在兩翼壓陣,為騎兵作戰,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空間。這種戰術也在後來逐步向外擴散。
斯基泰人的步兵同樣在塔特斯河戰役中,表現出色。雖然他們一直被光芒四射的騎兵同行們掩蓋,但終究在歷史記載的字裏行間繼續,發光發熱。後來的許多遊牧強權,也會在條件允許或局勢所迫時,發展步兵力量。但這些後世的遊牧步兵,往往就沒有斯基泰先輩們的光輝戰績了。
正在衝鋒陷陣的斯基泰重騎兵 正在衝鋒陷陣的斯基泰重騎兵
塔特斯河戰役也並非博斯普魯斯王國內戰的結束。兩位叛亂的王子在亂軍中逃出,跟隨潰軍一起,躲入了斯基泰人的都城錫拉塞納城。這座城市選址精妙,外圍有較深的河水環繞,城市入口又有要塞和山林拱衞。塞西羅斯二世花了很長時間進行圍攻,卻在一次總攻中被守軍打死。埃梅羅斯得以重整旗鼓,最終奪取了博斯普魯斯王國的王位。
鼎盛時期的博斯普魯斯王國 鼎盛時期的博斯普魯斯王國
在這位謀逆者的統治下,博斯普魯斯王國達到了歷史上的最強盛時期。在之後的幾百年裏,這個王國也一直在各方強權與帝國的影響下,艱難生存。直到公元4世紀,才在匈人部落的攻擊下,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