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報國寺

(福建金饒山報國寺)

鎖定
報國寺,俗稱上饒寺或饒山寺,坐落在福建省建寧縣金饒山麓,始建於樑龍德年間(921年),建築面積1368平方米, [1] 
中文名稱
報國寺
地理位置
福建金饒山半山腰
別    名
金饒寺
建造時間
樑龍德年間(公元921年

報國寺寺廟簡介

報國寺,俗稱上饒寺或饒山寺,坐落在金饒山麓,始建於樑龍德年間(921年),建築面積1368平方米,寺內建有天 王殿,大雄寶殿、禪房、地藏樓、觀音樓等,共13廳64間,建築典雅、莊嚴肅穆,檐柱走廊均系精雕細刻,古色古香,精緻優美,是少有的古代宮殿式建築。因年代久遠,厲經劫難,特別是1984年遭泥石流衝擊,整座寺廟幾瀕頹廢。後經人民政府拔款,社會團體及熱心人士捐助整修。

報國寺重修時期

1987年1月1日北美佛教協會 會長廣賢法師回國現光,復返闊別30餘年的祖廟報國寺朝拜,並捐贈人民幣一萬元,作為修繕及重塑佛像之用,現己修葺一新,重放異彩,可供遊覽觀光。

報國寺佈局結構

報國寺,位於建寧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金鐃山半山中,始建於後梁龍德三年(923),初名金鐃寺,清光緒年間改為報國寺。全寺建築面積1368平方米。寺院外有護 寺圍牆,內有大廳、正廳、禪房、地藏樓、觀音樓,共13廳64間,大廳為天王殿,正廳為大雄寶殿,皆畫棟雕樑,四面壁畫,其結構別具一格。殿上有一尊高達 6米的釋迦牟尼佛像,及十八羅漢等佛像35尊。報國寺初建時有8景:白蓮池、紅芍圃、虎溪橋、蟾窟井、龍鱗松、鐵線梅、翠蒲澗、白玉峯。1984年,山 崩,泥石流沖塌正廳,政府撥款和團體民眾捐款修葺。

報國寺對外開放

報國寺,1986年經批准對外開放。
1989年12月又毀於火,後又重建。
福建金饒山報國寺,早於建寧置縣,為建寧縣最大的寺院,是佛教界被稱為“彌勒應世、玄奘再生”的慈航大法師之故里。 [1] 

報國寺規模之大

報國寺建築規模宏大,建築結構獨特新穎,氣勢雄渾壯觀,主體建築分三個層次,由山門、牌樓進入依次為天王殿、天井、大雄寶殿、法堂,兩旁為附屬建築、左邊為地藏殿、客廳等,右邊觀音殿、客廳、藏經樓等,又建有居士林、遊客中心及高達9.8米的滴水觀音。
福州鼓山湧泉寺初建時,曾模仿報國寺建築風格。李杜詩云:“金鐃古寺何崔巍,瓊宮寶闕懸蒼崖。”報國寺背靠金鐃山,四周峯巒疊嶂、林木葱鬱,白石頂、龍王巖寺、仙人池、金鐃晴雪、千姿石林、雌雄雙瀑、紅白石溪、坪崗古村等景觀把報國寺簇擁其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