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報國寺

(北京市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報國寺(Baoguo Temple),又稱雙松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報國寺前街1號,始建於遼代,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1997年闢為報國寺收藏市場對外開放 [4-5]  [9] 
報國寺坐北朝南,現存中、西兩路建築羣,中路四進院落、西路六進院落,單體建築總計34棟,總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顧亭林祠坐北朝南,位於寺院西側,三進院落,院落東南隅設磚門樓,門上石匾刻有篆書“顧先生祠” [1]  [4]  。報國寺曾作為北京城較大的廟市和花市,對研究清康熙年間的文俗文化有重要意義 [9] 
1984年5月24日,報國寺及顧亭林祠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06年5月25日,報國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報國寺
外文名
Baoguo Temple
地理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報國寺前街1號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314-3-17
建築面積
約 3000 m²
別    稱
雙松寺

報國寺歷史沿革

遼代時期,始建報國寺 [4] 
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憲宗遵太后之命於報國寺原基址上敕建新廟,改稱慈仁寺。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慈仁寺大部分建築受地震影響坍塌。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慈仁寺,改稱大報國慈仁寺。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翰林院編修何紹基張穆等人在報國寺西小院修建顧亭林祠。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在報國寺內設壇,後毀於德軍的炮火。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修復報國寺、顧亭林祠。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報國寺第一進院正殿改建為昭忠祠。
民國十年(1921年),顧亭林祠再次重修,並增建為五進院落。
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在報國寺設立軍需庫。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寇投降後,報國寺作為國民黨政府河北田賦糧食管理處所屬糧庫之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報國寺劃歸糧食部和商業部使用,之後也曾歸屬糧食部管理。
1969年,北京金屬熔鍊廠在報國寺內建廠,寺內廟宇等建築一度成為該廠的生產車間、倉庫等。
1982年,報國寺交付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中國商報社和中國商業出版社等單位使用。後投資維修報國寺。
1989年,報國寺修復工程開始。
1997年,報國寺修復工程完畢,后辟為“報國寺文化市場”。同年6月,報國寺向社會開放 [5] 
199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資修復報國寺 [4] 
1997年,報國寺闢為報國寺收藏市場 [9] 
2015年,報國寺收藏市場啓動升級改造 [12] 
2020年,報國寺收藏市場關閉,恢復為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 [8] 
2022年4月,報國寺大雄寶殿進行保護性修繕 [6] 

報國寺建築格局

報國寺
報國寺(15張)
報國寺坐北朝南,現存中、西兩路建築羣,中路四進院落、西路六進院落,單體建築總計34棟,總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 [1]  [4] 
顧亭林祠坐北朝南,位於寺院西側,五進院落,院落東南隅設磚門樓,門上石匾刻有篆書“顧先生祠” [1]  [4] 

報國寺主要建築

報國寺中路建築

報國寺山門
報國寺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前出廊,硬山頂調大脊,筒瓦屋面 [4] 
報國寺山門 報國寺山門
一進院正殿
第一進院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懸山頂,筒瓦屋面。殿前東西兩側各有龜趺石碑一通,東為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御製大慈仁寺碑”;西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御製重修報國寺碑” [4]  [5] 
第一進院正殿 第一進院正殿
天王殿
天王殿為第二進院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七檁,懸山頂。殿前東西兩側各有石碑一通,西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十月的“御製大慈仁寺碑”。東、西配殿各五間 [4]  [5] 
天王殿 天王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為第三進院正殿,又稱昭忠祠,面闊九間,進深七檁,歇山頂,筒瓦綠剪邊屋面,殿前建有寬大的磚石月台。東、西配殿各五間,懸山頂。殿前西側有一通石碑,碑面字跡不清,石碑與碑座石料有明顯差異,碑額與碑身相接處有明顯的修復痕跡,且為非龜趺的傳統規制 [4]  [5]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後殿
後殿為第四進院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懸山頂。東、西兩側各有朵殿三間,進深七檁,硬山頂。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三間,形制與朵殿相同 [4]  [5] 
毗盧閣
毗盧閣為第五進院正殿,閣外通廊環形一週,可眺望西山遠景,現已無存 [5] 

報國寺顧亭林祠

一進院
第一進院正房五間,南房三間,帶西耳房一間 [4] 
二、三進院
第二、第三進院形制相同,均為正房三間,帶西耳房一間,西配房三間,建築均為硬山頂過壟脊,合瓦屋面 [4] 

報國寺歷史文化

報國寺相關人物

  • 顧炎武
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字寧人,江蘇崑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被尊稱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清順治和康熙年間,顧炎武曾多次寓居報國寺內 [5] 

報國寺傳説軼事

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憲宗遵母后之命於報國寺原基址上敕建新廟。據《北京文史資料精選·宣武卷》載:“現在廟內尚有成化二年碑。從碑文來看,寺院的興建,是明憲宗為其母祝禧而建。有碑文:‘今即宣武門外撤舊建佛寺而新之。發內庫之金以市材鳩工;不數月而告成焉……乃原聖母之志,名曰大慈仁寺,廣渡僧眾,俾居其中,祝禧迎貺……’但這僅僅是建寺的表面理由,而其真正的建寺原因,是為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而建。”寺廟建成後,孝肅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在此出家,明憲宗就把這位舅舅任命為方丈 [5] 

報國寺活動

1997年,報國寺舉辦第一屆全國錢幣博覽會 [9] 
2015年9月22日,報國寺舉辦由中國收藏家協會全國紙製品收藏聯盟、中國商業聯合會收藏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首屆彩票精品展示交流會” [11] 
2021年8月25日至9月25日,報國寺舉辦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大北京、新場景、微旅行——只為找到你2021北京微旅行線路徵集活動” [10] 
2022年4月23日至29日,報國寺舉辦“初心如磐——韓珍明百份入黨志願書收藏展” [7] 

報國寺文物價值

報國寺曾作為北京城較大的廟市和花市,對研究清康熙年間的文俗文化有重要意義 [9] 

報國寺文物保護

1984年5月24日,報國寺及顧亭林祠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06年5月25日,報國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報國寺旅遊信息

報國寺地理位置

報國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報國寺前街1號。

報國寺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5、6、19、38、40、50、57、76、78、109、133、381、676路公交車,在廣安門內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距離報國寺約3.4千米,駕車約14分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