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執着

(漢語詞語)

鎖定
執着(拼音是zhí zhuó)是一個漢語詞彙,也作“執著”。
原為佛教用語。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脱。 後泛指固執或拘泥,亦指對某種事物追求不捨。 [2] 
中文名
執着
外文名
persistent consistent
拼    音
zhí zhuó
反義詞
易變、動搖、善變、多變

目錄

執着釋義

1.佛教用語。
佛教裏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脱。
2.泛指固執或拘泥,亦指對某種事物追求不捨。

執着出處

百喻經·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諸外道見是斷常事已,便生執著,欺誑世間作法形象,所説實是非法。” 唐 白居易 《傳法堂碑》:“凡夫無明,二乘執著。”
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只怕 雷橫 執着,不會周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沒個做圓活處。”
茅盾 《關於》:“對於人生的熱愛,對崇高理想的執着,這也是對的。” [1] 
《大般若經》卷七一:“能如實一切法相而不執著故,複名摩訶薩。”
《菩提心論》:“凡夫執着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眾生虛妄的“執著”是很多的,主要是“我執”和“法執”。簡單地説:“我執”就是固執常一不變的主宰之“我”,從而產生種種“我見”。“法執”就是固執外境實有,從而產生虛妄分別的“法見”。後亦以“執著”謂固執而不知變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