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垣

(漢語詞彙)

鎖定
城垣,漢語詞彙。拼音:chéng yuán 釋義:是指中國古代圍繞城市的城牆。其廣義還包括城門、城樓、角樓馬面還有甕城。
中文名
城垣
外文名
City wall
拼    音
chéngyuán
詞    義
指中國古代時候圍繞城市的城牆
讀    音
chéng yuán

城垣釋義

城牆

城垣出處

《史記·孝景本紀》:“ 上庸 地動二十二日,壞城垣。”

城垣例句

城牆。
宋 曾鞏 《繁昌縣興造記》:“﹝ 繁昌 ﹞無城垣,而濱 大江 ,常編竹為障以自固。” [1]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四回:樊城周圍,白浪滔天,水勢益甚,城垣漸漸浸塌,男女擔土搬磚,填塞不住。 [2]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一》:“ 普定 城垣峻整,街衢宏闊。”
福惠全書·卷二二·保甲部·城廂防守》:更有州縣近城垣之處,內有高阜小山,外有曠僻無人之地,恐宵小從此出入。 [3] 
徐遲 《財神和觀音》:“現在花藍隊沿着一個城垣似的高牆走,高牆裏面又是一個城垣似的高牆。”

城垣歷史沿革

最早的城牆遺址發現於河南淮陽平糧台和登封王城崗,屬龍山文化,當時可能已進入了奴隸社會。以後直到封建社會結束,各地城市絕大多數都建有城牆。城門和城牆轉角處的牆體常加厚,稱為城台和角台,其上的建築稱城樓和角樓。馬面是城外附城而築的一座座墩台,戰時便於夾擊攻城敵人,有時在城門外三面包築小城,以加強城門處的防衞,稱為甕城。
城垣 城垣
古代城牆多為土築,僅在城台、城角表面包磚,宋元時由於火炮的應用,才逐漸在全部城垣外表包磚,明代各大小城市均普遍包磚。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守備圖所畫箭道城,已表現了城樓、角樓和馬面。敦煌莫高窟壁畫由北朝至唐宋,都畫出了大量城垣形象。現存比較完整的城垣為西安和南京,均建於明初。1986年《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自癸卯霖潦之後,城垣頹圮,城樓雉堞崩剝殆盡。”

城垣歷史相關

[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的城垣圖像]
城台、城樓和角台、角樓建在城垣的關鍵部位,具有軍事防衞的意義,但它們的平面突出在城牆以外,體型高聳在城牆以上,打破了大段平直城牆的單調,所以也具有審美意義。它們是城垣重點藝術處理部位,木結構的城樓、角樓與磚或土築的城牆形成了形象、色彩、材料和處理手法的豐富對比。它們的高大體量更引人注意,是城內外周圍環境的構圖中心和大街的對景。
城門洞的形制在南北朝以前主要是方首,用單層木過樑;唐宋至元時洞頂呈中平邊斜的三折形,木過樑為上下兩層,可見於敦煌壁畫和宋代卷軸畫,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明清以後門洞普遍用磚砌築,成半圓拱形。古代主要城門常有3個門洞,唐長安城南牆正門明德門有5個門洞。由於門洞數的加多,城台和城樓也隨之加大加高,從而更為雄偉,增強了磅礴氣勢。

城垣福建省福州市

羅源城垣
明弘治十二年至十六年(1499~1503年),知縣李南為防兵患,始築土牆於縣城要害之地,開設11個寨門。弘治十七年,知縣徐珪將各段土牆連成土堡,周長200丈,牆厚8尺,高1.5丈,除留迎恩門(北門)外,堵塞10門,另闢港邊、水南、朝宗、孝巷、水西5門。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改以卵石修築城牆,周長延至800餘丈,內設3個水關、5個城門,門上有樓。萬曆二年(1574年),城上增砌垛堞,並移迎恩門面向岐陽孔道。萬曆七年,改用大石重砌城牆。數年後,添高牆體,重砌水關,加造敵台與串樓。至此,城牆高2丈,底寬1.3丈,面寬1.1丈,周長831丈。內設水關、城門各5個、敵台6座及4間木造串樓,東西南北4城門上有城樓(高2丈、深1.5丈、寬3丈)。城建後,因水串風災,牆身、串樓時有崩塌。明代,歷任縣官多有修葺,較大修復工程有7次。清代,城牆也有幾經修復,變動較大。順治六年(1649年),守備於和拆串樓,塞小西門,創東門甕城。順治十三年(1656年),於城外構造木柵千餘丈,柵上開設6門。翌年,建窩鋪28處,設炮台3座。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周城丈量:西至南115丈,南至東155丈,東至北120丈,北至西441丈;城高1.4~1.5丈不等,厚1丈;雉堞(帶有齒狀的矮牆)510垛;東門甕城與城牆高度相等,寬4丈餘。康熙四十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701~1758年),又修復7次。民國時期,年久失修,民國27年(1938年),因抗日戰爭的需要,拆除城牆內的城門門扇、城樓及雉堞等。新中國成立後,因城鎮建設需要,城牆各向先後拆除,1990年僅北向山顛尚有數處殘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