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蕨皮

鎖定
地蕨皮又名地耳,是一種大型藍藻,生長迅速,繁殖快速,耐旱耐寒。分佈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多見於林間地上、草叢之間。見水迅速膨脹濕潤,呈暗綠色。無水時迅速脱水乾燥,呈黑色,貌似黑木耳而小薄。乾燥時捲曲。
別    名
地耳
中文學名
地蕨皮
拉丁學名
Nostoc commune
植物界
分佈區域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地蕨皮形態特徵

地耳菜為土壤氣生藻,緊貼地面生長,爬附於荒地、岩石周圍的土表、草叢之中。外形似木耳,波浪形片狀,藻體富含膠質。當晴天氣候乾燥時,藻體失水乾縮,呈茶褐色或近黑色片狀;雨天或濕度大吋,藻體吸水膨脹,粘滑,肉質呈橄欖色片狀。

地蕨皮生長環境

地耳菜對自然環境有較強的耐受性,能忍受高温少雨、太陽強輻射、大風和乾熱風等,生長在年平均温度4-8℃的等值線上,可以忍受35-38℃的高温和-10℃的低温。多雨濕潤氣候有利於其生長,但過分潮濕時又不利於其生存。地耳菜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可在許多高等植物無法生存的貧瘠土壤上生長,但它喜地勢較高的向陽坡地和丘頂,而不喜窪地和背陰坡面及坡底。

地蕨皮主要價值

【異名】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錄》),天仙菜、天仙米(《綱目拾遺》),地軟、地木耳(《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體。
【植物形態】葛仙米
藻體為多數球形的單細胞串連而成,外被透明的膠質物,集成片狀,與木耳相似;濕潤時開展,呈藍綠色,乾燥時捲縮,呈灰褐色。
雨後林間濕地上發生極多。分佈我國西南及西北各地。
【採集】夏、秋雨後採收,洗淨,曬乾。
【性味】甘淡,寒。
①《綱目拾遺》:"性寒,味甘爽。"
②《陝西中草藥》:"味淡,性寒。"
【功用主治】清熱明目。治目赤紅腫,夜盲症,燙傷。
①《藥性考》:"清神解熱,痰火能療。"
②《綱目拾遺》:"解熱,清膈,利腸胃。"
③《陝西中草藥》:"清熱收斂,益氣明目。治湯火傷,夜盲症。"
④江西《草藥手冊》:"治目赤紅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1~2兩。外用:研粉調敷。
【選方】①治夜盲症:地軟二兩,當菜常食。(《陝西中草藥》)
②治湯火傷:地軟五錢。焙乾研粉,菜油調敷患處,或加白糖三錢,香油調敷患處

地蕨皮採收與加工

地耳菜的片狀較小,爬附地表且生長分散,常與雜草、雜物糾纏在一起,因而採收十分困難。但其一年四季均可採收,尤以春季3-5月、秋季9-10月為最佳採收期。當氣温在20-28℃之間、空氣濕度大、陰天或雨後時,是採收地耳菜的良好時機。此時,光線柔和,加上地耳菜吸水發潮、個體膨大,生長處於旺盛期,韌性好,不易破碎,採收較為容易。但需注意,雨後要等地表乾燥方可採收,否則因其含水過多、易粘土,而影響質量。採收的方法以手撿為好,不宜掃取。從野外採回的地耳菜混有大量的雜物如泥土、雜草等,俗稱“毛菜”,必須經過加工。加工一般分為攤晾、漂洗、乾燥、分級、包裝等工序。攤晾時要將採收的地耳菜及時攤開,並儘量攤薄,以防增温燒壞。漂洗則要徹底清洗掉附着在地耳菜膠體上面的雜物和泥土,然後曬乾或烘乾。乾燥後的地耳菜,依片狀大小進行分級、包裝後即可上市;若數量較大,則應存放於乾燥通風的庫房之中貯存,待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