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通念珠藻

鎖定
普通念珠藻,念珠藻科念珠藻屬藻類植物。普通念珠藻是多數藻絲共同包埋的複合羣體,藻絲單列細胞不分枝、彎曲、纏繞,細胞接近球形;植物體呈皺褶片狀,乾燥時黑色,易碎,濕潤時為褐黃色或橄欖綠色、柔軟;膠鞘分層,為褐黃色;孢子外壁光滑無色,橢圓形,與營養細胞大小相同。 [5-6]  形似木耳,色呈暗綠,質半透明像粉皮,口感脆滑嫩潤。 [7] 
普通念珠藻在中國各省區都有分佈,但以華北及西北地區為多。 [7]  普通念珠藻多生於生長於海拔2700到3800米的高山灌叢、林下、草甸及山溝、濕潤荒坡野嶺。 [8]  乾旱季節皺縮成黑色小塊隨風飄蕩,遇雨水立即膨脹, [7]  藻絲斷裂或形成孢子進行繁殖。 [9] 
普通念珠藻可全草入藥,味甘、淡,性涼,主治目赤紅腫、夜盲症、燙火傷、久痢、脱肛, [10]  其營養價值也很豐富,可直接食用新鮮的藻類膠質羣體,或曬乾保存待用。普通念珠藻還可進行生物固氮,或應用於農業生產,在環境監測方面也有一定的應用。 [11] 
中文名
普通念珠藻
拉丁學名
Nostoc commune Vaucher ex Bornet & Flahault
別    名
地木耳
地皮菜
地軟
天菜
地踏菜等
藍藻界
藍藻門
藍藻綱
念珠藻目
念珠藻科
念珠藻屬
普通念珠藻
命名者及年代
Vaucher ex Bornet & Flahault,1888 [2] 

普通念珠藻形態特徵

普通念珠藻,念珠藻科念珠藻屬藻類植物,多數藻絲共同包埋的複合羣體,幼藻體球形羣體,成熟後擴展呈皺片狀,有時不規則裂開,寬可達數釐米,藍綠色,橄欖綠色或褐綠色,或黃色到黃褐色,乾燥時黑色,易碎。藻絲單列細胞不分枝、彎曲、纏繞,細胞接近球形。羣體內藻絲彎曲,纏繞。植物體呈皺褶片狀,乾燥時黑色,易碎,濕潤時為褐黃色或橄欖綠色、柔軟;膠鞘分層,為褐黃色。羣體膠被僅在四周明顯而加厚,黃褐色,常分層,內部分層不明顯,無色透明。藻絲4.5-6微米,單列細胞不分枝,彎曲,纏繞。細胞短桶形或近球形,多數長小於寬或長略大於寬,直徑3-4微米,異形胞近球形,直徑約6微米。孢子外壁光滑無色,橢圓形,與營養細胞大小相同。藻絲斷裂或形成孢子進行繁殖。 [4]  [5]  [6]  形似木耳,色呈暗綠,質半透明像粉皮,口感脆滑嫩潤。 [7] 

普通念珠藻產地生境

普通念珠藻在中國各省區都有分佈,但以華北及西北地區為多,生於潮濕土壤、荒地。 [5]  [7]  普通念珠藻多生於生長於海拔2700到3800米的高山灌叢、林下、草甸及山溝、濕潤荒坡野嶺。 [8] 
普通念珠藻 普通念珠藻

普通念珠藻生長習性

乾旱季節皺縮成黑色小塊隨風飄蕩,遇雨水立即膨脹。 [7] 
  • 藻殖段階段
普通念珠藻
普通念珠藻(9張)
藻殖段階段是普通念珠藻發育的初始階段,它的形成分為兩種情況。第1種情況由外力引起,在外力(如流水)的機械作用下,藻絲斷裂形成藻殖段。第2種情況是由內部調節機制或生理因素導致,由於發育需要,藻絲從兩個異形胞之間斷裂或從死亡的營養細胞處斷裂,形成藻殖段。在培養條件下,普通念珠藻形成的藻殖段數量非常多,移動範圍很大。 [3] 
  • 小羣體階段
小羣體階段是由藻殖段發育而來。首先,以藻殖段中間的1個或2個細胞為軸,有規律地在一個平面上通過細胞二分裂使藻絲不斷延長。隨着藻絲的延長,一端的營養細胞逐漸發育形成端異形胞。當藻絲達到一定長度後,周圍開始形成羣體膠鞘,而端異形胞停留在膠鞘的外部。 [3] 
隨着細胞的不斷分裂,由於膠鞘的限制,藻絲開始發生彎曲,直至完全扭曲形成非絲狀的小羣體階段。小羣體球形,直徑從幾微米到數百微米(多為10-200微米),有羣體膠鞘。小羣體具有貼壁生長的特性,且生長迅速。在這個階段中異形胞開始分化出現。液體培養和固體培養都會出現小羣體階段。在液體培養條件下,小羣體會一直保持球狀。當長到一定大小後,藻絲向羣體表層集中,使表層的藻絲強烈扭曲,中間則由較長的藻絲有規律的均勻排列。除藻絲外,小羣體內部其它空間充滿膠質。當小羣體達一定大小時,破裂釋放藻殖段,進入下一循環。 [3] 
還有一種小羣體的發育方式比較特殊。藻殖段先延長形成藻絲,之後藻絲中的每個細胞不是進一步進行二分裂,而是在細胞內形成內生孢子,進而在細胞內部發育形成新的藻殖段,使每個細胞直接發育成一個小羣體。 [3] 
  • 大羣體階段
在固體培養條件下,綠色球狀小羣體內部細胞不斷分裂,細胞數量急劇增加,藻絲扭曲重疊,羣體不斷增大,形成大羣體。此時,羣體內部的生理生化和物質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其中比較明顯的是色素的組成比例發生變化。葉綠素減少,羣體顏色由綠色變為黃褐色。 [3] 
  • 片狀體(團塊狀)階段
固體培養條件下存在週期性的濕度變化,也就是一定程度的乾濕交替。當大羣體繼續發育時,會由於水分散失產生張力,將大羣體外部的膠鞘扯裂。膠鞘破裂後,不斷分裂產生的藻細胞會從裂縫處溢到膠鞘外,膠鞘外的藻絲會產生新的膠被。由於膠被具有粘性,使膠鞘外的藻絲不會脱離母體,且逐漸與母體的膠鞘融合為一體,直至形成片狀體,嚴重缺水時皺縮成團塊狀。 [3] 

普通念珠藻繁殖方法

藻絲斷裂或形成孢子進行繁殖。 [9] 
  • 二分裂
通過細胞生長和擴展進行細胞分裂是普通念珠藻的基本分裂方式,可促使其藻絲長度迅速增加。 [3] 
  • 藻殖段
藻殖段是一種由不可移動的藻絲斷裂而釋放出許多短而直的可移動的藻絲。普通念珠藻的藻殖段具有移動性強、細胞小、空泡囊明顯等特點,形態上和營養藻絲容易區別。藻殖段的分化有一系列複雜的調控機制。 [3] 
  • 出芽
出芽 出芽
普通念珠藻藻體可以進行出芽繁殖。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中,藻體表面形成許多芽狀小突起,如果潮濕持續的時間較長,小突起會越長越大,直到突起脱離母體,落到基質上發育成新個體。 [3] 
  • 厚壁孢子
在環境條件不利的情況下,營養細胞可以通過原生質積累、細胞壁加厚轉化成厚壁孢子,條件合適時萌發生長成新個體。 [3] 
  • 異形胞
異形胞是在缺氮條件下由正常營養細胞經過轉化而形成的。在特殊條件下異形胞也可以產生內生孢子,進而發育成新個體。 [3] 

普通念珠藻主要價值

  • 藥用價值
普通念珠藻可全草入藥,味甘、淡,性涼,主治目赤紅腫、夜盲症、燙火傷、久痢、脱肛。 [10] 
普通念珠藻 普通念珠藻
普通念珠藻全株可以入藥。味甘、淡,性寒。清熱明目,益氣,收斂。主治目赤腫痛,夜盲症,久痢,脱肛;外用治燙火傷。 [5] 
降脂明目:地耳是一種很好的低脂肪營養保健菜,能降脂減肥,同時,對目赤、夜盲、脱肛等病症也有一定療效。 [1] 
清熱降火:地耳性寒而滑,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內服外用,可輔助治療燒傷、燙傷及瘡瘍腫毒。 [1] 
補充營養:地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等,可為人體提供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虛益氣,滋養肝腎的作用。
普通念珠藻的各種營養成分都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和正常生理機能有關。長期食用普通念珠藻可維護體內氨基酸的基本平衡,增進人體的健康,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普通念珠藻含有豐富的VC和少量的 VB1、VB2、VA、VE。維生素的生理作用是主宰體內營養成分的分配,調節體內的生理機能,充當輔助酶素,促進體內各類生物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促進人體的生長髮育。 [1] 
  • 化學成分
含多種單糖類成分:海藻糖、蔗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木糖、鼠李糖、夫糖,多元醇類成分:甘油、甘露醇、山梨醇、庚醇等。還有色素:β-胡蘿蔔素、4,4’-二氧基-β-胡蘿蔔素(Canthaxanthin)、4-氧-β-胡蘿蔔素、玉蜀黍黃素(Zeaxanthine),以及酯化甾醇、甾體皂甙、酰化甾體皂甙、香樹素。 [5] 
  • 營養成分
其營養價值也很豐富,可直接食用新鮮的藻類膠質羣體,或曬乾保存待用。 [11] 
蛋白質含量比較高,脂肪含量比較低。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氨基酸的含量較高,尤其是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半必需的2種氨基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蘇氨酸、甲硫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精氨酸及組氨酸。 [1] 
100克普通念珠藻所含的礦質元素中,以鈣和鐵的含量為最高,鈣406-3091毫克、鐵284-574.6毫克、磷82.85-140毫克、鎂79-670毫克、鈉79.9毫克、鉀110毫克、銅0.4-10.46毫克、鋅1.5-36.86毫克、錳3-90.91毫克,還有一些鈷、硒、鍺等微量元素。 [1] 
  • 食用價值
普通念珠藻是藍藻中常見的一種蔬菜,其蛋白質含量高,可直接食用新鮮的藻類膠質羣體,或曬乾保存待用。 [4] 
  • 生態價值
普通念珠藻也屬固氮藍藻,還可進行生物固氮,與多變魚腥藻(見多變魚腥藻)一樣可作為水田中的生物氮肥。普通念珠藻或應用於農業生產,在環境監測方面也有一定的應用。 [3]  [4]  [11] 
參考資料
  • 1.    王志勇,曾青蘭,王文娟.地木耳的食用與醫療保健價值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7,(第13期): 7-8
  • 2.    普通念珠藻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2-04-02]
  • 3.    賀繼峯,馮佳,李砧,謝樹蓮.地木耳形態發育和生活史[J].山西林業科技,2012,(第4期): 13-15
  • 4.    聶紹荃等主編.黑龍江植物資源志[M].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3.12:1
  • 5.    朱亞民主編..內蒙古植物藥志 第1卷: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12:1
  • 6.    朱志民主編.江西省動植物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12
  • 7.    吳國印編著.野餐與野炊:寧夏人民出版社,1997.03
  • 8.    嚴正德,王毅武主編.青海百科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4
  • 9.    聶紹荃等主編.黑龍江植物資源志: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3.12:1
  • 10.    趙運林編著.湖南藥用植物資源: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06
  • 11.    賀繼峯, 馮佳, 李砧,等. 地木耳形態發育和生活史[J]. 山西林業科技, 2012, 41(4):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