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主義風格

鎖定
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發展起來的“現代主義”設計,經過在美國的發展,成為戰後的國際主義風格。這種風格在戰後,特別是二十世紀60、70年代以來發展到登峯造極的地步,影響世界各國的建築、產品、平面設計風格,成為壟斷性的風格。80年代開始以來,國際主義風格因為種種原因而開始衰退,從而造成了包括後現代主義等等一系列當代設計運動的產生。 [1] 
中文名
國際主義風格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外文名
Swiss Style
別    名
瑞士風格

國際主義風格風格特點

國際主義風格的特點是力圖通過簡單的網絡結構和近乎標準化的版面公式,達到設計上的統一性。具體來講,這種風格往往採用方格網作為設計基礎,在方格網上的各種平面元素的排版方式基本是採用非對稱式的,無論是字體,還是插圖、照片、標誌等,都規範地安排在這個框架中,在排版上往往出現簡單的縱橫結構,而字體也往往採用簡單明確的無飾字體,因此得到的平面效果非常公式化和標準化,故而具有簡明而準確的視覺特點,對於國際化的傳達目的來説是非常有利的。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它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普及,並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內持久不衰。 [2] 

國際主義風格國際主義風格的發展

源於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自從被法西斯獨裁政權在歐洲大陸封禁以來,遷移到美國繼續發展。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大戰結束以後的一個不長時期的探索,國際主義設計終下在美國興盛起來,它作為一種設計風格,不但從建築設計開始而影響到其它設計範疇,並且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主義設計,影響西方各國。國際主義設計從建築設計而影響到其它的設計領域,特別是平面設計、產品設計,成為流行一時的風格。
在平面設計上,出現了與建築上國際主義設計相呼應的瑞士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以簡單明快的版面編排和無飾線體字體為中心,形成高度功能化、非人性化、理性化的平面設計方式,影響世界各國;在產品設計上也出現·了德國烏爾姆設計學院和布勞恩公司的體系,以德國設計家迪特·蘭姆斯為首,形成高度功能主義、高度次序化、高度功能化的產品設計風格,影響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的產品設計風格。總而言之,國際主義設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60、70年代達到發展的頂峯,無論足下業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還是平面設計,現代主義風格都成為設計的典型特徵。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從德國戰前的現代主義設計中發展出來的“國際主義”設計成為西方國家設計的主要風格,國際主義設計運動在20世紀50、60、70年代風行一時,影響到設計的各個方面,在建築設計、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等等方面,成為主導性的設計風格。
國際主義設計是現代主義設計在戰後的發展,從設計鳳格上是一脈相承的,無論足戰前的現代主義設計還是戰後的國際主義設計部具有形式簡單、反裝飾性、強調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統化和理性化的特點。在設計形式上,國際主義設計受到密斯·凡德羅的“少則多”(less is more)主張的深刻影響,在50年代下半期發展為形式上的減少主義化特徵,逐步從強調功能第一發展到以少則多的減少主義特徵為宗旨,為達到減少主義的形式,甚至可以漠視功能要求,因而開始背叛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原則,僅僅在形式上維持和誇大現代主義的某些特徵。
為了適應國際主義的城市和建築特點,新的國際主義平面設計也發展起來。瑞士的平面設計師在戰前德國現代主義、荷蘭“風格派”、俄國構成主義平面設計的功能主義基礎上,發展出一種新的、冷漠的、功能主義理性主義的平面設計風格來。 [1] 

國際主義風格國際主義風格與國際風格

由於名稱的相近,設計領域的“國際主義風格”容易與作為現代建築風格之一的“國際風格”產生混淆。這兩個概念都是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設計風格,在時間上是接續的,國際風格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而國際主義風格則主要流行於二戰後的50、60年代;二者同屬於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一部分,但屬於不同的領域,也有着不同的設計理念。
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於20世紀30年代開始興起於美國,並由來到美國的包豪斯師生所推動。1932年,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了一次著名的展覽,展覽的名字是“國際風格:1922年以來的建築”(International Style:Architecture Since 1922)。除了目錄頁外,策展人歷史學家亨利·拉塞爾·希區考克(Russell Hitchcoek)以及建築和丁業設計部的年輕部長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還共同出版了一部書,書名為《國際風格》。
經過德國、荷蘭、俄國的一批建築家、設計師、藝術家的努力探索,現代主義設計在德國的包豪斯時期達到頂峯,出現了工業產品設計、平面設計、舞台設計等等各個方面的現代主義設計發展,無論是意識形態上還足形式上,都呈現趨於成熟的面貌。但是,以德國為首的歐洲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在納粹德國時期受到全面封殺,大部分現代主義設計的主要人物都存30年代末年移民美國,因而把德國的這場運動帶到美國來。

國際主義風格國際主義風格的經典作品

Helvetica 字體 Helvetica 字體
二十世紀50年代初期,瑞士設計家馬克斯·比爾(Max Bill)、馬克斯·胡柏(Max Huber)、安樂·斯坦科夫斯基(Anton Stankowski)、亞德里安·弗魯提格(Andrian Fruliget)、艾米爾·魯德(Emil Ruyder)、艾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理查·羅謝(Richard P. Lohse)、約瑟夫·穆勒-布羅克曼(Josef Muller-Brockmann)、漢斯·紐堡(Hans Neuburg)、卡洛·威瓦列利(CarloL.Vivarelli)等人,發展出瑞士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來,其中包括新的字體通用體(Univers)和現在非常流行的赫維提卡體(Helvetica),新的版面編排體系。這些設計風格都準確而非個人化。
博朗公司標誌 博朗公司標誌
德國戰後的工業產品設計也出現了類似的發展。烏爾姆設計學院和兩德家用電器公司博朗公司,在設計上和設計理論上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系統設計體系來,形成西德新理性主義設計,冷漠、高度理性化、系統化、減少主義形式,國際主義風格因而得到全面的完善。 [1] 

國際主義風格對國際主義風格的批評

對於國際主義的這種發展結果,批評界是具有相當的爭議的。部分人認為這是現代主義發展的新高度,這足形式發展的必然趨勢,密斯·凡德羅的減少主義設計,代表了20世紀設計的高度發展;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這是從現代主義的倒退,因為新的設計違背了功能第一的基本現代主義設計原則,足用功能主義的形式外衣包裹的非功能主義、形式主義內容的伎倆,因此足下應陔提倡的。但是,無論理論界如何爭論,國際主義設計風格卻實實在在的征服了世界,成為戰後世界設計的主導風格。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的大都會幾乎變得一模一樣,設計探索多元化的努力消失了,被迫求單一化的國際主義設計取代。所有的商業中心都是玻璃幕牆、立體主義和減少主義的高樓大廈、簡單而單調的平面設計、缺乏人情味道的傢俱和工業用品,原來變化多端、多種多樣的各國設計風格被單一的國際主義風格取而代之。但設計使用者的心理功能需求被漠視,就連簡單的功能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這種狀況造成社會中的青年一代開始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逐漸產生不滿情緒,這種廣泛的不滿傾向,是國際主義設計逐漸式微的主要原因。 [1] 
參考資料
  • 1.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 2.    文藝編著.平面設計史: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