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

鎖定
早在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時,考慮到辛亥革命中烈士子女和因戰爭失去親人的孤兒們的命運,政府決定成立南京孤兒院,任命黃興的夫人為院長籌建孤兒院,後因袁世凱稱帝,孫中山和黃興發動了二次革命,因革命失敗,孫、黃被通緝,孤兒院被迫停辦。一些慈善人士把孤兒院的院生們收養到南京紅山南朝古寺——嘉善寺,為防止反動軍閥張勳的破壞,對外稱慈善收容所,屬宗教界領導,直到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南京孤兒院恢復。收容所的孩子們一分為二:一部分辛亥革命的烈士子女進入了宋美齡任校長的遺族學校,一部分非烈士子女進入其後創建的宋慶齡任院長的“南京孤兒院”。這裏提到的“遺族學校”,乃是距今70多年前,創立於南京中山陵園,在宋慶齡和宋美齡共同關懷下建設和開辦的“南京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簡稱“遺族學校”。1928年10月,由蔣介石提議,設立籌備遺族學校委員會,推舉蔡元培何應欽、葉楚傖、宋慶齡、宋美齡、何香凝、王文湘、李德全、劉紀文、江恆源、傅煥光為委員。1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附近,創辦一所革命烈士子弟學校,專門收容北伐戰爭中陣亡將士的子女和辛亥革命中壯烈犧牲的烈士後代,由國家統一培養教育,以告慰先烈的在天之靈。校址之所以選在中山陵附近,象徵着烈士後代仍在享受着中山先生的關懷。校名就定為“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宋慶齡、宋美齡先後擔任校長。
中文名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京市
佔地面積
200餘畝
著名景點
民國校舍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歷史沿革

前期的討論工作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20張)
從辛亥革命到北伐戰爭,有不少志士仁人灑血戰場,為國捐軀,留下了許多未及成年的遺孤。如何告慰已死去的先烈,把他們的子女培養成材的問題,擺到了剛剛完成北伐革命的國民政府面前。1928年11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委會通過決議,決定在首都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園附近,創辦一所革命烈士子弟學校,專門收容北伐大革命中陣亡將士的子女和辛亥革命中壯烈犧牲的先烈後代,由國家培養教育,學校定名為“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任命宋慶齡為校長。為了便於籌備工作的進行,後來又增加了江問漁、傅煥光兩人為籌備委員,江問漁是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社長,是進步的教育家;傅煥光是中山陵園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籌備處地址設在城南户部街天印庵內,著名教育家章繩為主任。 [1]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籌備工作

遺族學校的籌備工作,分為兩部分進行,一是籌集學校經費,由於學校不隸屬中央教育部,也不屬於南京特別市管轄。幾經洽商,後經時任鐵道部部長孫科同意,在隴海鐵路東段(徐州至連雲港)貨運附加税內劃撥一部分資金,充作費用。但一時仍然無法籌齊建設新校舍的費用。而此時,聞訊南京開辦遺族學校的各省國民革命軍烈士的遺孤已經紛紛來到南京要求上學。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籌備處便決定:招收學生先行開學,籌備處選定先在城內大倉園設立臨時校舍,凡北伐陣亡將士的子女,年滿6歲至18歲,身體健康,能獨立生活的,不論有無文化,都可申請入學。經批准入學後,學、食等費用,均由學校供給。1929年4月正式開學,設有小學六個年級,入學年齡6至11歲。另設一個職工科農事班,入學年齡最大不超過20歲。二是在宋氏姐妹的催促和過問下,籌備工作和經費保障得以順利進行,由時任中山陵園主任技師的傅煥光負責在中山陵園附近選擇校址,蔣介石也親自多次去勘視,最後決定在四方城前建校。中山陵的建築設計師呂彥直畫了校舍的地盤圖,後因病改由朱葆初繼續繪製校舍的詳細建設圖紙。學校建設規模宏大,全校建地面積共200餘畝。1929年2月開工建設,同年9月落成。校門為傳統牌樓式,校門正面由當時的書法家、行政院院長譚延闓書寫“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背面是蔣介石親筆題的“親愛精誠”四個大字。門前自南至北是一條大石子馬路,南到衞崗接寧杭公路,北到四方城接中山路,汽車可通學校。校園內的佈置、栽花、植樹、鋪草地等,由陵園管理委員會的園林專家設計,校園點綴得十分美麗,成為先烈子女生活的樂園。教室、宿舍、辦公室、醫院、農場、廚房、浴室等更是一應俱全。1930年冬,因學校擴大,實行男女分校,另設遺族女校,暫借羊皮巷1號為臨時校舍(解放後東風劇場原址)。教師大部分是原校的老教師。1933年宋美齡指撥中山門外寧湯路傍遺族學校農場地100畝建設女校,採取當時金陵女子大學的宮殿式大屋結構,外表巍峨壯觀(今南京農業大學處)。 [1]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起源

東方第一所新興學校
宋氏姐妹十分關心這所新型的遺族學校。宋慶齡對教師們説:“我們的學校,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而設立的,教育對象是追隨中山先生革命的先烈遺孤。因此,一定要為徹底實現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教育主張而努力工作。”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從小愛勞動的優良習性,到中學階段,就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組織他們到學校附近的農場和工廠參加勞動,學習生產技能,使他們畢業後成為社會上“手腦並用”的生產者。教師們也常去曉莊師範學校,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請教。為鼓勵學生繼承父志,學校還常請林森、于右任等到校演講。 [1] 
由於宋慶齡忙於國際反帝同盟的工作,因而遺族學校的校長職務,由宋美齡全權代理。宋美齡很注重農業,她認為農業是建國的基礎。根據她的意見,學校設立了農科。她又從上海遷來一個良種乳牛場(今衞崗奶業公司前身),供學生們實習之用。她還興建了一個織襪廠,有機器20多台。所有這些設施都是供學生參加勞動和學習技能而建的。她還在新街口羊皮巷口設立了商店,專門銷售學生生產的農產品和女校學生製作的工藝品。孫中山先生的老朋友、美國人士林白克,曾到遺族學校來參觀,稱讚遺族學校是“當今東方第一所新興學校”。 [1]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遭遇困難

抗戰爆發,學校停辦
正當遺族學校逐步走上正軌,在社會上聲譽隆起之際,抗戰爆發了。鑑於南京形勢嚴峻,學校董事會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停辦遺族學校,當時正是放暑假期間,留在學校的年幼學生由家屬領回,其餘的派在校辦農場維持生產。南京淪陷前半個月,留校的學生由傅煥光帶領撤離南京,並將40餘頭奶牛及全部校具等轉運到長沙。後隨抗戰形勢的發展,全校人員、校具輾轉運到成都。至於不想離開南京的學生,除維持生產外,還擔當保護校舍的任務。教職員則自謀出路,各奔前程。 [1] 
1937年冬,南京淪陷,遺族女校和教員宿舍,成了日偽軍的臨時傷兵醫院,後因無人過問,校舍設施幾乎全被毀壞。男校因有留校學生維護,校舍得以倖存。1945年,抗戰勝利還都南京,又添出許多抗日陣亡將士的子女,需要及時收容教養,於是宋美齡委派“勵志社”副總幹事黎離塵籌備恢復遺族學校,經過一年時間的修葺整理,於1946年秋正式開學。學校只招男生,不招女生,只辦初、高中,不辦小學。 [1] 
遺族學校前期學生,有許多經過8年抗戰,大學已畢業,他(她)們被調回母校服務。有的在教務處工作,有的當各科老師,也有當醫務室醫生、護士,都能認真負責,積極努力,工作很出色。 [1] 

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完成使命

抗戰後恢復的遺族學校,定期安排學生體檢,並鼓勵學生多參加文體活動。宋美齡曾向美聯社記者表示,她一生中最滿意的事情,就是遺族學校辦得成功。 [1] 
1949年初,淮海戰役結束,國民黨的潰敗已成定局,在大陸的統治行將結束。春節之際,學校開始遷移,不願走的學生被家屬領回,餘下的遷往杭州,停留將近一個月後,學校又遷往南昌。無奈形勢急劇變化,南昌也不能久留,乃遷至廣州,最後300多名學生到達了台北,寄讀在台灣省立師範大學附中上學,但不再招生,學生逐年畢業,直到1953年,送走了最後一批學生,遺族學校走過了她成立14年,遷移二次的聚散征途,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留在南京的校舍,由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接管使用至今。 [1] 
1928年的“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和女校”的建校,就是宋美齡早年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也是她和蔣介石結婚以後,親身參與的最為積極的一件事。
至於建立“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和女校”的經過,根據宋美齡的説法(見宋美齡著:《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和女校建校的經過》):“自從國民政府在南京建設首都以後,蔣總司令覺得要有一種設施來紀念國民革命歷年為主義奮鬥和為黨國犧牲的將士先烈,安慰他們在天之靈。及至民國十七年,統一告成,政府決定對陣亡諸將士,為之建築公墓,開闢公園,以志紀念;給發卹金,撫慰寡孤,以慰英靈。但是,遺族子女大都缺乏教養,亟應設立學校,造就他們成為健全的公民,才算是盡了撫慰遺族的責任。民國十七年十月蔣總司令向中央執行委員會提議設立‘遺族學校籌備委員會’,當時就推定委員11人,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先生,亦參加在內,他非常熱心,並對我説:‘完全請你負責,來籌備本校。’在籌備創設的時候,當然經過許多困難,就是現在亦常有困難的問題發生;這是舉辦一種事業不能免的,只要我們能努力做去不斷地改正,必可完成我們的計劃。”
照當時的狀況,原來遺族學校共有11位籌備委員,委員包括:宋慶齡、蔣介石、蔡元培、胡漢民、戴季陶、何應欽、何香凝、宋美齡、王文湘等,起初,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決定是由宋慶齡擔任校長。
可是,宋慶齡在學校於1929年建好時,卻在國外,所以,一切有關學校的校務問題,全委宋美齡辦理。
遺族學校開學之後,宋美齡和蔣介石確實把這所學校當做是自己的事業一樣,很熱心地參與,宋美齡更是投入了不少心力。
舉一個最好的例子,宋美齡本人至少一個禮拜去遺族學校3次以上,每次去的時候,都是和蔣介石兩人一起去,夫婦倆到遺族學校視察,總是會向有關人員提出不少問題,所以,遺族學校方面對校務都不敢稍有閃失。
遺族學校創設的經費,起初是由隴海鐵路東段的附加税,作為學校的經費,從1928年的8月1日起,學校開始申領這項經費。可是,畢竟是宋美齡本人和多位國民黨要員直接參與的關係,學校的經費在公開勸募之後,竟然多達50萬元以上,而那時的國民政府也十分支持這所學校,每月的經常性經費多達5000元大洋,後來又增加到月費12000元,可見受到重視的程度。對學生的待遇更是十分優厚,凡是入學的學生,因為都是遺族子女,所以,學費一律免繳,並且還由公家供給一切的生活用品。
宋美齡雖然不是學教育出身的,可是,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加上蔣介石本身給她的關於軍人教育的一些觀念,於是,這所遺族學校就成為宋美齡的美式思想和蔣介石的日本式軍隊教育的一個複合體。
在軍事化管教方面,例如,對學生日常和個人整潔習慣的培養,學校更是列為教育之重點。每逢學生吃飯的時候,飯廳裏每張桌子都有教師專門指導,要學生養成吃飯的體態,養成良好習慣。
學校內部的教育,更加少不了黨化教育實質內容。宋美齡自己就説:“我向來主張教育不但只是重視精神的訓練,而手足的活動與一般的生活,也要同樣的注意,尤其是對於革命先烈的子女,更要養成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和能力,使他們瞭解生活價值。”
有一次,宋美齡聽到學生在誦讀一篇課文,文中敍述的是遵照國民黨總理孫中山的觀念,要學生雙手萬能、手腦並用的文章,宋美齡聽了之後,很欣賞這段文字,還要老師把這段文字拿給她翻譯成英文。
“雙手萬能、手腦並用”是遺族學校的基本校訓,也是宋美齡最喜歡對外人宣傳的優點。
例如,她曾經要求學校的學生自己設計校舍,真正體現雙手萬能、手腦並用的校訓。
基本上來説,遺族學校是宋美齡在蔣介石政府控制時代,公益事業的一個起步,而且也是蔣介石日後推動的許多運動的一個起點,這是一般人平常沒有注意的地方。
以遺族學校這個橋頭堡為起點,宋美齡在中國的“童子軍運動”、“農村服務運動”、“新生活運動”和抗戰時期的“聲嘶力竭”、“救亡圖存”各種運動中,給她的丈夫和那時的國民黨政府或多或少提供了一些幫助,這一方面是不容抹殺的。
(遺族學校的畢業學生後來分佈世界各地,在宋美齡定居美國之後,每年到了遺族學校的校慶那一天,或是蔣介石或是宋美齡生日那天,有些旅居美國的遺族學校學生,都會去宋美齡的住處探望她。遺族學校的學生稱她為“媽媽”,這些學生年齡多半都已經60歲以上,有的已經80開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