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鎖定
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簡稱國師附中。成立於抗日戰爭這一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艱難時期。歷史證明,在短短的十年時間裏,國師附中就成為了譽滿中華的最優秀的高中。 [1] 
中文名
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簡    稱
國師附中
創辦時間
1940年4月
辦學性質
國立
後    身
衡東縣第一中學

目錄

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學校介紹

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簡稱國師附中),1940年4月創立,1950年2月與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學合併為湖南省立衡山中學,在其後多次變遷中成為衡東縣第一中學。校址先為湖南省安化縣藍田(今婁底市漣源市),1944年6月遷至漵浦縣(今懷化市漵浦縣),1946年8月遷至衡山縣南嶽大廟(今衡陽市南嶽區)。
學校附屬於國立師範學院(簡稱國立師院或國師)(1938-1953)。國立師範學院直屬於中華民國教育部,國立師範學院在變遷中成為湖南師範大學 [1] 

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沿革

1940年4月,國立師範學院院長廖世承呈請國民政府教育部,要求創立國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核准後,6月成立附中籌備委員會,院長廖世承委任朱有瓛、任孟賢等9人為籌備委員會主任。[3]7月,籌備告竣。
8月20至24日第一次招生;9月16至18日第二次招生。10月開學,學院聘朱有瓛為附中主任;暫借國師第一院第二舍的李園和九思堂為校舍。[3]
暫借期間用法幣一千萬餘元在安化縣藍田鎮的六畝塘購置土地30餘畝,建築永久校舍。1942年夏,校舍建築完工。
8月,自李園搬遷至六畝塘。1944年6月19日,日軍侵佔長沙,國師附中一部分學生隨國師遷至新化縣(今婁底市新化縣);8月8日,衡陽淪陷,學校又搬遷至漵浦縣,借趙家村和趙氏祠堂和民房做臨時校舍。[3]
光復後,1946年8月奉命搬遷衡山縣南嶽大廟東廊(由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學讓予),歷史3年半。
1950年2月,與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學(以下簡稱省立十二中)合併為省立衡山中學,並搬遷至衡山縣城西街兩路口原省立十二中校址所在地。2月13日至3月4日,衡山、南嶽兩地駐軍派車及兩校遷並委員會僱用車輛,共計71輛馬車和板車,將國師附中的全部圖書、儀器、藥品、文具、紙張、體育用具、檔案文卷及大部分器具,遷至省立衡山中學。[4]
至此,國師附中完成了它全部的歷史任務,並相繼由湖南省立衡山中學、衡山第二中學、衡山第一中學和衡東縣第一中學薪火相傳。[5]
國師附中創辦於抗日烽火瀰漫之際,有着數次搬遷的遭遇,艱苦創業的過程,不曾進入過城市,而長期處於鄉村。勤儉艱苦之風,賴以養成。
第一任校長朱有瓛對師資的選擇,均要求學驗俱佳,事業心和責任心強,國師附中恰好有着取之不盡的師資來源。抗戰勝利後,教師薪俸甚為微薄,生活艱苦,但能以為國育才為樂。學校對學生之管理,初中按童子軍之準則,要求從嚴。卻又強調愛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因此能在短期內從尊師重道之境進入親師樂道之境,形成紀律嚴明而又活潑生動的局面。
對於學生,重質不重量。招生考試嚴格,擇優錄取,班不超過50人,組不超過30人。國師附中創辦之初就採用導師制。平時注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將強國興邦只希望寄託於莘莘學子,注重學生之艱苦創業的精神,強調勞動實踐,以糾正以往讀書人的通病。而於體育,注重普及而反對選手式的錦標主義;強調學生的儀表儀態,要求學生着裝整潔,瀟灑大方,彬彬有禮。
教學方面,認為教與學是雙邊活動,強調學生自學、獨立思考、全神貫注聽講,即所謂“上學以神聽”;基本技能方面,提倡多讀、多寫、多思考、多練習、多實踐,即所謂“熟能生巧”;基礎知識強調博聞強識,而用之於解決實際問題,反對以記為最後目的的死記硬背。
1945年,日本投降,舉國光復。第二任校長張文昌決心將學校辦成“東方第一流學校”,並提出學校的三項根本方針——“一、重質不重量;二、考試嚴格,注重平日;三、注重能力培養”。1947年,厲鼎勳接任校長後,亦以辦成東方第一流學校為志。[6]
1947年以前,有“思潮”等學術社,1949年上期,社團如雨後春筍,出現“大眾”、“浪潭”、“格致”等社,社團均有自己的刊物,一般辦牆報。有的有油印刊物,少數用鉛印,這些刊物,常成為社團成員對某一問題發表意見的園地。
國師附中因附屬於國師,學生思想頗受國師學生之影響,感應全國青年之脈搏更為靈敏。1947年6月,南嶽爆發由國師學生髮起的遊行,包括劉正在內的60餘名附中學生參加。
國師附中自創辦到合併,僅僅十年時間,卻創造了輝煌和奇蹟,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辦學經驗,成為今天衡東一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7]
關於本詞條,更多詳細內容請參讀:國師附中
參考資料
  • 1.    李春輝,劉水清.七秩風華:內部資料,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