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因人成事

鎖定
因人成事(拼音:yīn rén chéng shì)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 
“因人成事”指本身沒有能力,依靠他人的力量完成事情;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 [1-2] 
中文名
因人成事
拼    音
yīn rén chéng shì
近義詞
附人驥尾、倚仗他人
反義詞
自食其力為人作嫁
注音字母
ㄧㄣ ㄖㄣˊ ㄔㄥˊ ㄕˋ
成語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因人成事成語出處

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1]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因人成事”。 [1] 

因人成事成語故事

平原君一行到楚國後,平原君馬上求見楚王,要求楚王迅速派出援軍,和趙國聯合抗秦。可是楚王懼怕秦國,不肯答允。兩個人從清早談判到中午,也沒談出結果。毛遂等二十人,在殿前階下,等得焦急起來。那十九人就對毛遂開玩笑説:“毛先生,上殿去露露錐尖吧。” [3] 
毛遂二話不説,提劍登階,從容上殿,對平原君説:“趙楚聯合抗秦的利害關係,兩句話就可以説清楚,為什麼説了這麼半天還決定不下來呢。”楚王問平原君:“這是什麼人。”平原君説:“是我的家臣,也是我的隨員。” [3] 
楚王便轉向毛遂呵斥道:“還不快給我下去。我正在同你們君主談話,你算個什麼。”毛遂按劍而前,對楚王説:“你仗着楚國是個大國,就這樣隨意呵斥人,你要知道,眼前在這十步之內,大國也沒有,你的性命全在我的手裏。你叫嚷什麼。”楚王不作聲了。毛遂接着説:“我聽説商湯以七十里的地方取得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的地方臣服了諸侯,難道他兵多嗎,只不過能發揮他的優勢,振奮他的威力罷了。楚國土地方圓五千裏,雄兵百萬,這是稱霸天下的本錢。象楚國這樣盛強,天下各國都不能對抗。白起,小娃娃罷了,帶了幾萬兵來和楚國打仗,一戰就奪去了你們的鄢、郢等地;再戰就燒掉了夷陵的楚先王墓;三戰乾脆俘虜了大王你的先人,這是百輩的仇恨啊,連趙國都感到羞恥,而大王卻不知道好歹。軍事聯盟是為了楚國,不是為趙國。在我主人面前,你叫嚷什麼。” [3] 
楚王又害怕又慚愧,連連稱是,滿口應承説,“確實象先生説的,願意把全國的兵力參加同盟。”毛遂又逼問:“聯合抗秦的事定了吧。”楚王忙説:“定了。”毛遂就招呼楚王的左右説:“快拿雞、狗、馬的血來。”血來了,毛遂捧着銅盤跪獻給楚王説:“請大王先用手指蘸血塗在唇邊,這是定盟的儀式;接着是我的主人,最後是我。” [3] 
塗完血,毛遂左手拿着血盤子,用右手招喚殿外的十九個人説:“喂,你們接着在堂下塗血吧。你們這些老爺碌碌無能,就象所説的依靠別人成事的。” [3] 

因人成事成語寓意

毛遂自薦成就大事,而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自己沒什麼本事,只能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對此人們也不能一概否定, 而要辯證地看自己沒有能力做到,但是可以藉助他人的力量。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善於借勢和用人,其實也是一種能力,也許是更高明的能力。 [3] 

因人成事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因人成事”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多指依憑他人辦成事情。 [2] 
  • 運用示例
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劉肪等傳論》:“柳裘、皇甫績、盧責,因人成事,協規不二,大運光啓,莫參樞要。” [2] 
宋·蘇軾《謝失覺察妖賊放罪表》:“雖為國督奸,常懷此志,而因人成事,豈足言勞?” [1]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小將因人成事,何足道哉!” [1]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致君貧而再富,亦定數,非吾之力。譬如作室,既鎮其甍,又何加焉?吾特因入成事耳。” [2] 
現代·姚雪垠《李自成》:“我雖然也造了十幾年的反,目前手下有不少人馬,可是我從來沒有雄心大志,只能做個幫手,因人成事。” [2] 
老舍《四世同堂》六十八:“曉荷想不出主意。因人成事的人禁不住狂風暴雨。” [4] 

因人成事成語辨析

因人成事—附人驥尾
“附人驥尾”的意思是依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因人成事”與“附人驥尾”都有倚仗別人辦成事的意思,但有區別:“因人成事”指依靠他人力量辦成事情,“附人驥尾”指依靠他人力量而成名。 [2] 
參考資料
  • 1.    因人成事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6]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做事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101-102
  • 3.    劉加臨編著. 史記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學生版[M]. 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5.01:209-210
  • 4.    苑清民主編.《邯鄲成語典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210-2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