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月三日事件

鎖定
《四月三日事件》是中國當代作家餘華創作的中篇小説,首次發表於《收穫》1987年第5期。 [1] 
《四月三日事件》寫了小説的主人公就因為似曾相識或者説彼此熟悉,所以感覺到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地處於一種被人監視的境地,總以為旁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在內)總在針對他有過什麼密謀,他從他們經常提到的“四月三日”這一表達中感受到某種強烈的“暗示”,以至於最後在“四月三日”到來之前,主人公毅然走上了逃亡外地之路。小説是餘華思考和表現人與人之間的根深蒂固的隔膜與冷漠的視角。 [7] 
作品名稱
四月三日事件
作    者
餘華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中篇小説
發表時間
1987年10月
字    數
約40000字

四月三日事件內容簡介

一個患迫害狂的十八歲青年,思維混亂,精神恍惚,在幻覺中感受着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迫害。他感到周圍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同學、街上的陌生人以及他的鄰居、父母都對他充滿敵意,都在議論他、監視他並想迫害他,就連鄰居家的小孩也“訓練有素”,與大人一起合夥欺騙他、算計他。他從人們的議論、表情、舉止以及黑暗的窗口等幻象中隱隱約約地發現小鎮上的所有人在共設一個陰謀:他們要在4月3日這一天暗害他,置他於死地。感受着巨大的迫害和威脅,他跳上運煤火車出逃了。 [2] 

四月三日事件人物介紹

“他”
“他”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作為那個年代中國工人的代表,對“他”的影響應該是很大的。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有對未來的憧憬。但他卻因生活環境所迫,應該確切的説是逼迫,“他”的思想世界卻總是充滿着敏感的敵對情緒——多疑、多夢、多猜忌、妄想症等不符合現實的東西時刻衝擊着“他”的內心和思維。文章開始時寫道“他”對自己褲兜內的鑰匙的感覺,從“冷漠”都“温暖”再到最後的“它那動人的炫耀,已經成為過去的形式。”一切在“他”的內心深處都變得那麼的“怪異”。“他”從一開始便深深陷入了多疑、夢境、猜忌和妄想。“那把不規則起伏的齒條,讓他無端地想象出某一條凹凸艱難的路,或許他會走到這條路上去。”這裏作者給“他”的多疑和猜忌以及妄想的心理狀態埋下了伏筆。小説後來在描寫“他”的多疑、夢境、猜忌和妄想分別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述,使這個人物的形象愈加分明,更加鮮活。“他”的潛意識裏有一種常人很少的想法,“他”希望周圍的環境只屬於自己。對於父母而言,“他”並不感覺到他們存在的關鍵和重要。即使是曾經最為熟悉與要好的同學,對“他”的態度也是忽冷忽熱,“他”從這些人那裏獲得的信息便是愈加的不信任和猜忌。小説中幾次提及“他”父母親對“他”的態度,幾乎很少有和“他”進行交流,哪怕是側面的溝通也沒有。可以想見,缺少父母的溝通,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多大的損失。也正因為如此,“他”的思想意識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極端。因為和“他”熟悉的人們都在離“他”遠去,都不願與“他”進行正常的交流與溝通。在家庭裏,感覺不到家的温暖,在朋友那裏得不到朋友們的信任和幫助,“他”的內心其實是無比的無助和空虛,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思想不產生動搖,不會崩潰的人的意志該有多麼的堅強,但“他”不是那樣的人,“他”開始消沉了,並且逐漸的萎靡不振,無法自拔。
在作品中,作者所要關注的是個人的感受。《四月三日事件》寫得很細,主人公的感覺絲絲入扣,有點意識流的感覺,文字背後是個敏感的靈魂。這是一個誠實的作者,他是把自己慢慢地剖開,展示給那些能懂他的,和他有相似體驗。“他”缺少的是對社會變革的積極適應,缺少的是和親人、朋友的溝通,缺少的是對時代變革的清醒認知。這些都導致了“他”整個人格的扭曲和變形。曾經讓他感覺到心驚肉跳的同學白雪,如今也只能做朋友了,但其實“他”卻還對這個曾經的“戀人”抱有一絲絲的幻想,但這種幻想被現實給抹殺了。曾經那麼熟悉的張亮、朱樵和漢生,在“他”的心目中曾經多麼的友好和親近,但“他”卻看到了這些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這是“他”內心在作祟,迫使“他”的感覺從正常人的思維中又出現了更多的幻覺,更確切的説那是“他”精神世界裏本不應有的猜忌和妄想。文中反覆提到“四月三日”,卻沒有交待“四月三日”的具體含義,但是説到了“他”的生日。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十八歲”生日,是成年的標誌。但父母似乎對“他”的生日已經忘記,雖然“他”並不在意,讀者卻從中可以感受得到,其實“他”也很在意父母對於“他”的關心程度。“他”設想着明日早晨醒來時的情景,當“他”睜開眼睛時將看到透過窗簾的陽光,或許還要聽到屋檐滴水的聲音,那聲音如陽光一樣燦爛。然後“他”起牀了,起牀以後“他”站在了窗口。這時“他”突然感到明天站在窗口時會不安起來,那不安是因為他驀然產生了無依無靠的感覺。無依無靠。“他”找到了這個十八歲生日之夜的主題。這個對於現代人而言很重要的日子裏,“他”最後找到的主題是什麼呢?——不安和無依無靠。“他”對未來徹底失去了原有的那些信心和勇氣。“他”的存在不代表普遍性,是一個被時代、家庭和朋友遺棄的個體。但“他”的存在是一個時代典型人格性格的代表,代表着一個時代中落在窠臼中無法自拔的個體。
“他”走進了張亮的家,白雪的暗示和那個中年男子模樣的人仍然讓他費解,同時有感覺到滑稽,又從錯覺中感覺那是真實的。心理上的變化已經讓“他”感覺到十八歲以後的一切又開始了新的,更真實的變化。或許這真的是“他”的親身經歷,或許這就是“他”的夢境,或許這就是“他”18歲以後一切的開始。同學們見到“他”的表情、對話對“他”的刺激是明顯的,雖然同學想祝賀“他”的生日,但“他”卻有了別樣的感覺——“他”想很快離開。小説中也多次提到“他”的父親,父親對“他”似乎很不滿意,但他們之間缺少的是彼此之間的溝通。這是使“他”心理和情緒波動最大的根源。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而言影響是多麼的重要。“他”是多麼需要得到父母、朋友和其他人的認可和接納,但是這一切離“他”卻一如既往的遙遠。最後“他”不得不離開了那個曾經帶給“他”很多回憶和憧憬的地方,還有那些人——父母、朋友、同學還有白雪。逃離現實是“他”最後冥想出來的最有效也是最理想的方式。於是那時候“他”不知道接下去該怎麼辦,就如不知道已經是什麼時候。而明天,四月三日將發生一樁事件。“他”心裏卻格外清楚。然而“他”卻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而當“他”聽到了一聲火車長鳴時,“他”突然間得到了啓示,於是“他”站了起來。“他”站起來時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像死去一樣的橋卧在那裏,然後“他”注意到了那條陰險流動着的小河,河面波光粼粼,像是無數閃爍的目光在監視他。“他”冷冷一笑,似乎讓人們看到了“他”心中的希望,但這希望卻是他走向人生終點的路。在那個時刻,“他”眼中的一切都變得那麼的不以為然和順理成章,這是悲劇,是“他”的悲劇,是這個家庭的悲劇,是同學、朋友間消逝的友誼的悲劇,更是一個時代被淘汰了的一羣病態心理人格人羣的悲劇。“他”的離開帶有一個時代的悲劇色彩,這種悲劇色彩雖然並沒有影響絕大多數人,但“他”的變形的人格卻是那個時代的典型形象,是留在一個固定時期的不可被遺忘的角色。 [3] 

四月三日事件作品鑑賞

《四月三日事件》他在有意地敍説着個體生命的“成人化”寓言。而成人化的過程是以未成年的自然生命與理性化、慾望化、荒誕化的世界相對立出現,以純真質樸、自然善良的受挫與強力取消而完成的。“四月三日”對“他”來説,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它標誌着我的成人階段的開始,是個體生命獲得社會性身份的界標。但也就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日子中,“他"沒有青春的興奮與躁動,期待與渴望,而是見到了整個世界的陌生與遠離,他發現自己與外在世界之間隔着的重重迷霧。他總懷疑有一個陰謀在我四周開始佈置。父母的鬼鬼祟祟的議論安排,朋友神秘莫測的出現與消失,鄰居的窺探監視,讓他感到周圍迷霧重重,機關重重。在一種迷茫、緊張、恐懼中,我無法應對,無法接受“四月三日的來臨"。一方面,“無依無靠。他找到了這個十八歲生曰之夜的主題’’;另一方面,他根本無法真正接受與融入這個世界。最終,“他”爬上了一輛運煤的火車,遠遠地離開了“家”與他所熟悉的小鎮。“四月三日’’在文本結束時仍然未曾來到,“事件”成為了一個引而未發的懸念。但個體生命在成人前夜所體驗到的世界的他者化、所引發的內在惶恐與緊張卻是無比的真實。 [4] 
餘華的《四月三日事件》作為自行設置在現實主義創作傳統中的一條裂隙,而也凸顯着自身的先鋒。這些都是命運的指示,是一種歷史性的必然。在經歷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後,20世紀80年代的先鋒小説的終於決絕地打斷了它;就如同《四月三日事件》中的少年最終決絕地踏上背井離鄉的道路;這是一種命定。而餘華打斷現實主義創作傳統、開啓先鋒小説的第一個步,就是寫出的《四月三日事件》,它自誕生起就聚合了它身後的所有餘華的先鋒作品,更是聚集起先鋒派的前前後後的小説作品與小説歷史。 [5] 

四月三日事件作品評價

《四月三日事件》不是餘華最好的小説,卻是人們經常提及的小説。從這篇小説可以看出餘華這一代先鋒作家在那個年代的思想狀態、情感表現,以及把握世界、社會和人生的方式。(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王達敏評) [2] 

四月三日事件作者簡介

餘華,中國當代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1960年4月出生,1983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在細雨中呼喊》《活着》《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第七天》《文城》等。其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1998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2004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説獎(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2014年)、塞爾維亞伊沃·安德里奇文學獎(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納文學獎(2018年)等。 [6] 
餘華 餘華
參考資料
  • 1.    高玉,王曉田編著. 餘華作品版本敍錄 上[M]. 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2017.08:23.
  • 2.    王達敏著. 餘華論[M]. 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6.07:229,231.
  • 3.    魏莉.悲劇的終點——《四月三日事件》中“他”形象[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第3期):89.
  • 4.    劉娟. 窺探人性深處的奧秘--論餘華[D]. 湖南:湖南師範大學,2010:11,13.
  • 5.    韓雪. 林中路上的新鮮泥跡 ——對餘華《四月三日事件》的現象學的一種解讀[J]. 名作欣賞, 2018, (21):39-41.
  • 6.    《文城》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3-11-08]
  • 7.    餘華小説:古典氣質與鄉鎮敍事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