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嘉陵江上

鎖定
《嘉陵江上》是端木蕻良作詞,賀綠汀譜曲的一首獨唱曲,本是端木蕻良1939年作於重慶的一首散文詩,後進作曲家賀綠汀譜曲成為一首為大眾熟知的抗日救亡歌曲。歌曲寄託了作者對失去的家園——東北三省的懷念,唱出了收復失地的決心。它問世以來,受到羣眾的廣泛歡迎,並作為男高音獨唱曲目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唱。深情地表達了成千上萬流亡到大後方,悲憤地“徘徊在嘉陵江上”的同胞,對強佔了自己家鄉的日本侵略者的切齒痛恨,對淪陷在敵人鐵蹄下的故鄉和親人的深切懷念。
中文名
嘉陵江上
歌曲時長
3’09
填    詞
端木蕻良
譜    曲
賀綠汀
歌曲語言
中文
發行時間
1939

嘉陵江上創作背景

1939年春末,端木蕻良在重慶北碚夏壩的復旦大學教書。他同他的東北老鄉、名聲十分響亮的妻子作家蕭紅,每天傍晚沿嘉陵江邊散步,見悠悠江流思鄉之情湧起,提筆寫道:“那一天,敵人打到了我的村莊,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 ”,這一切的悲情都是因為日寇的鐵蹄,山河破碎,流亡的苦難,國恨家仇,一股腦兒熱血激盪胸間,詩人繼寫道:“我必須回到我的故鄉…… 把我打勝仗的刀槍,放在我生長的地方!”散文詩《嘉陵江上》由此誕生。 [1] 
時年賀綠汀39歲,早在1937年他便參加革命,從此廣泛接觸大眾革命.創作也開始變得成熟,創作了多首抗日救亡歌曲。在拿到這首散文詩後他開始嘗試多種譜曲方法,均不理想。最後,他背熟歌詞,獨自徘徊在長江邊上,反覆輕聲朗誦,終於抑揚頓挫的語勢中摸索到相應的旋律,寫出了這首接近於歌劇詠歎調的獨唱曲。 [2]  [3]  [2] 

嘉陵江上歌曲歌詞

詞:端木蕻良 曲:賀綠汀
那一天,敵人打到了我的村莊,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
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彷彿聞到故鄉泥土的芳香,一樣的流水,一樣的月亮,我已失去了一切歡笑和夢想。
江水每夜嗚咽地流過,都彷彿流在我的心上。
我必須回到我的家鄉,為了那沒有收割的菜花,和那餓瘦了的羔羊。
我必須回去,從敵人的槍彈底下回去。
我必須回去,從敵人的刺刀叢裏回去。
把我那打勝仗的刀槍,放在我生長的地方。 [4] 

嘉陵江上歌曲賞析

《嘉陵江上》是一首融旋律與伴奏為一體的藝術歌曲。歌曲為二部曲式的結構。第一部分表現了主人翁因敵人入侵、背井離鄉、隻身徘徊在嘉陵江旁,面對眼前的一切,使他更加懷念故鄉和此時的悲痛心情。八小節由鋼琴彈奏的引子十分精練、出色。整首歌曲中主要音調和悲壯的氣質通過這簡單的引子也能充分的體現出來,把演唱者和聽眾帶到一個作品本身需要的情緒中。接着是歌中主人翁的激情痛訴,可以從這段曲調中二度下行長音和三連音的出現造成的旋律效果領會到流放者的痛苦不安和激動無的心情。 [3] 
歌曲的第二部分是表達主人翁決心要打同故鄉去的意志和信念,這段曲調在感情的醖釀和發展上是很有層次的,兩次形成高潮。旋律基本上是在高音區進行,加上強拍上出現的切分節奏,聽起來似乎是在大聲疾呼。接着主人翁在低音區唱出朗誦式的音調,“我必須回到我的家鄉”一句是主人翁的內心獨白,接下來“我必須回去,從敵人的刺刀叢裏回去。”更是主人翁的大聲疾呼和堅定誓言,形成歌曲的第二次高潮。 [2]  [3] 

嘉陵江上演唱技巧

作品的第一部分只用了幾個孤憐憐的和絃卻非常扣人心絃,而且讓演唱者也有一個二度創作的機會,演唱者可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來較自由地演唱。作品的前奏在中段的低音區又出現了一次.起到了呼應的效果,使作品更加完善。作品的第二部分,在歌聲延長音中引入間奏,在這裏,作者用分解和絃音型的手法向上跳進進入連續八分音符減七和絃和升三音的主大三,左手同時以反向八度進行,逐漸增強闖奏的緊張度。在短短五小節的節奏中使主人翁從痛苦徘徊轉到堅定果斷、要報仇、要戰鬥的英雄氣概。前面一部分是悲傷、萬般無奈的,而從這幾個和絃情緒上顯得非常高昂,用了許多記號,在這裏賀綠汀還用了宣敍風格和中國戲劇對自的和絃填補伴奏手法。使全曲最終達到高潮。所以彈奏時要注意力度變化的層次。速度不可過快,接歌聲時要把握好“氣口”,使用切分踏板。這個作品的結尾伴奏是採用的無尾奏型。在歌聲延長音中加以哄託,增強結束感,然後踏板和歌聲同時強收。 [2]  [5]  [6] 

嘉陵江上社會影響

歌曲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不甘當亡國奴、誓死反抗侵略者“打回老家去”的決心,對當時的抗日救國運動起到了鼓動號召的作用。 [2]  該曲曾經激勵了無數熱血青年投身到了抗日戰場,成為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抗日歌曲。這首歌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運用了西洋歌劇詠歎調與朗誦調的藝術特點,借鑑了歐洲藝術歌曲的創作手法,同時又很好的結合了中國傳統的聲韻和節奏,使這首歌成為獨樹一幟的中國藝術歌曲,一直傳唱至今。 [5]  [7] 

嘉陵江上作者簡介

嘉陵江上詞作者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 [8]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滿族,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昌圖縣人。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加入“左聯”,發表小説處女作《母親》。193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説《科爾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為三十年代東北作家羣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端木從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與鍾耀羣結婚。1980年,端木當選為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與夫人鍾耀羣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4歲 。 [9] 

嘉陵江上曲作者

賀綠汀 賀綠汀 [10]
賀綠汀(1903-1999),原名賀楷,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湖南邵陽人。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先後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教員,明星影片公司音樂科科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延安中央管弦樂團團長、華北文工團團長。半個世紀以來,賀綠汀共創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六首管絃樂曲、十多部電影音樂以及一些秧歌劇音樂和器樂獨奏曲,並著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 [11-12] 
參考資料
  • 1.    70年前的《嘉陵江上》   .重慶晚報.2009-06-21[引用日期2013-09-10]
  • 2.    武鵬.淺談歌曲《嘉陵江上》的創作與演唱,咸寧學院學報,2011,(2).
  • 3.    卓琪.淺析《嘉陵江上》,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05,(3).
  • 4.    嘉陵江上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09-10]
  • 5.    付磊.淺析歌曲《嘉陵江上》的藝術特徵,北方音樂,2012,(10).
  • 6.    黃常虹.歌唱藝術的情感表現--談《嘉陵江上》、《黃河怨》的演繹 ,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5,(5).
  • 7.    趙小萌.《嘉陵江上》往事,今日重慶,2008,(5).
  • 8.    藍天碧水永處 ——蕭紅的愛路跋涉(下)  .深圳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10]
  • 9.    端木蕻良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3-09-10]
  • 10.    賀綠汀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09-10]
  • 11.    徐科鋭.賀綠汀音樂美學思想初探,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
  • 12.    黃旭東.為新中國專業音樂教育做出重要貢獻的兩位佼佼者——簡論賀綠汀、趙渢的領導業績,音樂藝術,2009,(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