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嘉興話

鎖定
嘉興話,俗稱“嘉興閒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和北吳其他方言如蘇州話、常州話、上海話湖州話紹興話、寧波話、無錫話均能互通。
中文名
嘉興話
外文名
Kashin Ghegho
別    名
嘉興閒話
分    片
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目錄

嘉興話現狀

隨着推普大潮的到來,吳語在嘉興日漸式微,不少嘉興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説的嘉興話就是吳語。在嘉興常有老人抱怨,孫子孫女不會説土話(嘉興人對本地吳語的感情交流出現障礙),更有甚者因此而引發家庭內部矛盾。由於強制推普,導致很多嘉興孩子失去了學習吳語的機會和途徑。吳越文化的概念在新一代嘉興孩子心中已經消散。吳語的斷代問題讓不少持不同意見的的熱心人士極為憂慮,近年於江南一帶,有熱心人士發出“保護吳語”“教孩子説吳語”“留住江南文化的根”“尊重文化多樣性”等呼聲,上海、蘇州、杭州等地接連有吳語愛好者進行宣傳保護吳語的活動,嘉興本地也漸漸有一些小規模的保護和研究吳語的團體。

嘉興話方言特點

吳語湘語(指老湘語)是漢語七大方言語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因此吳語至今保留了相當多的古音。吳語的一大特點在於保留了全部的濁音聲母,具有七到八種聲調,保留了入聲。在聽覺上,一種方言如果語速過快,抑揚頓挫過強,我們往往稱這種話“太硬”,如寧波話;但如果語速過慢,缺乏明顯的抑揚頓挫,我們往往稱這種話“太侉”,如河南話。嘉興話和蘇州話一樣,語調平和而不失抑揚,語速適中而不失頓挫,在發音上,感覺是較靠前靠上,這種發音方式有些低吟淺唱的感覺。

嘉興話詞彙

嘉興話稱呼

你:倷([ne])
我:吾,吾奴
他/她:伊,伊奴
我們:伢
你們:㑚([nɑ])
他們:伊拉
父母、雙親:爺孃
爸爸:阿爹,阿爸,爸爸,爺(背後稱)
媽媽:姆媽,娘(背後稱)
老人(男):老太公
老人(女):老太婆
小孩:小寧,小囡,小把戲
叔叔:阿叔,爺叔
寄爸,過房爺:乾爹
老婆:家婆,家主婆,女客
寶貝:囡囡
老公:男人,男客
奶奶:親媽,娘娘
爺爺:大爹,爺爺[ɦiɑ],阿爹
曾祖父母:太太(曾祖父母不分男女都叫太太)
阿姨:孃姨,娘娘
伯父和姑媽:阿伯 (不分男女都叫阿伯)
妻弟:舅佬
哥哥:阿哥
姐姐:阿姐,姐姐
姐妹:姊妹
老師:先生(這個用法比較古老,少用)

嘉興話時間

今天 :今朝
明天:明朝
昨天:昨日 ,昨兒頭
白天:日[ȵiɪʔ]裏
上午:上晝
下午 :下晝
夏天:熱天,熱天宮,夏裏
冬天 :冷天,冷天宮,寒裏
時間:辰光
早上:早陣頭/早晨頭/早浪向
晚上:夜裏向
傍晚:夜快,黃昏頭
中秋節:中秋,八月半
經常:專門,長朝
日子:日腳
一會兒:一歇歇
一個月:一個號頭,一個月日
晚,遲:晏
下次:下趟/下卯/下次
長時間:長遠
現在:該陣,該卯,該現,箇陣
以前:老底(子),老早
過一段時間:隔兩日,隔(一)歇歇

嘉興話氣候

下雨:落雨
下雪:落雪
涼快:風涼
暖和:暖熱
打雷閃電:劃線

嘉興話名詞

脖子:頭頸
學校:學堂
衣服:衣裳
桌子:台子
勺子:調羹
(圓底)鍋子:(圓底)鑊子
猴子:活猻
蜈蚣:百腳
玉米:粟粟米、六粟
針:衍線
河蝦:彎轉 (同湖州話

嘉興話量詞

一座橋:一板橋

嘉興話方位

裏面:裏向、 裏頭

嘉興話動詞

放:擺
站:立
藏:
斜靠:([ge])
找:尋
摔:摜([gue])
給:撥
洗:
切:斬
咳嗽:嗆
洗臉:揩面、 汰面
喝水:吃水
主觀認為:道 (例:我認為他好 = 我道伊好。注:我不知本字是哪一個,讀音同“道”)
知道:曉得
睡覺:睏覺
上學:讀書 (例:我去上學了 = 我去讀書了)
逃課:賴學
下棋:着棋
吵架:吵相罵
打架:打相打
逛街:趤街路,趤馬路(“趤”音同“蕩”)
鬆土:坌地
按:撳
穿衣服:着衣裳

嘉興話其它常用詞

二十:廿
這:搿 / 箇
不:勿
很:蠻
好:贊(例:這隻貓好極了 = 箇只貓極贊個)
沒有:嘸[m̩]沒
還沒有:勿曾
清楚,乾淨:清爽
髒:啦嘻、齷齪、泥腥
好:靈(光) (例:這件衣服真好看啊 = 箇件衣裳靈來)

嘉興話俗語

“死蟹一隻”:完蛋啦,沒有辦法啦!。
“瞎子吃餛飩,自家心裏有數”:大家(各自)心裏最清楚。(言下之意:在口頭上不宜或不用明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