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汏是左右結構,形聲,古同“汰”,淘洗。拼音:dà,tài,五筆:IDY。汏dà〈方〉洗;涮。江淮官話、吳語、閩語。
中文名
[1] 
拼    音
tài  [3] 
部    首
五    筆
IDY
倉    頡
EK
外文名
Tai [2] 
部外筆畫
3
詞    性
動詞
總筆畫
6
筆順編號
441134
結    構
左右結構 [4] 
造字法
形聲
四角號碼
34180
UniCode
CJK;統一漢字 U+6C4F

詳細字義

字義一

汏 dà
〈動〉
(1) 〈方〉:洗 [wash],吳語方言字 [1] 
汏,今蘇州人謂搖曳灑之曰汏,音如俗語之大。——《説文解字注·水部》

字義二

汏 tài
〈動〉
(1) 淘洗 [wash in a pan or basket]
汏,淅澗也。——《説文》。今沙汰、淘汰字亦作汰。 [2] 

康熙字典

〔古文〕𡊌《唐韻》《集韻》《韻會》徒葢切《正韻》度奈切,𠀤音大。《説文》淅𤄒也。《徐鉉曰》水激過也。《玉篇》洗也。
《廣韻》濤汏也。《楚辭·九章》齊吳榜而擊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達切,音闥。過也。
《唐韻》代何切《集韻》唐何切,𠀤音駝。亦淅也。 《集韻》或從太作汰。《郭忠恕·佩觿集》汏與汰別。汰音太,沙汰也。汏音大,濤也。 [3]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汏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汏字形對比
異體字
汏的異體字
[4] 

方言集匯

◎ 粵語:daai6
◎ 潮州話:tuah4 tua7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