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單世聯

鎖定
單世聯,1962年生,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 [1]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2-3] 
長期從事美學、思想史和文化研究、現代思想研究和文化批評。先後任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兼職教授和特約研究員,2006—2007為英國Nottingham TrentUniversity訪問學人。1985年以來,發表學術思想論文和社會文化評論400多篇。
中文名
單世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2年
主要成就
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之“哲學二等獎”。
出生地
江蘇省 揚州市
代表作品
《中國現代性與德意志文化》;《黑暗時刻:希特勒
大屠殺與納粹文化》;《文化大轉型》 [2] 
職    稱
教授

單世聯人物履歷

1986年 8 月——1994年9月就職於廣東省戲劇家協會
1994年10月——2009年5月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工作,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1999年——2001年兼任中山大學哲學系、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系教授。
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英國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大學Theory, Culture & Society中心訪學。
2009年5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導;媒體與設計學院文化產業與管理系主任,人文學院系主任,哲學系系主任。
2012年3月起,任人文學院副院長。
2013年12月起,任媒體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
2017年12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 [3] 

單世聯社會兼職

兼任文化產業(中國)協作體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研究員;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兩岸文化合作研究基地研究員;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深圳)理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山東大學中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文化戰略與管理》主編;《中國文化產業評論》副主編;《廣東社會科學》編輯委員會委員;《開放時代》、《國際文化管理》學術委員會委員。

單世聯學術榮譽

1998年,作為第二作者的《被解釋的傳統: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一書獲國家教委“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之“哲學二等獎”。
2013年,獨立完成的《中國現代性與德意志文化》一書(3卷)獲國家教育部“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之“哲學二等獎”。
調研報告《經濟發展與農村社會組織關係的變遷》(合著)在《開放時代》1997年第7期發表後,由《新華文摘》1998年第1期轉載。學者劉作翔的《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秩序結構及其模式選擇》(《法學評論》1998年第5期,《新華文摘》1999年第2期轉載)一文引用其中1000多字,將其與費孝通、梁治平的有關觀點並列為有關當代社會秩序結構的三種主要觀點之一。
法國政治與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Chen Yan在其L’éveil de la Chine. Chinese.(《中國之覺醒——文革後中國思想演變歷程1976-2002》,熊培雲中譯,香港田園書屋2006年8月版)一書多次引用有關觀點。
《“盡在煙雲變幻奇”——讀曾志〈一個革命的倖存者〉》一文收入梁由之主編《夢想與路徑:1911—2011百年文萃》(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一書,該書選編中國一百來200位作者的256篇文章。

單世聯研究興趣

文化產業理論
中國現代學術思想
納粹大屠殺
革命文化

單世聯研究方向

文化理論與文化思想史、文化產業理論與戰略 [4] 

單世聯專著與學術文集

單世聯 單世聯
1、《西方美學初步》,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中國美育史導論》(與徐林祥合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反抗現代性:從德國到中國》,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999年再版。
4、《現代性與文化工業》,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被解釋的傳統:近代中國思想史略論》(與陳少明等合著),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再版。
6、《人與夢:紅樓夢的現代解釋》,廣東旅遊出版社1995年版。
7、《文化產業的時代審視 》(與謝名家合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革命人》,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9、《風雷激——20世紀中國政治文化述論》,待出版。
10、《中國現代性與德意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115萬字。
11、《文化大轉型:分析與評論——西方文化產業理論發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2、《九死一生如昨》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13、《論文化觀念與文化生產》,新星出版社,2014年版。 [5] 
14、《一個人的戰鬥》,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版 。 [6] 
15、《我們需要怎樣的文化》,新星出版社,2015年5月。 [2] 
16、《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上下)》,廣東人民出版社、南方出版傳媒2015年9月。120萬字。 [7-8] 
17、《文化不是任性:價值觀、多樣性與中國經驗》,新星出版社,2015年10月。 [9] 
18、《知識人的關懷與壓力》,商務印書館,2016年3月。 [10] 
19、《文化大轉型:批判與解釋——西方文化產業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12月。148萬字。 [11] 
20、《紅樓夢的文化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 [12] 
21、《中國文化管理研究》(與李康化合著),東方出版中心,2019年12月。 [13] 

單世聯批評文集

1、《走向思維的故鄉》(文化批評文集),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17萬字。
2、《尋找反面》(文化批評文集),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版。18萬字
3、《現代儀式》(戲劇批評文集),廣東旅遊出版社1998年版。23萬字
4、《遲到的光》(文化批評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3萬字。
5、《嶺外風鈴》(文化批評文集),廣州出版社1999年版。27萬字。
6、《因為現狀可以改變》(文化批評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23萬字。
7、《遼遠的迷魅》(中德文化交流評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年。27萬字。
8、《非常歲月》(納粹大屠殺評論),待出版。

單世聯譯作

1、《辯證的想象:法蘭克福學派和社會研究所的歷史》(原著馬丁·傑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初版,1998年再版。38萬字
2、《痛苦的革命——中國與現代世界的鬥爭》(原著拉那·瑞特爾),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

單世聯教材

1、《文化產業學概論》(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材,胡惠林、單世聯等著),太原:書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紅樓夢〉選讀》(單世聯、徐林祥編著,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5年初審通過),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紅樓夢〉選讀教學參考書》(徐林祥、單世聯編著,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