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問菊

(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詩)

鎖定
《問菊》是清代小説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律詩,是《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詩。首聯以東籬訪問秋情點題,符合了“問菊”的主題。“喃喃”二字情態畢現。頷聯“孤標傲世偕誰隱”一句,儼然就是林黛玉的寫照。頸聯烘托渲染菊花生長的悽清環境,“寂寞”、“相思”四字又最能點示出林黛玉的內心活動。末聯是在菊花中尋求精神寄託之意。這首詩深沉地揭示了詩人的精神世界的,單就律詩的格律而言,這首詩是確有可推敲之處的,有的對仗不夠工穩。此詩用擬人手法視秋菊為知己並與之談心,讚美菊花的“孤標傲世”的高潔風格,實際上也正是詩人的自我評價。 [1-2] 
作品名稱
問菊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作    者
曹雪芹

問菊作品原文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1,喃喃負手叩東籬2
孤標傲世偕誰隱3,一樣花開為底遲4
圃露庭霜何寂寞5,鴻歸蛩病可相思6
休言舉世無談者7,解語何妨話片時8 [3] 

問菊註釋譯文

問菊詞句註釋

  1. 秋情:即中間兩聯所問到的那種思想情懷。因“眾莫知”而唯有菊可認作知己,故問之。
  2. 喃喃:不停地低聲説話。負手:把兩手交放在背後,是有所思的樣子。叩:詢問。東籬:指代菊。
  3. 孤標:孤高的品格。標,標格。偕:同……一起。
  4. 為底:為什麼這樣。底,何。
  5. 圃露庭霜:落滿霜露的園圃和庭院。互文的修辭手法。
  6. 鴻歸:大雁南飛。蛩病:蟋蟀將要死去。可:是不是。雁、蝨、菊都是擬人寫法。
  7. 舉世:整個世問,整個社會。
  8. 解語:能説話。在這裏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説話的話。擬人的修辭手法。語出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中唐玄宗把貴妃比作“解語花”事。片時:短暫的時間。南朝江總《閨怨篇》:“願君關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時妍。” [4]  [5] 

問菊白話譯文

想要打問秋天的消息卻沒有人知曉,我只好揹着手輕聲地詢問東籬:
你的品格如此孤高傲世,又有誰能夠和你一同隱居,同樣都是花而你為什麼又開放得這麼晚?
落滿霜露的庭院和園圃多麼寂寞,鴻雁南飛蟋蟀低吟你是否相思。
且不要説整個世間沒有能夠和你談論的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話語不妨和我小敍片刻。 [4] 

問菊創作背景

曹雪芹將《問菊》寫在了《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裏。這回描繪賈府表面上處於最鼎盛的時期。此次活動,由史湘雲薛寶釵擬定題目,共十二道題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韻,由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這回作者讓林黛玉選了其中三道詩題:《詠菊》、《問菊》和《菊夢》。在黛玉三首詠菊詩中,寫得新穎別緻,並最能代表其個性。按理説這一首應被評為詠菊詩第一,李紈卻把它評為第二。 [2] 

問菊作品鑑賞

問菊整體賞析

《問菊》,作為小説人物詩,是並不弱於《詠菊》的。詩人把菊花作為知己、知音,於是向它提出了鬱積於心的許多問題。問菊就是問自己,答案也都包含在問題之中。你那樣標高氣逸,傲然獨立於塵世風霜之中,沒人能和你結伴生活。花朵同樣俊秀,你不在春天和百花一起開放、爭妍鬥豔,卻到了深秋才開放。一種深沉的寂寞感,孤扯感撲面而來。這就是覺醒之後的黛玉的心理的深切寫照。可以説,這首詩倒是更深沉地揭示了詩人的精神世界的,單就律詩的格律而言,這首詩是確有可推敲之處的,有的對仗不夠工穩。這和黛玉的“不以詞害意“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的詩學見解有關。 [1] 
在這首詩中,輕俗傲世,花開獨遲,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無塵的品格性情。 “圃露庭霜”就是《葬花吟》中説的“風刀霜劍”。榮府內種種惡濁的現象形成有形無形的刺激,使這個孤弱的少女整天陷於痛苦之中。“鴻歸蛩病”映襯出她苦悶彷徨的心情。對黛玉來説,舉世可談者只有寶玉一人,然而礙於“禮教之大防”,幾乎沒有痛痛快快地暢敍衷曲的時候。“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這兩句膾炙人口的名句,與其説是有趣的訊問,莫如説是憤懣的控拆。全詩除首聯之外,頷聯、頸聯、尾聯全為問句,問得巧妙,正如湘雲説:“真把個菊花問的無言可對。”林黛玉一再向那寄託在東籬之下的菊花發問,其實是暗喻自己寄人籬下,缺少知音。 [5] 
小説中李紈評《詠菊》第一,《問菊》第二,《菊夢》第三,所以林瀟湘魁奪菊花詩。其實這種寫法本身就另有微言大義,如果按十二首詩作的實際情況,那並非如寶玉所贊同的“極是!極公!”正如後人評點所調侃,寶玉情有所偏,“林妹妹為魁,不是也是,不公也公”。即以黛玉自己的三首詩而言,應該説這首《問菊》要比《詠菊》更真情更自然。
首聯即直切“問”字,所謂“訊秋情”即問訊菊花的情懷意向。下面一連幾個問句,或切合歷史上所形成的菊花之文化品位,或抓住菊花的自然特性,其實都是把菊花當作詩人的一個同類,即將詩人自己的情懷賦予了菊花。所謂問菊,實是自擬。孤標傲世,當然是從陶淵明就給菊花塗染上的文化個性,問“偕誰隱”,答案已經在問句之中,即與菊花相過從的只能是高人隱土。菊花在秋季開放,當然不同於“萬紫千紅總是春”,問“為底遲”,也就是讚美了菊花不趨時不從眾的品性。園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別的花所以不在秋季開放,菊花所以會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襯出菊花的遺世獨立。鴻雁在秋天向南飛走,蛩即蟋蟀也即將結束生命,這進一步皴染出菊花的孤高。總之這四個問句,實際上就是以問的形式抒寫詩人自己的情懷,也就是對菊花的“移情”故問。最後兩句就把這層意思明白點出:不要感嘆沒有知音,我就是你的好朋友,如果菊花能説話,咱們就好好聊一會吧。但全詩都採用問的口氣,一方面與詩的標題緊扣,另一方面使詩有一種含蓄的韻味。
應該説,這首詩十分切合小説中所寫黛玉之性格——第五回所謂“孤高自許,目無下塵”,作者代擬的這首詩傳神地體現了這種特點。同時當然也就關合了黛玉將來“眼淚還債”的寂寞之苦境。 [6] 

問菊名家點評

中國韻文學會會員劉亮《紅樓夢詩詞賞析》:這首詩有種“郊島寒瘦”的氣象。 [4] 

問菊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説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牀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説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説《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説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7] 
參考資料
  • 1.    季學原主編,紅樓夢詩歌精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06月第1版,第132頁
  • 2.    劉磊編著,詠菊詩詞精選,金盾出版社,2009.06,第316頁
  • 3.    曹雪芹.《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526
  • 4.    劉亮編著,紅樓夢詩詞賞析,三秦出版社,2009.03,第78頁
  • 5.    (清)曹雪芹著;李楠解譯,紅樓夢詩詞全鑑,中國紡織出版社,2016.10,第225頁
  • 6.    梁歸智著,紅樓賞詩:《石頭記》詩詞韻語講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195頁
  • 7.    李明新,樊志賓編著,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中國旅遊出版社,2006年9月,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