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商業銀行經營理論

鎖定
現代商業銀行業務經營活動,受一定的經營理論的指導,而其理論又將隨着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實踐的不斷髮展,逐漸形成比較系統、全面的經營理論體系。不同歷史時期,由於經營條件的變化,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理論,經歷了資產管理理論→負債管理理論→資產負債管理理論的演進程。
中文名
商業銀行經營理論
外文名
Commercial loan theory
行    為
現代商業銀行業務經營活動
分    類
教學

商業銀行經營理論資產管理

商業銀行發展的初期階段,由於當時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固定、狹窄,主要是吸收進來的活期存款;與此同時,工商企業的資金需求比較單一,一般是短期的臨時性貸款,加上金融市場不發達,銀行變現能力較低。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重點,主要放在資產管理方面,通過資產結構的合理安排,實現其經營總方針的要求。由此而形成資產管理理論。
(一)商業性貸款理論(Commercial loan theory)
商業性貸款理論又稱“真實票據理論”(Rea IB bill theory),從銀行資金來源主要是吸收進來的存款這一客觀事實出發,考慮到保持資產的流動性的要求,主張商業銀行只應發放短期的,與商品週轉相聯繫或與生產物資儲備相適應的自償性貸款,即隨物資週轉發放貸款,待銷售過程完成後,貸款會從收入中得到償還。這種貸款是以商業行為為基礎,有真正的商業票據為憑證。商業性貸款即符合銀行資產流動性要求,又適當地考慮到了盈利性。而且,由於貸款是隨貿易活動伸縮的,不會引起貨幣和信用膨脹。
(二)轉移理論(The Shift ability theory)
隨着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金融資產多元化且流動性增強,商業銀行持有的短期國庫券和其他證券增多,銀行對保持流動性有了新的認識,應運而生的是資產轉移理論,簡稱轉移理論。這種理論認為,銀行能否保持其資產的流動性,關鍵在於資產的變現能力。只要掌握了一定量的,信譽好,期限短,且易於出售的證券,並在需要資金時,能夠迅速地、不受損失地出售或轉讓出去,銀行就能維持其經營的流動性,轉移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的莫爾頓在1918 年《政治經濟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商業銀行及資本形成》中闡述的。一次大戰後,美國因軍費開支巨大,導致公債大量發行,與此同時,經濟危機開始發生和加深,以後接着又爆發二次大戰,導致企業和個人對銀行的借款需求急劇減少,而政府的借款需求猛增,銀行把大量短期資金投入政府債券,證券成為銀行保持資產流動性的主要投資對象,商業銀行保持流動性的一種全新而積極的方法。
(三)預期收入理論(the expected income theory)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展帶來了資產多樣化需求,尤其是大量的設備和投資貸款的需求,而且消費經濟需求也增加了。加上金融業競爭加劇,業務開拓和發展迫在眉捷。這時,貸款和投資的預期收入,引起了商業銀行經營者的高度重視,預期收入理論應運而生。
預期收入理論是一種關於銀行資產投向選擇的理論,其基本思想是: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應着眼於貸款的按期償還或資產的順利變現,而且商業銀行貸款或可轉讓的資產,其償還或變現能力都以未來的收入為基礎。只要未來收入有保證,即使是長期放款,仍可保持流動性。反之,如果沒有未來收入作保證,即使是短期放款,也存在發生壞帳,到期收不回來的可能。因此,銀行應根據借款人的預期收入來安排貸款的期限、方式,或根據可轉換資產的變現能力來選擇購買相應的資產。該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的普魯克諾於1949年在《定期放款與銀行流動性理論》一書中提出的。這種理論指出了銀行資產流動的經濟原因,為銀行業務經營範圍的進一步擴大提供了理論根據,商業銀行不僅發放短期貸款,還對一些未來收入有保證的項目,發放中、長期貸款。

商業銀行經營理論負債管理

20 世紀60 年代中以後,由於經濟處於繁榮階段,生產流通不斷擴大,通貨膨脹率提高。與此同時,對銀行貸款需求也逐漸擴大。為了防止銀行間的利率競爭,制訂了各項法規,使銀行無法通過利率的競爭來吸收資金。然而,追求高額利潤的內在動力和競爭的外在壓力,商業銀行感到應從負債方面考慮擴大資金來源,既滿足客户的資金需要,又增加銀行盈利,這是負債管理理論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在通貨膨脹條件下,負債經營有利可圖,這也向銀行負債業務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存款理論(DeposIt theory)
存款理論的最主要特徵在於銀行負債經營的穩健性,它曾是商業銀行負債的主要正統理論。存款理論認為:存款是銀行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資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存款是被動的,從屬的,受存款人的意志左右;為了實現銀行經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資金運用必須限制在存款的穩定的沉澱額度之內。存款理論的邏輯結論就是:強調按客户的意願組織存款,遵循安全性原則管理存款,根據存款的總量和結構來安排貸款,參考貸款收益來支付存款利息,不主張盲目發展存貸業務,不贊成盲目冒險的獲利經營。
(二)購買理論(Buying theory)
購買理論的最主要特徵在於主動性,銀行應以積極的姿態,主動地負債,主動地購買外界資金。它是在存款理論之後出現的一種負債理論。購買理論對存款理論作了很大的否定,認為銀行對負債並非消極被動,無能為力,而完全可以主動出擊;銀行購買外界資金的目的是保持流動性,銀行在負債方面有廣泛的購買對象,如:一般公眾;同業金融機構,中央銀行,財政機構等等。還有眾多的購買手段可以運用,最主要的手段是直接或間接提高資金價格,如高利息、隱蔽補貼、免費服務等高於一般利息的價格。一般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存在着實際的低利率或負利率,或實物資產投資不景氣。而此時金融資產投資較為繁榮時,購買行為較為可行。
(三)銷售理論(bring to market theory)
銷售理論的最主要特徵是推銷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營銷策略。認為銀行是金融產品的製造企業,銀行負債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適合客户的需要,營銷這些金融產品,以擴大銀行資金來源和收益水平。為此,銀行應做到:客户至上,竭誠為客户提供金融服務;善於利用服務手段達到吸收資金的目的,這就是要做到圍繞着客户的需要來設計服務,通過改進銷售方式來完善服務。最為重要的是,銷售觀念要貫穿負債和資產兩個方面,將資產與負債聯繫起來進行營銷活動的籌劃。
銷售理論。出現在20 世紀80 年代,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風起雲湧,金融競爭金融危機日益加深的條件下,現代企業營銷思想注入銀行負債經營中,標誌着負債管理理論發展的時代屬性和新趨勢。

商業銀行經營理論資產負債管理

資產管理理論過於偏重安全性與流動性,在一定條件下以犧牲盈利為代價,雖然隨後在解決盈利性上有所突破,但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負債管理理論能夠較好地解決流動性和盈利性之間的矛盾,而實現它們兩者之間的均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外部條件,往往風險較大。
20 世紀70 年代未80 年代初,西方各國都通過了一系列法規,使銀行吸收資金的限制逐步縮小,業務範圍愈來愈來大。一方面促成了銀行業之間吸收存款的競爭,另一方面同業競爭引起了存款利率上升,資金成本提高,這對銀行安排資產結構從追逐高額盈利方面帶來了困難。只有通過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的共同調整,資產負債兩方面的統一協調,才能實現銀行經營總方針的要求。
資產負債管理的原則
資產負債管理理論是以資產負債表各科目之間的“對稱原則”為基礎,來緩解流動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矛盾,達到三性的協調平衡。所謂對稱原則,主要是指資產與負債科目之間期限和利率要對稱,以期限對稱和利率對稱的要求來不斷調整其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以實現經營上風險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其基本原則主要有:
1.規模對稱原則。這是指資產規模與負債規模相互對稱,統一S 平衡,這裏的對稱不是一種簡單的對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經濟增長基礎上的動態平衡。
2.結構對稱原則,又稱償還期對稱原則。銀行資金的分配應該依據資金來源的流通速度來決定,即銀行資產和負債的償還期應該保持一定程度的對稱關係,其相應的計算方法是平均流動率法,也就是説,用資產的平均到期日和負債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動率。如果平均流動率大於1,則説明資產運用過度,相反,如果平均流動率小於1,則説明資產運用不足。
3.目標互補原則。這一原則認為三性的均衡不是絕對的,可以相互補充。比如説,在一定的經濟條件和經營環境中,流動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通過盈利性的提高來補償。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固守某一目標,單純根據某一個目標來決定資產分配。而應該將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綜合起來考慮以全面保證銀行目標的實現,達到總效用的最大化。
4.資產分散化原則。銀行資產運用要注意在種類和客户兩個方面適當分散,避免風險,減少壞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