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秉煜

鎖定
唐秉煜(1921年~2005年),字君耀,1921年2月17日生於江蘇省鹽城縣草堰口,排行老五。 [1] 
全    名
唐秉煜
君耀
出生地
江蘇省建湖縣草堰口
出生日期
1921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
2005年6月16日

唐秉煜人物生平

1927年夏,入草堰口小學讀書,後轉入上岡小學,1932年夏,考入鹽都縣亭湖中學,1935年初中畢業後,到泰州時敏高中補習二年。七七事變爆發回到上岡,參加二兄君照等我黨地下黨員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2月,經君照同志介紹,到河南確山縣竹溝鎮,參加由彭雪楓同志主持的新四軍訓練班學習入伍。1938年6月,由十八集團軍駐武漢辦事處派遣,打入國民黨部隊做地下工作。為了更好地長期埋伏,1938年10月在武漢考入黃埔軍校十六期工兵科。抗戰期間擔任工兵二十四團上尉連長,隨部隊轉戰各地。抗日戰爭勝利後,唐秉煜約同唐秉琳準備回蘇北革命根據地去,寫信給中共華中五地委,經組織決定,要他們仍留在白區工作。唐秉煜隨即打入國民黨國防部作戰廳任上尉參謀,後升為少校作戰參謀。
1946年秋天起在中共華中工委和華中五地委領導下,唐秉煜為我黨蒐集絕密軍事情報,並與唐秉琳等地下黨同志一起做策反和組織江陰要塞的起義工作。這一段歷時三年的經歷,成為唐秉煜虎穴十年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一頁。
1948年6月,江陰要塞第一任司令孔慶桂(中將),因年邁多病請求退休獲准,蔣介石要一個年輕將領接替,唐秉煜與唐秉琳、吳廣文等同志反覆商量,決定展開活動,讓在陸軍總部任兵工處長的戴戎光(少將)接任,因戴是鹽阜小同鄉,與唐家又有世交,戴如當上要塞司令,對我黨開展策反工作極為有利。經多方努力,戴終於得到蔣介石親批為江陰要塞第二任司令。因助選有功,為論功報答,戴陸續任命唐秉琳為炮兵總枱長,吳文廣為守備總隊,王德容為遊動炮兵團長,唐秉煜為工兵營長。要塞主力部隊的指揮權,從此都掌握在地下黨手中,架空了戴戎光,為要塞起義奠定了基礎。
1949年2月,地下黨有幾個重大問題,急需向華中工委請示,唐秉煜自請暗渡長江,冒極大的危險到達淮陰,向華中工委領導人彙報了工作,所請示的問題,也都得到了解決,為要塞成功地舉行起義,更增強了信心和力量。1947年以後,唐秉煜先後取得了經蔣介石親批的如《重點進攻時期的全國各戰區作戰方案及兵力部署》等幾份絕密文件上送。這次過江,又將獲得的《國民黨長江江防兵力部署和作戰方案要圖》親送華中工委並上報三野,為我軍謀劃渡江作戰,起了重要作用。江陰要塞地下黨由秉煜協助秉琳等同志,爭取了部分要塞的中、下層軍官,排除了許多危害地下黨生存的險情,巧妙地抵制了敵人破壞我軍渡江行動的企圖,保障了我軍安全順利地渡江。1949年4月21日我軍渡江之夜,在唐秉琳命令重炮猛烈打擊敵21軍八圩港橋頭堡之後,唐秉煜果斷地組織活捉了敵要塞司令戴戎光,江陰要塞起義一舉成功,受到粟裕等同志的接見和高度讚揚。我軍渡江後,任三野特縱工兵三團參謀長。
1950年至1951年任華東軍區工兵十一團參謀長。抗美援朝時負責朝鮮西海岸和沿海島嶼以及遼東半島沿海的陣地勘察和設防工作,防美軍登陸。
1952年至1953年任華東軍區工兵指揮部作戰訓練科長。鑑於在工作中創立功績,於1953年6月華東軍區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三等功。
1954年至1956年任南京軍區國防工程指揮部計劃科長兼任沿海島嶼工區副主任,並在普陀山主持開辦國防工程訓練班,培訓全軍區師以上工兵副主任。
1956年至1960年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五系工程戰術教授會副主任,自1961年起任軍委工程兵司令部學術處戰術研究室主任,副處長,處長,總參謀部軍事學術研究委員會委員,工程兵部軍事學術研究分會委員,開展全軍工程兵軍事學術研究工作,編寫條令教範,到邊區考察提出設防建議撰寫論文,其中《論現代軍事偽裝的發展和應用》論文被評為工程裝備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編入優秀論文集,為工程兵部隊建設和國防工程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1984年至1986年被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聘請其參加查處大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反對林彪“四人幫”迫害賀龍同志,被打成“三反分子”“反革命”遭受殘酷迫害達11年之久,至1979年5月正式平反,恢復名譽。

唐秉煜因病逝世

2005年6月16日因病逝世,終年85歲。
參考資料
  • 1.    中共鹽城市委黨史辦公室,中共建湖縣委黨史辦公室編,唐氏五兄弟,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09,第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