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廣文

(江陰要塞起義總負責)

鎖定
吳廣文(1906~1966),字旨斌,建湖縣草堰口人,創立特殊功勳的建湖軍人。 [1] 
本    名
吳廣文 [1] 
出生地
建湖縣草堰口 [1] 
出生時間
1906年 [1] 
去世時間
1966年 [1] 

吳廣文人物簡介

吳廣文,青少年時隨父吳兆山(時任鹽城縣警備隊中隊長)到大岡。民國13年(1924),在省立第7中學(今南通中學)畢業後,任大岡小學教師。民國15年(1926)春,經仇一民(今亭湖區青墩鎮人,當時為國民黨鹽城黨部成員,鹽阜區中共地下黨最早成員之一)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又經其介紹加入國民黨。吳廣文按照仇一民的要求在大岡地區積極籌建國民黨鹽城縣黨部西南區第一區分部,並組織青年協進會,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發動青年閲讀進步書刊,宣傳“打倒土豪劣紳,剷除貪官污吏”,並將包括其父親在內的一批土豪劣紳列入黑名單。

吳廣文生平事蹟

民國16年(1927),以“青年協進社”名義,多次進入鹽城軍閥部隊駐地散發傳單、張貼標語,並在大岡組織進步青年歡迎北伐軍。次年春,在鹽城從事我黨地下活動的薛農山(今建湖縣高作鎮人,鹽阜地區早期中共黨員之一,1930年因參加託派組織被開除出黨)和仇一民等,通過國民革命軍第9軍江北收兵處主任薛傑三(薛農山之父)的關係,在阜寧縣東溝一帶收編隊伍,由於內部劉伯榮告密,遭阜寧警備隊熊養和部包圍,仇一民犧牲,吳廣文僥倖逃脱,但與中共地下組織失去聯繫。是年夏天,吳廣文考入國民黨南京水陸公安教導團,與進步同學組織“俠虎社”。
民國18年(1929)11月,國民黨鹽城縣黨部開始清黨,逮捕了徐少南等4人,並認定他們既是國民黨改組派,又是共產黨員,江蘇省民政廳下令就地槍決。吳廣文雖已經與組織失去聯繫,但得知這一消息後,説服父親吳兆山(時在鹽城警察大隊任中隊長)組織營救。12月24日,吳兆山率人扣押國民黨縣長、縣黨部書記長、保安隊長等人,放走被捕的4人,吳廣文與父親逃入上海租界。次年春,吳廣文從上海至南京考入中央軍官學校第8期,畢業時代表該期畢業生向校長蔣介石敬獻銅鐘,並刻上吳廣文的名字(此鍾存放於南京軍事學院),他也留在軍校工兵科任教,並任第10期第1總隊的區隊長,後升任練習團副團長、團長。 [1] 
抗戰爆發後,軍校西遷成都,在經過漢口時,吳廣文與八路軍留守處第1戰地服務團取得聯繫,找到同鄉人陳宗澤、姨兄唐君照,得到組織指令繼續留在軍校,待機而發。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國民政府國防部任職,不久通過中共組織聯絡活動,到江陰要塞任上校守備總隊長。1947年冬,經中共華中工委批准為中共特別黨員。後與姨表兄唐秉琳(江陰要塞炮台上校總枱長)、唐秉煜(江陰要塞工兵營少校營長)等,共同參與策反工作,由吳廣文總負責。1949年年初,吳廣文因有與共產黨活動有關的嫌疑而被監禁,後由唐秉琳等人保釋,不久潛離炮台。大軍渡江前夜吳廣文回到炮台,4月21日凌晨,江陰要塞起義成功,起義部隊生擒要塞少將司令戴戎光,讓出江防正面。人民解放軍渡江部隊在沒有炮火威脅下,順利從長山北麓登陸。
渡江勝利後,國家授予吳廣文三級解放勳章1枚,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司令部工兵室主任、第7兵團訓練團長、第9兵團司令部工兵室副主任等職。
1950年10月,吳廣文首批赴朝參戰,任中朝工兵團團長。在上甘嶺戰鬥中,開山鑿道,發揮坑道戰的威力,將槍羣機堡、戰車巨炮、進擊掩退溶貫一體,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元山附近一個山溝裏,吳廣文指揮戰士挖道、架橋時,遭美機轟炸,跟隨其多年的警衞員胡玉祥壯烈犧牲。因戰功卓著,吳廣文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頒發的二級獨立勳章、三級國際勳章各1枚。
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步校教授會主任,享受師級待遇。1959年,調任南京工程兵學院訓練部部長。1962年,患肝腹水住院治療。1966年12月30日(一説為31日),因病於南京逝世。 [1] 
參考資料
  • 1.    建湖將軍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建湖縣委員會[引用日期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