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三彩天王俑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鎖定
唐三彩天王俑,藏於開封市博物館。該俑體態較大,造型生動,比例準確,不失為一件成功的三彩器。 [1] 
中文名
唐三彩天王俑
館藏地點
開封市博物館
所屬年代
唐朝
類    別
陶器

唐三彩天王俑文物特徵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唐三彩天王俑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唐三彩天王俑 [1]
天王俑一般成對隨葬,多置於墓門兩側,起鎮惡驅邪的作用,以保護墓主的屍首、財物及靈魂不受侵擾。所以天王俑皆作武士裝扮,身材魁梧,身穿鎧甲。這件三彩天王俑長16.5釐米,寬43釐米,高88釐米,與同類文物比較個體較大。天王俑頭髮束起,怒目而視,下身左右各垂甲裳,腳穿靴子。右手叉腰間,左手握拳於胸前,立於一恆獸之上,左腳踏獸頭,右腳踏獸臀,三彩色澤鮮明,充分體現了武士的雄壯威武。該俑造型生動,比例準確,不失為三彩器中的成功之作。 [1] 

唐三彩天王俑文物背景

唐三彩天王俑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朝的陶器,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與一般低温釉陶不同,三彩是用白色粘土製成,釉料主要以多種氧化物為着色劑。 [2]  考古資料顯示,唐三彩器多發現在河南、陝西、甘肅、河北、北京、天津、遼寧、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廣東等省市。其中出土數量多、品種全的數河南洛陽、陝西西安,以及江蘇揚州等地。生產唐三彩器的窯址也多在西安和洛陽附近,如河南鞏義的黃冶窯,陝西銅川的黃堡窯,西安市郊機場窯等。河南境內的唐三彩器多出土在洛陽周邊,如洛陽、偃師、伊川、鞏義、孟津、温縣、新安等地。 [3] 
唐三彩的製作工藝比較獨特,要經過塑形、燒坯、施釉、烤釉等幾道工序。 [5]  現有的研究結果表明,唐三彩的燒製採用二次燒成工藝,其是在素燒好的胎體上施以含鐵和銅等着色元素的高鉛釉料,再入窯在900℃左右的温度下釉燒而製成。 [6]  三彩器在塑形上常用刻花堆貼、模印等傳統彩塑的手法。唐三彩的釉色除了常用的赭、綠、白以外,還有藍、紫、黑,在當時視藍釉為貴,故有“藍三彩”之説。三彩釉色的主要成分是鉛,為得到不同的色彩還增加了錳、鈷、硅酸銅、氧化鐵等金屬成分。經入窯燒烤,玻化窯變,釉色就出現了流竄現象,幾種釉色融匯滲化,異彩紛呈。這也是唐三彩所獨有的藝術特點和引人之處。 [5] 
唐三彩造型生動,品種繁多,其類別主要有人物俑、動物俑以及生活用器等。 [3]  其中,人物多是用於隨葬的俑像,根據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等級,刻劃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 [4]  人物俑像有文官、武士、天王、胡俑、牽馬俑、牽駱駝俑、樂舞俑、騎駱駝樂舞俑、騎馬儀仗俑、騎馬樂舞俑、騎馬擊鼓俑,還有貴婦、僕人、侍女等形象。 [5] 

唐三彩天王俑天王俑

  • 起源
天王原為佛教中的護法神,受帝釋天的指揮護佛護世,守護世界無災無難、眾生安居樂業。其來源於佛教中帝釋外將的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分別以增善根、淨天眼、護國土、揚福德為主職。最初一般出現在佛教的寺廟和石窟中,在佛教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唐人將其與鎮墓獸結合置於墓葬中,以充當辟邪的守護之神。 [7] 
  • 造型
天王俑造型基於武士俑,因注入宗教的因素,去掉了防守而含蓄的長楯和拘謹嚴肅的站姿。通常為頭戴飛鳳圓頂盔或束髮,兩眼外凸,面目猙獰,身披鎧甲,鎧甲上綴獸面護胸,獅面冑甲,象頭護膝,着靴,腳踏卧獸或掙扎欲起的鬼怪,一手叉腰胯間,另一手握拳於胸側作持物狀,一腿直立,一腿彎曲。形態逼真傳神,整體造型威猛高大,氣宇軒昂,象徵着無窮的力量。從製作工藝上可分為彩繪陶俑和釉陶俑兩種。彩繪陶俑是用捏塑和模製(合模或分體模塑)的方式修飾,等胎體入窯焙燒後,在表面施白色泥料(化妝土),然後在其上用各色礦物質加以繪彩,胎質有灰陶、紅陶、高嶺土陶。釉陶俑也叫三彩俑,是借用三彩的施釉方法,在同一塑品上將黃、綠、藍、白、褐、醬、赭等多種釉色交錯使用,使三彩俑達到色彩明快鮮豔、斑斕奪目的整體效果,更能增加天王俑的神秘色彩。 [7] 
因為天王俑的造型來源於佛教中的天王圖像,因此其髮型與頭飾多與菩薩造像相同,即束髮於頂梳寶髻。這種寶髻又稱“菩薩髻”,後又出現花冠式樣,也多同於菩薩造像。在中國古代髮式中,束髻、着冠是華夏地區成年男子常見的樣式。唐墓中鎮墓用的天王俑由於是明器,在髮髻、冠上已進行了相應的簡化,在造型中只是呈現一個籠統的概念,並不像佛教天王造像所描繪的那樣細緻複雜。從出土的天王俑來看,有不少塑有鳥形冠飾的形象。一種是俑頭頂束髮,上附有鳥形飾;一種是俑頭戴兜鏊,兜鏊上附有鳥形飾。鳥形多呈高尾、展翅,類似孔雀狀。這種冠飾也早見於佛教造像與圖像中,如雲岡石窟9和10等窟的北魏力士造像、敦煌莫高窟257窟的壁畫北魏天王圖像都表現為頭頂飾有鳥形冠;敦煌莫高窟380窟壁畫天王圖像表現為頭戴兜鏊,兜鏊上有鳥翼。佛經中也有金翅鳥,象徵弘法利生事業的勝利。因此,中國佛教造像與圖像中出現的鳥形冠飾來源於多種藝術的互動影響。 [7] 
  • 位置
天王俑一般是成對出現在墓葬中,多置於墓室入口處的兩側,與兩件鎮墓獸一起被稱為“四神”。古人相信靈魂不死,為了保護墓葬和死者的安寧,將鎮墓明器放在墓中作為隨葬品,除了可以驅邪避穢,震懾鬼怪,同時還能達到恐嚇盜墓者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唐朝盛行厚葬之風,墓葬是社會傳神體現,所以墓葬中的隨葬品無不映現當時人們的思想和生活,並且隨着社會的變遷而同時變更。使得陪葬俑的風氣達到了“凡大葬後,墓內不立盟器神煞,亡靈不安,天曹不管,地府不收,恍惚不定,生人不吉,大殃咎也”地步。唐高宗時期,墓葬隨葬品中開始出現的天王俑被唐人奉為死後的保護神,其身份也超越了佛教的護法神,成為墓主的守護者。因此在唐代很多墓葬特別是中原地區的達官貴人墓葬隨葬品中都發現有天王俑。 [7] 
  • 發展
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被漢化。墓葬中的天王俑形象也隨之失去古印度佛教中護法神的姿容。天王俑形體特徵多為頭戴兜鏊或束髮,身披鎧甲(內着以膝裙為主),着靴,造型中加入神話因素。腳下多踩卧獸、夜叉或山石形座。卧獸造型多為牛、羊、鹿狀;夜叉造型多仰、伏、坐;山石多與底座連為一體。唐代天王俑的發展過程整體來講,可分為三個時期: [7] 
初唐時期的天王俑頭戴兜鏊,怒目張嘴,身穿甲冑,長至膝部,腰束帶,雙手握拳彎舉胸前,站姿多分腿直立,足下踩卧獸,底帶託板。後又出現足下踩夜叉,夜叉呈卧式。此時期的天王俑主體造型均採用寫實手法,形體各部分比例不夠協調,姿態僵硬。 [7] 
盛唐時期的天王俑,頭戴兜鏊、盔胄或束髮,臉型豐滿,多一手叉腰,一腿彎曲,足下踩夜叉。這一時期的天王俑製作精美,主體造型體格雄健,服飾華美,工藝精製,動態感強,既誇張又真實自然,給人一種和諧飽滿的印象。唐三彩的燒造是在高宗時期以後,而隨葬俑與三彩的結合則是在武則天執政以後的墓葬中才較多出現。此時的三彩俑塑造技藝高超,造型生動,釉色均勻,光亮潤澤,三彩的燒製和施釉工藝成熟,反映出唐代匠師嫺熟的技能。 [7] 
到了唐中晚期,天王俑衣飾簡化,體態臃腫,製作工藝較之前粗糙簡陋。整體身材較矮小,頭戴半圓盔帽,帽後突出呈扇形。腰帶裝飾複雜,足下踏小鬼。此後,天王俑逐漸在墓葬中消失。 [7] 
天王俑從出現到消失,僅存在二百多年,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密切相關。首先,人們對英雄人物的神化心理。隋末農民起義,為建立強盛的唐王朝立下戰功的將領和元勳,受到人們的高度愛戴,從而被神化。其次,在寬容的社會環境下,融入佛教思想及其載體——造像、浮屠、經文等多種形式的興起,加上本土的道教,直接影響着人們的思想、社會生活。此時佛教藝術發展達到高峯,作為佛教護法神的天王也被世俗化,這一特點也在天王俑的形象中體現出來。從整體上來看,鎮墓俑的形象由具有早期天神因素的“武士狀”逐漸演變為具有明顯北方天王特徵的“天王狀”,不僅是基於陶俑製作工藝的創新發展,更是一種文化的流行趨勢,是社會形象和社會意識的再現。它的演變反映出古人崇尚鬼神的觀念和社會風氣的變化。唐代天王俑融入了盛唐社會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時代風尚。 [7] 
參考資料
  • 1.    唐三彩天王俑  .開封博物館[引用日期2023-04-06]
  • 2.    唐三彩抱鴨女俑瓶  .開封博物館[引用日期2023-04-06]
  • 3.    郭建設,宋豔陽.河南唐三彩器的造型藝術及特色[J].榮寶齋,2009,No.57(02):22-33.DOI:10.14131/j.cnki.rbzqk.2009.02.003.
  • 4.    王蔚波.“河南唐三彩”系列之三·人物篇[J].藝術市場,2008(10):78-81.
  • 5.    肖紅,宋榮欣.漫話唐三彩藝術[J].史學月刊,1997(04):117-118.
  • 6.    邵金髮,李融武,潘秋麗等.唐三彩燒製工藝的無損分析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23,43(03):781-787.
  • 7.    熊麗萍,梁爽.淺議唐墓中的守護神天王俑[J].文物鑑定與鑑賞,2017,No.116(09):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