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

鎖定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二級學院,下設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並建有哈工大現代光學研究所、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仿真算法研究所、物理實驗中心、凝聚態科學與技術研究所、輻射與材料研究中心、稀土材料工程中心、化學實驗中心、晶體研究室、精細化工研究室、陶瓷化學研究室等。
中文名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
外文名
Faculty of science
碩士點
11
博士點
4
國家重點學科
光學學科
校    歌
《哈工大之歌》
類    型
理工
現任校長
周玉
主要院系
化學系、物理系、數學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學院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理學院創建於2011年6月,是在原數學系和光電科學系的基礎上成立、以理為主、理工結合的教學研究型學院,下設數學系和光電科學系,現有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三個本科專業,設有計算數學、應用數學、光學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與校本部共用數學和物理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學院同時還承擔全校工科數學、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三門公共課的教學任務。
學院現有教職工75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實驗教師4人,教輔人員6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36人,教育部寶鋼基金優秀教師3人。 在校本科生600餘人,碩士研究生40餘人,博士研究生20餘人。
學院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按照“寬口徑、強實踐、重過程、求素質”的人才培養理念,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近幾年先後湧現出1310202班等3個省級三好班級、12名省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以及10名校十佳大學生,7位最具影響力畢業生。我院學生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物理創新大賽等一系列賽事中累獲佳績,近三年獲大學生數學競賽專業組一等獎46人次,獲獎數量與質量屢創新高。近三年,學生就業率穩定在95%左右,升學率60%左右,國內升學讀研中近100%到“985”高校和中科院相關院所深造。
近年來,學院教學成果顯著,科研成果斐然。出版專著6部,各類規劃教材在內的各種教學用書共13部。工科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2007年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計算數學學科為山東省重點學科,超快光子技術實驗室被評為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學院教師先後獲得黑龍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三項,山東省科研優秀成果獎三項等。學院教師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餘項,每年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SCI學術論文50餘篇,並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
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國際化,目前與伯明翰大學、思特萊德大學等著名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關係。特別地,學院與黑山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開展了深入的學術合作研究,申請並獲批了中國-黑山政府間科技例會交流項目,目前已完成多篇合作研究成果。在學生培養方面,與美國、英國、等國家的多所高校達成學生2+2、3+2等聯合培養協議或意向,近三年,出國(境)留學20%以上,2019屆畢業生出國(境)留學率達30%。 [4]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學院概況

理學院現有9個本科專業、1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光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並設有"非線性光學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全院現有教職工388人,其中教授64人,(博士生指導教師26人,基礎學科帶頭人8人),副教授104人。現有學生一千餘人。
理學院不僅培養從事科學基礎理論與應用基礎理論研究的理科人才,還培養創造性地運用科學技術理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理工結合型人才。隨着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自然科學在高新技術、工程乃至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社會對理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理學院畢業生一直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就業渠道極其寬廣,幾乎涵蓋所有行業。理學院特別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別具一格的活動讓學生樂在學中,廣闊的鍛鍊舞台讓學生受益終生。理學院還設有齋藤和雄等專項獎學金。
由於紮實的理科基礎,理學院學生同樣受到國外知名大學的青睞,到國外深造的學生越來越多。理學院與國外許多高校、研究所有廣泛的交流合作。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校的理、工學院保持着密切的聯繫。
近年來,理學院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四分之一以上的論文被SCI、EI和ISTP檢索。理學院每年都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1年共承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省部級項目和橫向課題數十項,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批高科技成果實現了產品化、產業化,產生了很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院系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數學系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哈爾濱工業大學開設了計算數學專業。1985年,在原有的計算數學專業與力學專業的基礎上,組建了數學力學系,1987年正式建立了數學系。1977年開始招收數學師資班學員。1998年,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哈工大數學系設置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本科專業。
數學系擁有“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1個數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碩士學位數學一級學科授權點(包括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2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基礎數學、應用數學),2個黑龍江省重點本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哈工大數學系是七個“全國工科數學課程教學基地”之一。
經過數學系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和不斷探索,數學系建立健全了若干監督和獎懲機制,使得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有了大幅度提高,已形成了羣體優勢。數學系現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在職教師71人,其中教授28名,副教授25名博士生導師20名,國家教學名師1人,省教學名師2人次,省傑出青年基金1人,4人獲寶鋼優秀教師獎,有7人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帶頭人。教師的博士化率達到80%。
畢業生有10餘人在國際上有重要學術影響,4人擔任國內高校校長,40餘人任院長或系主任。4人獲得優秀博士論文,1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數學系的兩個本科專業每年共面向全國招收新生約50名,五個碩士研究生專業每年面向全國共招生約80名。同時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國際合作,與俄、美、日等多個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1]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物理系

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科創始人和領導者為我國資深女物理學家和教育家洪晶先生。早在建國初期,哈工大物理學科就在國內最早招收物理學研究生班,由原蘇聯專家主持聯合培養研究生。馬祖光院士就是由中蘇聯合培養的研究生之一。
在50年代初期,在物理教學體系改制主要以前蘇聯教育模式為樣板,在50年代的末期,除了物理教學改革外,洪晶先生率先開展了半導體位錯的科學研究工作。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後,哈工大物理學科開始招收物理師資班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同時,物理系的教師們在洪晶先生的率領下,開展了激光全息、激光紅外非線性光學等科學研究工作。1981年,哈工大物理學科被國務院學位辦確認為國內首批博士點—光學博士點,是全國首批5個光學博士點之一,同時被確認的首批碩士點有光學碩士點。1983年設置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1985年建立了應用物理系,其組成有大學物理、實驗物理、理論物理、基礎物理和現代光學5個教研室。1987年,“光學”博士點被確認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經過多次博士點重點學科的評估,現在仍為國家重點學科。2002年,光學學科被確定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2001年,物理系在應用物理學本科專業外,又新增設了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2003年,物理系被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了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86年,物理系新增設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碩士學科點,成為國內最早從事高能重離子碰撞物理領域研究的學科。2000年,引進了凝聚態物理方向的師資,設立了凝聚態物理學科。2005年,根據學科和專業發展的需要,應用物理系被更名為物理系。2008年,教育部批准在哈工大物理系設立核物理本科專業。
物理系現有“應用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核物理”三個本科專業,其中“應用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是黑龍江省的重點專業:“核物理”專業是國家緊缺本科專業。物理系還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一個博士點(國家重點學科)和物理學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
物理系承擔和完成國家重要科研項目有50餘項、研究經費達17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01篇,EI收錄論文259),獲發明專利授權20餘項。主要研究方向:光學信息處理、非線性光學、粒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凝聚態物理等。
物理系現有教職員工110人,其中教師88人(教授33人、副教授23人、講師3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70人,博士化率達79.5%。近年來,從海外引進人才7人。 [2]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化學系

化學系由化學與應用化學教學實驗室、基礎化學與材料化學教研室、化學實驗中心、稀土材料工程中心、精細化工研究室等部分組成。現設3個本科專業:材料化學、應用化學2個理科專業和核化工與燃料工程1個工科專業;無機化學、物理化學2個理科碩士點。還有與化工學院共同申辦的“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和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兩個博士點。從2010年開始,化學系按“化學”類進行本科招生。從2011年起,化學系對招生的本科生按“本----碩”連讀方式培養,對優秀學生實施“本--碩--博”連讀方式培養。
化學系現有價值1500餘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包括X射線分某衍射儀、色--質聯用、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傅里葉紅外光譜、激光粒度儀、比表面孔徑測試儀、原子力顯微鏡、電化學分析測試系統、毛細管電泳儀等。2010--2011年,又通過“985”建設經費新購置先進儀器設備價值400—500萬元。已完成科研項目70多項,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四等獎2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餘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近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已進入四檢論文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30餘部。化學系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廣泛交流合作。參加IUPAC等大型國際會議40餘人次,並有30餘篇論文在會議上進行交流。已與美、英、加、俄日、香港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長期合作的關係,並已有多人多次互訪。化學系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致力於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多年來培養的各層次學生以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同時兼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而得到社會黨認可和好評。在校本科生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項目”人數和項目在全校約佔1/10,獲獎比例逐年上升。近年來在世行貸款項目、“211工程”、“985”重點共建項目的支持下,本學科共配置了價值2000餘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校圖書館、系統書室及各專業資料室近年投入較多經費定購大量專業圖書、雜誌,並能方便地進行聯機檢索,可為各類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化學系各本科專業經多年努力形成如下優勢:(1)專業方向多元化,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特色明顯。(2)實驗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內容與科研項目的結合,跟蹤學科前沿。(3)畢業生記有研究開發的能力,又有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