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密爾頓

(愛爾蘭數學家、物理學家)

鎖定
哈密爾頓(1805~1865),愛爾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對四元數有很大的貢獻。
哈密爾頓自幼聰明,被稱為神童。他15歲開始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對複數長期研究的基礎上,他於1843年正式提出四元數這一概念,是代數學中的一項重要成果。此外,他還在矩陣理論中提出了哈密爾頓-凱萊定理。
中文名
威廉 羅恩 哈密爾頓
外文名
William Rowan Hamilton
國    籍
愛爾蘭
出生日期
1805年8月3日
逝世日期
1865年9月2日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職    業
數學家、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
發現四元數
發表《一種動力學的普遍方法》
提出凱萊-哈密爾頓定理
出生地
都柏林
代表作品
《四元數的原理》《一種動力學的普遍方法》

哈密爾頓生平

1805年8月3日生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5歲時就能讀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14歲時就掌握了12種語言 [1]  。1822年撰文指出了拉普拉斯的《天體力學》中的一個錯誤 [1]  。1823年考入都柏林三一學院學習。1827年被聘為該校的天文學教授並獲得皇家天文學家稱號。1832年成為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837-1845年任院長 [1]  。由於哈密爾頓的學術成就和聲望,1835年在都柏林召開的不列顛科學進步協會上被選為主席,同年被授予爵士頭銜。1836年,皇家學會因他在光學上的成就而授予皇家獎章.1837年,哈密爾頓被任命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長,直到1845年。1863年,新成立的美國國家科學院任命哈密爾頓為14個國外院士之一。

哈密爾頓哈密爾頓與四元數

四元數是由哈密爾頓在1843年愛爾蘭發現的。當時他正研究擴展複數到更高的維次(複數可視為平面上的點)。他不能做到三維空間的例子,但四維則造出四元數。根據哈密爾頓記述,他於10月16日跟他的妻子在都柏林的皇家運河(Royal Canal)上散步時突然想到i^2 = j^2 = k^2 = ijk = -1的方程。之後哈密爾頓立刻將此方程刻在附近布魯穆橋(Brougham Bridge,現稱為金雀花橋 Broom Bridge)。這條方程放棄了交換律,是當時一個極端的想法(那時還未發展出向量矩陣)。
不只如此,哈密而頓還創造了向量的內外積。他亦把四元數描繪成一個有序的四重實數:一個純量(a)和向量(bi + cj + dk)的組合。若兩個純量部為零的四元數相乘,所得的純量部便是原來的兩個向量部的純量的負值,而向量部則為向量積的值,但它們的重要性仍有待發掘。
哈密頓之後繼續推廣四元數,並出了幾本書。最後一本書《四元數的原理》(Elements of Quaternions)於他死後不久出版,長達八百多頁。

哈密爾頓物理學成就

1843年,哈密爾頓發表了歷史性論文“一種動力學的普遍方法”(On a general method in dynamics),成為動力學發展過程中的新里程碑.文中的觀點主要是從光學研究中抽象出來的。

哈密爾頓主要著作

《光線論》1827 [1] 
《動力學一般方法》1834 [1] 
《四元數的原理》 [1] 

哈密爾頓個人生活方面

哈密爾頓的家庭生活是不幸福的.早在1823年,他愛上了一位同學的姐姐卡塞琳·狄斯尼(Catherine Disney),但遭到她的拒絕,哈密爾頓卻終身不能忘情。在戀愛生活中一再碰壁之後,他於1833年草率地同海倫·貝利(Helen Bayly)結婚.雖然生育二子一女,終因感情不合而長期分居。哈密爾頓經常不能正規用餐,而是邊吃邊工作。他去世後,在他的論文手稿中找到不少肉骨頭和吃剩的三明治等殘物。
參考資料
  • 1.    梁宗巨.數學家傳略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222-223